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百子图》,亦称《百子迎福图》、《百子嬉春图》、《百子戏春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百子图,象征着人们对多子多福美好生活的期盼。深圳御宝轩征集到的此件《百子图》瓷板画挂屏长97cm,宽52cm,系近现代作品。运用新粉彩工艺,描绘儿童嬉春,意趣盎然,设色艳丽,人物栩栩如生,瓷极平整,细腻,光泽莹润柔和,边框雕工精致,品相完好,是为上等精品之作,弥足珍贵,具有很高的经济和收藏价值。 画面上有...
昨日,媒体报道了西安市长安区唐代名相韩休墓中发现精美壁画后,引起广泛关注。壁画是否为大画家韩滉(韩休之子)所画?壁画乐舞图中的乐器和今天是否一样?壁画中为何有两个“透明人”?记者邀请专家对此再揭秘。 韩滉是否参与壁画绘制? “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在这首诗的作者—宋人晁说之看来,张九龄的老去和韩休的去世,是唐朝衰落的起点。韩休可谓唐玄宗时期的一代名相,其第七子大画家韩滉...
入清以后,龙纹形象还离不开明末的遗风。例如,顺治云龙纹花瓶,龙为张牙舞爪,头细圆,上下颚长,上颚突起,如意状鼻,鼻翼两侧对称的长须向前起舞,头毛成蓬向上竖。但龙的食趾和拇趾不像明代龙爪紧紧相靠,而是距离较大,向鸡爪形状发展。故人们称清代的龙爪为“鸡爪”。 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是封建社会“回光返照”的时期,龙纹以新的形象出现。这时的龙首变化很大,过去长长的“猪嘴”缩了,显得下颚比上颚长。...
明代洪武年间的陶瓷龙纹传世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苏南京明故宫(微博)出土的洪武白釉红彩龙纹盘。其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头小,颈细,身细长,鳞状龙纹,周围衬托以火焰纹,如意头状朵云;头的疏毛和肘的毛比元代更少,仅三四条而已;龙爪五趾,改变了元代时三四趾的现象,而且这时的五趾相靠较近。 永乐、宣德时期的龙纹,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变得形体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形象...
磁州窑传承千余年,宋元时期的“白地黑花”装饰和近代青花、五彩装饰,对中国的陶瓷艺术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古磁州地区早至北朝时期就已开始烧造青瓷,并具有相当规模。该地区以东魏茹茹公主墓、北齐湾漳大墓以及北齐高润墓为代表的一些北朝墓葬中均有青瓷出土,这些青瓷与调查发掘的当地北朝瓷窑相一致。此时的瓷窑遗址主要分布在漳河和滏阳河沿岸,如贾壁窑、临水窑,以及新发现的曹村窑。 到了宋代,观台窑兴盛起来...
翻开厚重的中国书画史,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其书法作品曾受到乾隆皇帝极高的赞誉:“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羲之后一个,舍照谁能若,即今观其迹,宛似成于作,精神贯注深,非人所能学。”他就是以“能诗,善画,通音律,精鉴赏”而著称的张照。张照绘画不但给清时期的画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其非凡的绘画语言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那么在当今的艺术市场上,张照的绘画作品市场行情...
11月17日至24日,“2014地道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巡礼在广州图书馆新馆举行。展览用千余幅内容丰富详实、制作精良细致的图文资料,展示了广东省10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果。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同期举办。 展览以“用图文开启非遗印记,让记忆奏响时代乐章”为主题,遵循当代人的快节奏阅览方式,在一周展示时间里,让观众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距离,...
“2014年地道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巡礼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17日在广州市图书馆开幕。 “2014年地道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展”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协办,以“图文开启非遗印记,让记忆奏响时代乐章”为主题,展出了相关图片2160幅,涵盖了传统口头文学、传统体育、舞蹈、戏剧等10多个门类的...
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有一幅是唐代大画家、宰相韩滉所做的《五牛图》,近日,韩滉之父,同样曾是唐朝名相的韩休之墓面世。令人惊喜的是,该墓居然是壁画墓,虽然被盗严重,但壁画保存较好,壁画中的内容令考古与美术界都颇为震撼。 在这些壁画中,有乐舞图,其内容是罕见的男女对舞情形,而独屏山水画,则是目前发现唐代最早的独屏山水画,而令人称奇的是,其画法与现在山水画法完全相反。 发现:墓葬位于唐代...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日,大型文物展览“丝绸之路”在京开展,这是目前有关丝绸之路的数量最多、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展览,汇集了中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44家文博单位的490件文物珍品。在展出的众多文物当中,造型各异、面部表情生动活泼的各色陶俑萌翻了参观的观众。下面小编就为您盘点盘点那些呆萌男立俑,里面还有胡人版的“大师兄”和“二师兄”。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在原始社...
年画-尉迟恭沥粉金门神。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曾一度被当作废纸丢弃的年画又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又到年底,年画收藏的气氛也逐渐开始热闹起来。 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居环境跟着变化,只有农村还在延续贴年画的习俗,年画的需求量大幅减少。而相对作为收藏品的一种,年画却开始频繁出现在收藏市场上,并逐渐广为人知。 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收藏年画的人还不是很多,年画的收藏潜力仍没...
汪野亭(1884年—1942年),名平,字鉴,号平山、平生、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斋名平山草堂,江西省乐平县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近现代著名绘瓷艺家。擅长花鸟、山水画。在绘瓷技法上,采用油料,以水粉敷色,其瓷板画别具一格,并享有盛誉。为 “珠山八友”之一,是20世纪前期景德镇陶瓷美术革故鼎新的著名陶瓷艺术家。他的山水画,一直为后人所仰重、仿效,足足影响了半个多世纪,受到了各界收...
棺体刷黑漆,施朱雀、白虎、玄武、青龙彩绘,棺盖绘有阳乌和蟾蜍,历经两千年完好无损——近日,南阳市一座工地上出土的一口四神图漆棺,吸引了国内考古界的目光。 青膏泥内尘封千年 汉代棺木保存完好 昨天上午,南阳市百里奚路与麒麟路交会处,一座名为荣昌陶瓷城的大型市场正在建设。 今年6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项目工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发现了一批古墓葬,履行考古发掘报批手续后...
森林中一堆篝火舔红了垒起的泥土,泥土变得坚硬,族人们在跃动的火光中露出疲惫却欣然的微笑。 犹如漫漫长夜开启黎明,这些用火与土烧制出的新型物质无疑开启了一个时代。而对于祖先们而言,这是他们拥有的第一件用自己的智慧与劳动创造出的器物。 考古学者更愿意将陶器出现看作是人类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面对静静摆放在橱窗里的大量陶器及其碎片,仿佛依然能够触摸到古人生活的点滴片断,体味到先人于艰难困厄...
“人间知己——毛泽东和杨开慧图片陈列展”今天在长沙市博物馆开展。这是第一个以反映伟人平凡情感世界为主题的陈列,共有四个部分,分别是两人的相识、相恋、相伴、相思。 本次陈列展为纯图片展,共64块版面,156张图片,展出相关复制件12份。陈列展至11月28日,免费向市民开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