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人员正小心的挪开掩体 日前,省考古研究所野外考古队,在阿城区大将军山一带考察,除发现一处遭破坏的金代贵族墓之外,另发现一处类似棋盘状的石刻,据推测是金代遗存。另有一处石刻诗遗迹现身,目前尚无法确定年代。 今年5月,省考古研究所派出专业队伍赶赴阿城区,在金龙山镇桦皮店村进行考古调查。考古队在亚沟镇至桦皮店新建的旅游公路主要分水岭阳坡一侧,开探沟130米。在一个探沟下深约80厘米处,发现了沟状...
日前,省考古研究所野外考古队,在阿城区大将军山一带考察,除发现一处遭破坏的金代贵族墓之外,另发现一处类似棋盘状的石刻,据推测是金代遗存。另有一处石刻诗遗迹现身,目前尚无法确定年代。 今年5月,省考古研究所派出专业队伍赶赴阿城区,在金龙山镇桦皮店村进行考古调查。考古队在亚沟镇至桦皮店新建的旅游公路主要分水岭阳坡一侧,开探沟130米。在一个探沟下深约80厘米处,发现了沟状痕迹。沟状痕迹向西延伸,与三...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2012年6月9日是全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上午10:00,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奠基仪式在郑州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等出席。仪式由郑州市领导丁世显主持。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致辞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致辞 领导和嘉宾为工程培土奠基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市...
6日上午,浙江原始瓷考古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德清窑馆藏精品与瓷窑址考古成果展”开展仪式在德清县博物馆举行。 德清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原始瓷器诞生地及中心产地。近年来,县域内火烧山、亭子桥原始瓷等百处窑址的先后出土,为德清“瓷之源”地位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佐证。德清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省原始瓷考古研究中心的建立,不仅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探索瓷器文化的...
2012年5月9日—18日,韩国国立庆州文化财研究所所长柳春奎一行访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同院领导、专家进行了座谈,深入交流了双方近年来的学术成果和学术理念,并就即将到期的合作协议续签事宜和下一步的合作计划进行了商谈。5月17日,柳春奎所长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以《新罗王京及古坟——以庆州地区发掘调查成果为主》为题,开展了一次学术讲座。主要以调查成果、出土遗构及文物为主,讲述新罗王宫的主要遗迹——月城城...
5月中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赴通江开展米仓道考古调查,完成该县境内米仓道文物点数字测绘工作,从而为研究保护米仓道文化资源和蜀道申遗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今年3月组织国内一流专家曾对巴中市境内的米仓道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活动,取得了丰富的考古调查资料。该院此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前次考察的重要发现进行科学测绘、航拍和拓片,为保证此次考察活动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近日,陕西省文物局派代表团赴欧洲,参加在比利时马塞可市举行的中国的黄金时代-大唐遗珍展的开幕式,考察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的展览条件,并与德国教育科研部洽谈中德文物保护合作项目。在比利时开展的大唐遗珍展以及将于明年在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开展的秦汉文物展是由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组织的境外文物展览。中德文物保护科技合作是由中国科技部与德国教育科研部组织的大型科技合作中的一部分,主要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
5月2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完成了部分“茶马古道”(雅安段)田野调查,发现近年来“茶马古道”破坏严重,加强保护迫在眉睫。 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姚军介绍,通过调查,基本对上述五区县“茶马古道”的走向、道路状况及沿线文物点、古驿站客栈等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发现,“茶马古道&...
5月2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完成了部分“茶马古道”(雅安段)田野调查,发现近年来“茶马古道”破坏严重,加强保护迫在眉睫。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姚军介绍,通过调查,基本对上述五区县“茶马古道”的走向、道路状况及沿线文物点、古驿站客栈等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发现,“茶马古道”在最近几年内破坏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原石板路面上用水泥硬化;工程建设破坏包括拓宽原“茶...
3月20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部门获悉,2012年3月10日,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勇一行5人在新疆南部的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焉耆县实地查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个星佛寺遗址。 专家介绍,此次发现的最大一处佛寺遗址,焉耆县七个星佛寺遗址始建于晋代,是佛教东传西渐过程中重要的一处佛教遗址,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焉耆国中最大的一处佛教遗址。 它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两部分组成。寺院残存建筑...
3月16日,美国斯坦福大学伊安•霍德(Ian Hodder)教授一行,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进行了学术访问。伊安•霍德教授先后参观了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秦陵博物院、西安半坡博物馆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部,并同院领导进行了座谈。随后,伊安•霍德教授以《卡塔胡由克的社会变化:一个9000年前的土耳其小镇》为题做了学术讲座,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考古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充分发挥新疆文物考古人才优势,利用自治区图书馆“昆仑讲坛”这一平台,与自治区图书馆联合推出了以贯彻“三史”教育为主线,以近年考古新发现证史补史为内容的“三史”教育系列讲座活动。活动于2012年3月开始,每月安排一名新疆考古研究所副高职称以上的优秀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三史”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专题讲座,发挥引领作用,拓展影响领域。通过自治区...
蜀道,为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是中国古代连接川陕两地的道路,具体指关中平原通往成都平原的古代道路。蜀道主要由七条古道组成,即翻越秦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越过巴山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作为体量巨大的线性文化遗产,蜀道绵延数千里,现存的道路遗存及沿线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众多,近年来日益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关注。2011年9月4~11日,由张梅颖副主席率领的全国政协“蜀道文化线...
受四川省巴中市文化局委托,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组织承办,国家博物馆(微博)等研究机构参加,中央电视台全程跟踪摄制的“米仓道”考古探险调查即将启动。“米仓道”北起陕南南郑县,南至四川巴中县,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在我国交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此次考察是该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继 2005年以来,联合故宫(微博)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考古探险活动。 为圆满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