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朱元君将画图,从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 ——《庄子》 “客有为周君画英者,三年而成君观,之与髹英同状,周君大怒”。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这两段是绝大多数美术史学者在论及最早画工时必提的历史文字记录。在其中我们看到了“史”与“客”这两个名称,他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专为诸侯服务,社会地位应该比下层奴隶役仆高,否则也不会出现宋元君将画图,来“史”排队长到“在外者半”。在上面记...
陶瓷书法的发展,就是其所采取的形式和内容的发展,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陶瓷书法的形式和内容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发展的。 1, 原始青瓷发轫于商代中期,据现有考古资料,原始瓷器上未见铭文。 2,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东汉出现了比较成熟的瓷器,从东汉至南北朝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以铁元素为呈色药剂的青釉瓷。作为一种单色釉瓷,铭文大部分以刻画而成。青...
中国陶瓷的历史年谱简化如下 一、汉代的瓷艺 相关历史意义:瓷器的起源 名窑:越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青瓷、瓷罐的出现 二、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隋的瓷艺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瓷壶、瓷瓶、瓷尊、白瓷的出现 三、唐代的瓷艺 相关历史意义:中国开始出口瓷器 名窑:长沙窑、陶窑与霍窑、刑窑、耀州窑、磁州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举世都公认的。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渡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胎质基本烧结,...
中国首家国家级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近日在北京建设完工并举行落成典礼。截至目前,该博物馆收集了海内外侨界逾5000位捐赠者的14000多件藏品,收到捐款4000多万元。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由著名爱国侨领、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先生于1960年捐款50万元人民币倡议兴建,今年正值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择此时开馆亦是为了纪念和告慰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侨界先贤们。
专项简介:文昌阁主体建筑选址于市区斗潭湖衢江中路南面三角地块,毗邻新华小学,占地约95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4800万元,计划今年年底完工。主体建筑文昌阁为五层仿明清建筑,高度约为30米,内部布展包括文昌帝君塑像、衢州历代科举功名展示等。附属景观建筑包括文昌阁广场、景观小品、观我园等。 亮点呈现:文昌阁复建工程与2013年5月份开工,复建过程中按照“尊重历史,还原记忆”的总体原则,建筑以...
沉寂了近一个世纪的“砖”学有望复兴,以古砖文字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字砖学术研讨会11月1日至3日在上海嘉定举行,中国先秦史学会在上海明止堂古砖文化研究与保护中心授牌设立“中国字砖文化研究与保护中心”。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应将古代字砖文化列为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泰斗李学勤向会议致贺词并亲笔题词“字砖文化,值得研究”。他介绍,中国商代就有砖的前行形态存在,砖上...
记者日前从黑龙江省穆棱市文物管理所获悉,经考古确认,在穆棱市福禄乡康乐村东南山发现一处大型旧石器历史文化遗址,距今1万年——3万年。 据穆棱市文物管理所所长倪春野介绍,该处遗址面积4万余平方米,地表采集石器136件,原料以燧石、安山岩和玛瑙为主。类型包括石核、完整石片、断片、断块、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和工具残块等。 专家介绍,该处遗址勘探确认文化层厚度0.30—0.50米,根据石...
关于西夏瓷器起源 西夏王国的党项人,原本是散居在青海一带的拓跋氏后裔。据《旧唐书党羌传》载“唐初吐蕃强盛,拓跋氏渐为所逼,遂请内徙,始移其部落于庆州(今甘肃庆阳)”。内徙庆州后,与中原内地接触机会增多,对党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们逐步开始半农半牧的新生活。与中原汉人及东北部契丹人相比,党项人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党项人不会耕作,更不会烧制瓷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何...
在中国,远在明清时期,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如意,就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当时在北京一带更是流行此风,而且用量也相当可观。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红色染过的鸡蛋,称其为“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 在欧洲国家,基督教传入欧洲之后,大约在中世纪时代,开始有人将壳予以彩绘装饰,取其具有〝新生〞,〝重生〞之意义,而使它...
连日来,罗城?佬族自治县的?佬族博物馆文物在该馆及有关工作人员的有序部署和加班加点转运下,已顺利完成从老馆到新馆的搬迁工作。 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佬族自治县。为进一步做好?佬族文化的抢救、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佬族民族文化遗产工作,该县以今年自治县成立30周年大庆为契机,投资2400万元在县城区成龙湖公园旁建设一个总占地面积268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的?佬族新博物馆。...
龙袍饰十二章纹 古代天子和最高级官员所穿的礼服,称为衮。在衮的上面,据说绣着蜷曲形的龙,表示尊贵。后来,从衮发展出了龙袍。衮衣上一般绣有日、月、星、山、龙、华虫、宗彝、藻纹、火、粉米、黼、黻十二种纹饰,称为“十二章纹”,据说从舜帝开始就用这十二章纹作为衮服的装饰了。在周朝,当诸侯卿大夫与天子一起参加祭祀时,服装上的章纹自公爵起视帝服降一等用之。天子衮服用十二章,公爵衣裳用九章,侯、伯只能用...
唐、五代时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慈溪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鳖唇山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
在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的芦花坪一带,因宋时属建州建安县(今建瓯),故名建窑(历史上也有人称建安窑)。是建州文化中的一部分,该窑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其中以黑釉瓷闻名于世。有宋一代在斗茶风盛行时更是受到皇室的喜爱。建窑以今天福建省建阳为代表,窑址在建阳水吉镇,以产黑瓷而著称。唐代始创烧,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为极盛时期,至清代而终。.建窑原是江南地区的民窑,北宋晚...
在汝州境内(今河南宝丰清凉寺),故名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两部分,其一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 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 也列汝窑为第一。此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明代前期景德镇德御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更有年希尧、唐英等督窑大量仿烧,但鲜有乱真者。临汝严和店、轧花沟、下任村三处遗址烧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