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18日,湖南蓝山启动五里坪古墓群考古发掘工作,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正式进驻工地。 五里坪古墓群属于汉至魏晋时期墓葬,位于永州市蓝山县县城东北部,分布面积约六平方公里,是永州一处重要的大型古墓葬群。墓群南侧约两公里处,即汉南平城故址,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地图上对该城有标注。 由于古墓群位于县经济开发区内,随着蓝山县近年的经济建设发展,古墓葬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变得更加紧迫。2015...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2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海昏侯墓葬发掘清理运用“实验室考古”,是中国考古学和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完美”结合范例。 王巍介绍,“实验室考古”是将在田野考古发掘现场不容易清理和易损坏的遗迹和遗物如丝织品、漆器、木简等,与木质棺椁及周边埋土一起套箱提取,通过移至在室内创造的安全技术条件和良好环境进行发掘清理和研究,最大限度并有效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达到文物安全保护、发...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考古人员对陕西省富平县银沟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发掘,确认银沟遗址为唐中晚期至北宋时期中国北方非常重要的制瓷窑场遗址,发现各类遗迹1910处,其中窑炉318座,采(征)集到瓷器863件。这次考古发现或将改写中国陶瓷史。 从2012年起,陕西省文物局委托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对富平县银沟遗址进行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确认了银沟遗址面积为2.3平方公里,遗址内遗存有古城遗迹、古窑炉...
铜质胡人骑兽 掐丝步摇桃形金片 近日,安徽省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发掘面积263平方米,墓道、墓门、甬道、前后室局部轮廓已基本暴露出来,出土文物有掐丝桃形金吊坠、十字形金饰、龙形金饰、龙戏金蟾金饰、蝉形金饰、掐丝蟾形金饰、掐丝狮形金饰、金质“飞天”人像、 “大吉”人面形金饰、金叶、柳叶形金片、银质人面兽身像、鎏银辅首、铜质胡人骑兽、龙首形铜饰、琉璃串珠等,做工考究...
图坦卡门(Tutankhamun)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其坟墓在 1922 年时被一位英国考古学家 Howard Carter 找到,更神奇的是,在这三千年来,图坦卡门的墓是少数几个没被盗墓者光临的坟墓,因其古迹保存的相当良好而备受闻名。而现在,在图坦卡门陵墓中又有了一项新的发现,科学家用雷达扫描寝陵后发现,在其墙后有高达九成的机率藏有两间密室。 埃及古文物部长 Mamdouh...
有人说,现在海昏侯刘贺才是最热的“网红”。考古成果展一票难求,相关书籍火热出版,考古进展举世瞩目……这座沉睡2000多年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借助媒体等渠道,让考古进展及时对外公布、考古成果对外展出,进一步扩大了公众考古的范围和进程,也让文物保护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过去的考古模式中,考古发掘要等到研究报告全部出炉之后才对外公布,而考古发掘过程不接受围观与采访,出土文物要送到文物库...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18日发布消息称,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步评选结果揭晓,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推荐参评的“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入围名列第19位。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局负责人王大方介绍说,这次评选精彩纷呈,在入围的25项考古新发现中,最为著名的是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已出土一万余件文物。内蒙古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是北方古代契丹考古的重要新发现,其影响...
3月11日,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我省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绍兴越国王陵及贵族墓考古调查与勘探、杭州南宋临安城遗址等三处考古发现脱颖而出,顺利晋级终评。 浙江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被证实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设计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再次证实了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结构,由内而来依次为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
柏林新博物馆“阿玛那之光“(In the Light of Amarna)展出的娜芙蒂蒂半身像 图片:Michael Sohn/AFP/Getty Images。 据《纽约时报》报道,经过了长达数个月的测试之后,研究人员几乎马上就能肯定图坦卡蒙国王 (King Tutankhamun)墓穴内隐藏的密室确实是存在的。在使用了雷达以及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墓室进行扫描分析之后,考古学家们基本上十拿九稳地认...
海昏侯墓发掘的备受关注及其文物特展的一票难求,显示出当下媒体和公众对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以及历史文化的空前热情。然而正是这样的热潮中,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大众舆论里对于考古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方面,文物的辉煌和墓主的传奇性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同时近年火爆异常的盗墓冒险类小说和影视作品的风行也在塑造着人们的认知;另一方面,考古业如何向公众更好地科普自己、公众如何能读到通俗易懂的考古类书籍,亦是考验业...
红山文化遗存的发现始于20世纪初。1908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红山后一带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史前遗存。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辽宁省锦西县沙锅屯洞穴遗址进行发掘,其发现中包含了红山文化及小河沿文化的遗存。人们对红山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由此拉开了序幕。 从20世纪30年代起,红山文化的相关遗存也不断引起以梁思永为代表的中国学者的注意。20世纪50年代,尹达在其专著中专门分析了红山后遗址,并正式提出了...
日前,山东省2015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在济南召开。会议由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考古学会主办,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省文物局副局长孙世勤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与考古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和烟台博物馆等单位以及部分地市文博单位1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特邀专家于海广、王永波,对考古汇报项目进行了点评。 会议对2015年全省考古工作取得...
办人函〔2016〕2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本局有关直属单位: 为加大文物考古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考古绘图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能力和绘图水平,我局委托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举办2016年考古绘图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6年3月29日—4月27日,3月28日报到; ...
考古遗址是我国珍贵国有资产。据2011年完成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我国766722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等在内的考古遗址共357162处。考古遗址不同于历史建筑和馆藏文物,从价值而言见证更为久远甚至消失的空间文明记忆,十分珍稀,从保存状态而言更加残损而丧失原有功能,十分脆弱。为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张廷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应完善国有考古遗址保护土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