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46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钤印:徐、东海王孙、生于忧患 款识:卅五年长夏,悲鸿归南京。 说明:此作品为香港佳士得2012秋拍Lot1110号拍品。 XU BEIHONG TWO MAGPIES Dated 1946 ink and color on paper; hanging scroll 97×36 cm.(38 1/4×14 1/8 in....
苏州的拙政园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是东方园林艺术设计的典范。漫步园中,移步皆景,听鸟语之妙音,闻沁脾之花香,徜徉在天人合一的氛围中,不能不叹服古人的智慧。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明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邀请“吴门画派”的巨子文徵明(1470——1559年)为其做最初设计。于是,在那方有限的空间内,亭台楼榭,路廊岛桥,相连布陈,穿插错落;墙垣门窗聚隐透借,草木花石幽邃露疏,相映成趣,和...
《牡丹兰石图》 绢本,设色,纵112.5厘米,横57厘米。 这是一幅以牡丹为主体的花卉画。在唐代以前,并无“牡丹”之名,此类植物统称为芍药,唐时方将芍药类中的木芍药更名为“牡丹”。牡丹花拥有独特的魅力,深为人们喜爱。唐时,以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的牡丹最有名,唐诗中赞诵牡丹的诗歌比比皆是,如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英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丁香花图》 纸本,设色,画面纵88.5厘米、横26.5厘米。 画面上两枝丁香如同一对姐妹般相依相伴,花朵清逸,绿叶倩秀。大部分叶子呈卵圆形,花则是淡紫色,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春情和春意,让人体悟出陈淳浅色淡墨的画风,感觉到他崇尚朴素、明快、典雅、含蓄的意韵,不失为上品。 画上部题行草五言诗一首,诗曰: 春是花时节,红紫各自赋。 自无薄脂粉,适之表贞素。 ...
《秋葵图》 纸本,纵39厘米、横47厘米。 葵属菊科草木植物,有锦葵、蜀葵、秋葵等数种。稍观此画中之葵叶,可知此葵当属鸭脚葵。奇特的是此画面上,既无题画诗,又无落款,仅钤有“陈氏道复”白文印和“白阳山人”朱文印。用潘天寿《中国绘画史》所述“道复专精花卉,一花半叶,淡墨欹豪,疏斜不乱,咄咄逼真,倾动群类”的评说,来细观、揣摩此画意境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从其简散粗犷的意境和笔法来看,此画...
《墨梅图》元吴镇 纸本水墨 纵29.6厘米 横3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吴镇性爱梅花,在家四周遍栽梅花,其所亦命名曰“梅花庵”。 此图画法简单中透着灵气和飘逸,虽只画梅一枝,竹叶几片,却丝毫不影响整个画面的整体感和生机昂然。笔意简洁率稚,梅花一笔画出,顿挫转折,花开数朵,新条一挥到顶,与老枝成鲜明的对比。虽为游戏笔墨,却能见出画家的深厚功底和苍劲坚挺的笔力。
吴镇:《洞庭渔隐图》 吴镇(1280-1354)元代四大画家之一。字仲圭,号梅花道人,自题其墓为“梅花和尚之塔”。嘉兴(今属浙江)人。隐居乡里,无意仕途,又不从俗卖画,故不得不辗转杭州等地卖卜为生。“元四家”中居然有两人(黄公望)卖卜为生,亦时势使然。元代汉人地位卑贱,任人摆布,故常算卜以测未来吉凶。他诗、书俱佳,精通儒、道、佛学,人称其画“有山僧道人气”。他与著名画家盛懋比邻,盛的画求者...
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 《秋郊饮马图》是赵孟頫晚年人物鞍马画的代表作。图中画牧马官驱骏马十数匹驰逐于野水长堤、绿波红树之间。此图布局讲究藏露,中景露地不露天,林木、坡石、人马置于右半部,人马向左方走,把来处藏于画外。左方只露出树干和溪水,把树干和远山远水藏于画外。堤岸、溪水向左方延伸,通过岸上两马的奔逐,点出境外尚有无限景物,画似尽而意未尽。 作者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人马线描工细劲...
