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芈月秦宣太后的故乡楚国在汨罗引起岳阳人热议,具体在什么地方呢?日前,记者从“2015湖南考古汇报会”上获悉,原古罗城遗址就是战国时期楚国罗县遗址,或许就是近期热播电视剧芈月秦宣太后的故乡。“ 2015湖南考古汇报会”上考古人员就古罗城遗址考古调查、试掘工作进行了汇报。发掘结果表明,罗城遗址内虽然存在春秋时期的遗存,但城址的修建始于战国时期,汉六朝时期城址继续沿用,六朝时...
水下考古人员正在测绘 经过3年来的水下考古调查,尤其是经过潜水探摸,基本摸清了姜女石遗址及周边水下礁石的保存状况。昨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在沈阳接受本报采访表示,经仪器检测和人工水下探摸,在辽宁姜女石遗址水下发现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60米的四边形疑似人工构筑基台,并且发现人为加工的水下“活石”。活石的材质为花岗岩。种种迹象越来越像文献记载中的海中“甬道”。 水下基台是如何发...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9日通报“2015年枣阳西周郭家庙墓地考古成果”,考古显示墓地盗挖现象从战国晚期就开始了。 郭家庙墓地隶属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汉水北岸。墓地分为郭家庙墓区和曹门湾墓区,总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以上,文化堆积以东周时期墓葬为主。其东距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1公里,西距九连墩战国楚墓葬群1.5公里。 通报显示,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在曹门湾墓区被盗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
虽然历经盗扰,考古人员2015年度在“三代考古”的重要遗址区——陕西省周原遗址发掘的4座2700年前贵族墓仍收获颇丰,其中青铜铭文似明确指出了“姬生母”的墓主人当为贵族,对于研究周原都邑性聚落的内涵等具有重要意义。 周原遗址是周人的主要发祥地。基于对周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三家单位组成的周原考古队,于2015年3月至12月对与水网系统有关的池渠...
据悉,大英博物馆将于 2016 年 5 月举行有关两座古埃及迷失之城及其考古学家在地中海海底最新古物发现的大型展览《沉没城市:古埃及迷失世界》。图为在埃及阿布基尔湾 (Aboukir Bay) 发现的托尼斯·伊拉克利翁石碑。这一完整石碑(1.9 米)上刻有 Saϊs 法令,受古埃及第三十王朝法老内克塔内布一世(Nectanebos I,公元前 378 年至公元前 362 年)委托建造,几乎与珍藏在...
杭州植物园里的桃源岭上,2015年底挖出了一座古墓。墓是南宋时期留下的,年代不算久远。墓里葬的是一个男人和他的两任妻子。一样样出土文物看过去,就像是在翻看南宋一户普通人家的家族史。 杭州市考古所考古一室的考古队员李坤,负责桃源岭宋墓的挖掘。他说,这个墓一穴三室,虽然每个墓室的大小一样,但中间那个墓室,要比旁边两个凸出去一块,显得更高一些。因为中间墓室葬的是男人,一家之主,以前“男尊女卑”根深蒂固...
南宋临安城内的供水设施。杭州考古所提供 7日,“发现杭州·2015杭州考古工作年度盘点”在杭州举行见面会,多位考古专家、学者现场介绍了2015年度杭州考古新发现,它们是:水漾坞土墩墓、学军中学海创园古墓群、水漾坞古墓群、北海塘遗址、紫城巷古引水遗址、上仓桥路古城墙遗址、桃源岭宋墓。 走近这些考古新发现,我们不仅触摸到了南宋临安城的市井生活,更惊讶地发现,古代的杭州人,一直进行着“人水和谐”的哲...
南宋杭州的水沟水井里发簪耳环筷子全是故事 昨天,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了一场年度大盘点——“发现杭州2015·杭州考古工作年度盘点”的发布会。2015年一年,市考古所完成了各类考古项目有67项,出土文物标本982件(套),但昨天,专家们还是忍痛割爱,选出了“八大”。 记者看了看, 3个萧山区,1个余杭区,还有4项都在杭州城区。巧的是,这4项,解密的全是南宋人的生活细节,其中三项集中在上城区。...
如今的西安人,大多住着高楼,上班下班忙忙碌碌,可你知道在两三千年前的西周,生活在都城的普通百姓是如何生活的吗?昨日,省考古院公布今年在镐京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揭秘了当时的生活状况。 首次发现铜制工具 省考古院研究员岳连建说,今年7月至12月,他们对西周镐京遗址部分区域——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办花园村进行考古发掘。初步统计,在村东400平方米范围内,出土了80多个灰坑、6座平民墓葬和大量西周时期的陶...
中孟联合考古队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进展,纳特斯瓦尔发掘区发现了建于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的佛教金刚乘寺院典型建筑遗址。 我国专家应邀赴孟加拉国考古 参加考古发掘的中方领队、湖南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柴焕波说,这处佛教寺院遗址是南亚次大陆最后一个佛教中心的珍贵遗产。 本报记者从“湖南考古”公共微信号上看到,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以南1...
吉学平团队首先要做的,是对马鹿洞人进行“断代”。碳-14等测定法很精确地把化石主人马鹿洞人的生存年代定位到1.4万年前,但吉学平团队却很意外地发现,马鹿洞人虽然生活在晚期智人盛行的时期,但从头盖骨等化石留存的特征看,他们更像是更早期的人种。 可以确定的是,马鹿洞人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直生存到距现代人最近的古人种,但神秘的探索还远未结束。 【头骨与股骨主人竟不是一伙人?】 2012年,吉学...
记者1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继发现唐宰相韩休夫妇合葬墓之后,考古人员又在西安市长安区同一区域附近发现一座北周时期墓葬,墓志揭示墓主人为吐谷浑晖华公主库罗伏和其丈夫茹茹骠骑大将军乞伏孝达的合葬墓,这为北朝时期西魏、吐谷浑、柔然的民族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主持考古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呆运介绍,墓葬发现的地方位于长安区大兆街道郭庄村西南,也就是去年发现唐代宰相韩休夫妇合葬...
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13日在上海开幕,2013—2015年10项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11项重大考古研究成果当日揭晓。中国西南土司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入选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英国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勋爵获“世界考古论坛·上海”首枚终身成就奖。 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创建于2013年,每两年召开一次,定期评选和发布世界范围内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围绕选定研究主题开展主题演讲、公众讲座及分...
考古发现最早国都,夏朝终于发现古代实物。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考古发现最早国都,12月12日,早在1978年就已经展开的山西陶寺遗址发掘工作,出版了第一部发掘报告。来自全国考古界的百名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确认陶寺遗址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王国都城。而相关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