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龙泉窑以烧造青瓷闻名于世,其釉汁透明,釉色淡青中微带灰色。北宋早期龙泉窑器物皆为淡青色釉,釉层透明,表面光亮,色泽青中泛黄,釉色有失纯正。中后期,龙泉窑早期的淡青釉瓷器已经停烧,这时改烧青黄釉瓷。釉层薄是因为还原气氛控制不好,致使釉色优劣不一。好者青中带黄,劣者呈黄绿色、淡黄和砖红色,釉中甚至还有鸡眼。釉面开片较多,釉层常常有聚集成点状的现象。釉中含有较高的氧化钙,所以釉面光泽很强,缺乏柔和感。釉...
元代龙泉窑一反前朝“少装饰,多素面”的风格,运用刻、划、印、贴、镂雕、捏塑、露胎等各种装饰手法对器物进行装饰,使产品更加精美。 北宋龙泉窑多采用刻、划装饰。与之相比,元代龙泉窑的刻、划多采用浅刻,以阴线为主,阳刻者入刀也较浅。一般装饰于瓶、盘、炉、罐及碗、杯类器物上。内容多为花卉瓜果之类。刻、划装饰在元朝前期运用较多,随后日趋减少。 印是元代龙泉窑运用最广泛的装饰手法。由于印花具有与刻、划花类...
鉴定南宋早期的龙泉瓷,必须注意: 1.坯料仍用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胎壁普遍比北宋中晚期厚重,加上坯料淘洗后没有认真捣练,胎质不够致密,有较多的气孔。胎色呈灰或浅灰色。 2.釉仍为石灰釉,薄而透明,有玻璃质感。 3.纹饰与北宋明显不同,以刻花为主,划花、蓖花少见。碗类出现葵口,有图章式的文字,如"河滨遗范"、"金玉满堂"等。 鉴定南宋中晚期的龙泉瓷,必须注意: 1. 改进了胎土配方,在瓷...
“雨过天晴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龙泉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从南朝时期,龙泉汉族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始烧制青瓷;至南宋时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巅峰。2009年9月30日,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正式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一步印证了龙泉青瓷在世界陶瓷文化中的地位。 艺术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唯有特定的时代才会有特...
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有大窑、金村、溪口、松溪等多处窑址,北宋时有20多处,到南宋时有窑址40多处,其中以大窑、金村两处窑址最多,质量也最精。从出土的标本来看,它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南宋和元,而衰于明,终于清代康熙年间,有近800年的烧瓷史。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薄。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
说到瓷器,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五大名窑,即汝窑、哥窑、定窑、官窑、钧窑。五大名窑所生产的瓷器各有千秋,一般人会将它们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但说起龙泉窑,不少人觉得低一等,缺少五大窑的名气,殊不知,龙泉青瓷自古以来就是各大藏家争相收藏的“香饽饽”。北京市青城青国龙泉青瓷艺术馆丁一向记者讲述了龙泉窑的发展。 瓷器 追根溯源 龙泉窑址多分布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历史记载,北宋时期窑址有20多处, 到...
龙泉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南朝时期,龙泉汉族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婺窑、瓯窑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在南宋时烧龙泉青瓷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颠峰,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赏之让人心情畅然。并且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镜、声如...
龙泉青瓷,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性。在宋朝时期,达到了鼎盛。现与各大的瓷器,处于前列的。龙泉青瓷市场,是异常火热的。龙泉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产生,让众多的瓷器藏家认可。近两三年,龙泉瓷器在瓷器市场不断成为翘首。做瓷器收藏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那么,在收藏龙泉瓷器时,要注重哪些呢?从而,能获得收藏乐趣,学到收藏知识。进而,获取一定的收藏利益。 收藏龙泉瓷器,需要看以下三点: 1、工艺价值。器型的好...
瓯窑、越窑在东汉(25-220)时才完成了由原始瓷向瓷器的过渡。而浙江的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四大窑系在公元3世纪以后才成系统。 那么,龙泉青瓷早期受瓯窑、越窑的影响,是不是这个时期?向前推到春秋时代成立吗? 这种推想似乎胆大以至狂妄,却又合理,而且可能源于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吴越相争。一个名叫西施的绝色美女奉越王之命,卧底吴国,最终使卧薪尝胆的勾践一举...
龙泉窑粉青釉划花缠枝牡丹纹凤尾尊 元代 高50.4,口径20.5厘米 呼和浩特市郊区太平庄乡白塔村出土 喇叭口,长颈,颈上部为弦纹装饰,颈下部划缠枝莲纹。 此瓶通体施天青色釉,釉色润泽,造型美观,为元代龙泉窑瓷中的精品。
龙泉窑豆青釉琮式瓶 辽(宋) 高18、口径3厘米 1975年吉林省扶余县班德古城出土 胎质洁白,釉色青碧,光泽柔和。上部仿古代玉琮形式,下部为方形座,整器状如一座小塔。座身四壁均饰相同的卷曲纹和草叶纹。线条流畅,清新明快。在施釉较薄处,显出胎质的白痕,俗称“出筋”。此器当为中原传人。
龙泉窑观音像 元 通高24.2厘米 观音为堆塑素烧坐像,头戴花冠,身披璎珞,庄严肃穆,神态安详。像前左右有子作侍奉状,显得虔诚毕敬。右侧置一净瓶。背龛以丛镂空卷云纹成顶罩,当为民间所供奉之遗物。顶罩略有残损。
龙泉窑刻花食盒 清 通高21、口径29厘米 盖面等距刻蝙蝠五只。 盒身以系耳为界,分为两区:一区为牡丹与荷花,另一区为菊花和梅花。并分别配以五言诗句:“春牡百花王,夏荷满池中,秋菊多佳色,冬梅映雪芳”。象征“五蝠(福)临门”、“四季平安”。
龙泉窑湖绿釉贴菊花纹洗 元 高2.5、口径16.5厘米 釉色呈浅湖绿色,柔和淡雅。矮圈足。内底中心贴一朵深红色菊花,图案规整却无板滞之感。红绿相映,显得典雅秀美。
龙泉窑属南方青瓷体系。龙泉窑始于五代,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元明时期继续烧制,至明中叶后渐趋衰落。传世的龙泉青瓷有大清康熙五十一年铭文,是龙泉窑烧制的下限。元明的龙泉窑精品除作为宫廷用外,大部分作为商品向国外市场销售。 说起我国老窑瓷器,人们往往首推宋时五大名窑,即汝官钧定哥。起始于北宋的龙泉青瓷,似乎品级要低一等。其实,优质的龙泉古瓷,从古至今,历来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