这张吴镇《双桧平远图》在巨大的画幅上画两株老桧并立于平坡上,顶天立地,占据整个画幅。造型盘曲遒劲,气势雄秀挺拔,使远处山峦、林木、村居蹊径,尽在其俯视之下。 画中描绘秀丽的低峦平冈,丰茂的杂木丛林,满布湖泊溪涧略起丘陵的平原,一派旖旎的江南风光。图中桧树用勾勒染墨法,描绘精工,表现出桧树枝干的挺秀刚硬。树冠高高耸立,姿态虬曲若苍龙在天。远树简略双钩树干,枝叶用淡墨草草点成,旷远幽深。远山用...
《仿大痴秋山叠图》 清代中期,以“扬州八怪”为主的扬州画派,他们以大胆的创新精神,给萎糜的中国画坛注入了生机。然而清代晚期,由于盐运改道、运河失修、铁路兴起及上海开埠等原因,扬州画派逐渐为海上画派所代替。在这过程中,扬州画坛上却出现了著名画家陈崇光。他以沉雄浑厚的画风驰骋画坛数十年,使衰落的扬州画派又重现生机。 陈崇光(1838-1896年),原名,字崇光,后改字若木、栎生,号纯道...
黄胄先生有一对镇尺,分别刻着“必攻”和“不守”字样,“必攻不守”就是黄胄治学的座右铭。黄胄先生说:“学画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守是守不住的,一定要攻。”所以,无论是幼时家境贫困时,文革被批斗为“驴贩子”时,亦或者先生患病后,怎样的困境下黄胄都没有放下画笔,以艺术为生命的拳拳之心与“必攻不守”的坚定信念,因此,黄胄的艺术淋漓畅快、英姿勃发,永远呈现出一种昂然向上的阳刚之美,终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
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公布的金代纪年画像砖墓群中,出土画像砖中就出现了多位“二十四孝人物”的故事。 墓室内发现8个孝行故事 2008年,考古专家在甘泉县袁庄村发现4座金代画像砖墓,墓室结构及现存29幅壁画保存较好,还有多处朱书、墨书的金大定、明昌等纪年题记,有的墓中还出现了“二十四孝人物”。其中一座金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画像砖墓中,考古人员发现墓...
全球艺术市场的版图被打乱了!20世纪50年代,战后美国以其稳定的经济形势和具有开拓性的战后艺术运动,取代欧洲艺术市场的霸主地位。进入21世纪,另一场艺术市场的革命再一次改变了全球艺术市场秩序——经济力量和艺术力量在亚洲崛起,2005年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当代艺术市场异军突起,引发世界关注,成为国际艺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一股足以对抗传统欧美艺术市场的新兴力量正在形成,他们颠覆了此前一个多世纪欧美建...
袈裟上的金龙栩栩如生。 紫衣袈裟上有133条五爪金龙盘旋。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清乾隆皇帝对栖霞山特别钟爱,他六下江南,有五次驻跸栖霞乾隆行宫。乾隆御赐栖霞寺的镇寺之宝——“紫衣袈裟”,在流落60多年回归栖霞寺后,将在下周一首次在栖霞寺文物楼对公众展览,同时展出的还有栖霞古寺中兴祖师宗仰上人亲自组编的频伽大藏经。 袈裟上盘旋133条金龙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袈裟长约2.3...
横山草堂被拆之后 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有着400年历史的市文保单位横山草堂在一夜之间被人偷拆。之后,警方把此事列为刑事案件,对文保单位被拆事实进行深入调查。 昨日,记者从无锡市委宣传部得到证实,偷拆横山草堂案已告破,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所涉文物的主要部构件及相关材料已被追回。 不久,横山草堂将在雪浪山下重建。 现场 有挖掘机轧过痕迹 横山草堂旧址位于无锡市滨湖区雪浪镇葛埭村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