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5年10月末,清东陵景妃园寝温僖贵妃墓被盗,丢失文物12件。而仅仅7个月后,昭西陵隆恩殿台基护栏柱头再遭盗窃,文物至今下落不明。国家文物局就此问题两次约谈唐山市、遵化市政府及清东陵管委会。8月2日,京华时报就此事刊发了一篇题为:《清东陵在约谈整改期间再次被盗管委会直言面积大监管有难度巡查制度不科学是文物被盗主因》的报道。(8月2日《京华时报》) 根据清东陵保护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所述...
国家文物局回应清东陵被盗:当地政府敷衍了事。围绕清东陵失盗案以及当前文物安全形势,京华时报记者专访国家文物局督察司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清东陵两次被盗暴露出地方政府的文物安全责任意识不强,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8月3日《京华时报》)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短时间内两次被盗,这种情况十分罕见,盗贼十分嚣张,令人瞠目结舌。以清东陵贵妃墓被盗案为例,盗贼竟然敢追砍警卫,...
“清东陵又被盗了!”8月2日,京华时报就清东陵两次被盗约谈后的整改情况进行了报道,引来社会广泛关注。2015 年 10 月末,清东陵景妃园寝温僖贵妃墓被盗,丢失文物 12 件。而仅仅 7 个月后,昭西陵隆恩殿台基护栏柱头再遭盗窃,文物至今下落不明。 都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河北清东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月之内却连续被盗。我们在讨伐盗匪时不禁要问监管部门去了哪里?其实...
8月9日,山西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指出,要依法合规开辟濒危古建筑抢救保护“绿色通道”,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抢险项目。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区别轻重,逐年实施,到“十三五”末,使所有国保、省保古建筑维修养护到位,所有市保、县保古建筑抢险到位,所有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有人看护、管理到位。着力做好平遥古城、云冈...
8月8日至9日,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在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论坛由国际文化遗址记录科学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清华大学、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美术学院,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承办。 论坛以“重现生机”为主题,分多个会场进行多场专题报告、青年计划和跨界对话。在专题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通过梳理国内外数字遗产开发成果,提出数字遗...
小心翼翼搬动佛像 蓝天白云掩映下的布达拉宫,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坐落在海拔3700米的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这座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吐蕃藏王松赞干布时期,曾作为历代达赖喇嘛居住、进行宗教活动和处理行政事务的重要场所的巨型宫堡内,珍藏8座达赖喇嘛金质灵塔、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以及瓷器、金银铜器、佛像、佛塔、唐卡、服饰、典籍等各类文物十万件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文物的渊薮。被誉为“藏民...
今年的特大洪涝灾害,致使我省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遭到不同程度损坏。 省文物部门及时摸清灾情底数,指导地方文物部门制定相应保护和维修方案。从7月初开始,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技术组就已分别赴重点受灾地区,现场查看指导文物抢险修复工作,并从局机关自筹资金30万元,一并拨付给全省受灾严重的宣恩、京山等10个县。当前,各地文物部门正在根据不同情况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险救灾,并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
为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的发展战略与技术创新,研究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与发展思路,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组织有关专家,于2016年8月6——9日在河北省张北县召开“考古遗址保护专家座谈会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专委会主办,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河北省张北县元中都管理处和中...
8月10日,张家口市召开文物保护工作推进会,总结分析我市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占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孙朝阳主持。 赵占华强调,我市是文物大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正确面对、应对和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狠查不足,增强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及法律法规等方面意识;强化改进,结合实际,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及自查、自纠、自补工作,...
8月11日,市人大科教文卫工委、法制委员会视察文物保护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清芬参加视察。 目前,我市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6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1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73处。 胡清芬一行先后实地视察文星塔、吴王城遗址、庾亮楼、贺龙军部旧址、民信闸等文物保护单位。座谈中,胡清芬对我市文物...
公元1439年,明代大太监王振在自己老家修了一处家庙,就是今天河北张家口蔚县的玉泉寺。玉泉寺2013年入选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直到现在玉泉寺仍然是一座“破庙”,随时面临倒塌风险,一旦墙体坍塌,珍贵壁画也将荡然无存。为何一处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得不到有效保护?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称,因该县文物多,财政紧张等原因,存在资金不到位等问题。目前短期内对玉泉寺大修无望,只能暂时把屋顶破洞堵上,让珍贵壁画不...
古籍数字化,就是与时间赛跑,目前很多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领域是空白”。兰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沙勇忠8月10日表示,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全国古籍以“数字化”形式挖掘保护、高效利用,已迫在眉睫。 当日,全国公共与高校图书馆古籍数据库建设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个图书馆馆长及专家学者研讨全国图书馆在古籍数据库建设领域的经验及面临的问题。 2007年开始,中国启动了相关古籍文...
在过去十余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和快速的社会变迁中,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面临重重困难,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与国家的重视、专家的倡导、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奉献和传承人的坚守密不可分。正是这种上下协力,为非遗的生存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社会和舆论环境。不仅如此,政府职能部门还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并将非遗保护提升到了立法保护的高度。[1] 近年来,...
近日,在澧浦镇宋宅村修缮老祠堂的过程中,工人们拆下了一批木板。别小看这些蒙着灰尘的木板,宋宅村的村民已经把它们视为了宝贝。原来,这30余块木板每一块上都有墨迹,拼起来就成了祠堂里的顶画“八仙图”。随着“八仙图”从原来的结构上被拆下,不经意间,村民们还有了一个“考古发现”,触动着他们对于村子历史文化财富的关注。 “考古发现”:此八仙非彼八仙 近日,笔者来到宋宅村,老祠堂的修缮正在...
7月17日-19日,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党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承办,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协办的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实践研讨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 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范德堡大学、西肯塔基大学、纽约州宾汉顿大学、美国民俗学会、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