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时的几种官职 翻阅汉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积十五年心血写成的《史记》一书,就会发现文中记下不少官职名称。其中有文官、武官;有执法官、外交官等。官职名称之多、之复杂,确是值得研究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封建王朝自上而下都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统治机构,这种机构一直沿袭了几千年。 古时,相当于丞相之位的高级官员称“司徒”、“令尹”、“上卿”、“太尉”、“左徒”、“御史大夫”等。掌管朝...
纵观我国画史,从最初的单色涂壁图腾到盛世华丽繁复勾勒,从简单符号到冗长的自然奥义,从不具名的野夫到画坛巨匠,中国绘画史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涂绘,在无数画家的不断探索、创新努力之下,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并有着自己独立的绘画美学体系。 自从有了宫廷,就有了为宫廷服务的宫廷绘画,它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帝王的重视以...
刘建华摄 1月30日至3月中旬,“殷墟至宝——来自商王朝的遗珍”展览在南京市博物馆举办。展览由南京市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承办,展品均为距今3250—3050年间的商代晚期文物,大部分属于商朝“皇家”物品,再现了商朝晚期的社会风采。刘建华摄
叶瑞辉此次捐献的一件是西晋越窑青釉水盂、另一件是唐代越窑青釉油灯盏冒韪摄 收藏家叶瑞辉伉俪30日来到珠海市博物馆,他们向该馆无偿捐赠两件越窑瓷器,珠海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杨长征连称填补了该馆的空白。 此次是叶瑞辉第三次向珠海博物馆捐献文物,他捐献的一件是西晋越窑青釉水盂、另一件是唐代越窑青釉油灯盏。 记者在现场看到,西晋越窑青釉水盂高4厘米,口径3.4厘米,胎质致密,通体施青...
位市民在山东博物馆观赏明代鲁王仪仗方队。新华社记者冯杰摄 鲁王的“仪仗队”展出的木制“仪仗队”。新华社记者冯杰摄 日前,山东博物馆“明代鲁王展”展出一批精美的木制展品,展览将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墓出土的397件木俑、16匹马俑、2辆车复原组成仪仗队,规模宏大,队列齐整。
马家窑遗址出土的彩陶器皿残片 资料图片 1日,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考古发掘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向记者透露,在马家窑遗址首次发现成排分布的房屋遗址,这与大量的陶片等文物共同勾勒出了马家窑文化的独特面貌,表明到马家窑文化时期,黄河上游地区已经不再是仰韶文化的地方类型,而开始以崭新的文化面貌开启了本地区独具特色的文明化进程。 从2014年9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间有近百年历史的学术图书馆1月30日发生大火。 失火现场 事发于当地时间晚上10时,社会科学讯息研究所(INION)的图书馆3楼率先起火。紧急部门表示,火势迅速蔓延,火场面积一度达2千平方米,大楼的天花亦被烧塌。在火焰笼罩下,整栋大楼冒出浓烟。消防局出动38辆消防车扑救,200名消防员封锁大楼一带,架设云梯灌救,大火烧了17小时才熄灭。 虽然无人伤亡,但焚毁...
明代精雕熨斗 中间为烟囱熨斗 宁波不仅是著名的红帮裁缝发源地,还有可能是熨斗种类最多的地区。 当地民间收藏者曹洪年正在努力证明这一点。 十多年前,他就开始收藏各种散落在宁波民间的熨斗。这个五一,他要为自己的藏品办个小展览,地点就在他所居住的社区——明楼街道徐家社区。 “这些熨斗摆在一起,就是一部中国近代熨斗的演变史,也是我们宁波民间文化的一种展示。”曹洪年说...
熨斗 熨斗 熨斗 熨斗家家都有,但有谁想过专门收藏熨斗呢?咱天津就有位熨斗达人。1980年至今,张世铎收集了千余件熨斗,藏品跨越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也有大量的近现代产品。其中,最重的熨斗达18.3公斤,最小的熨斗还不如成年人的手掌大。 说藏史 藏之路 张世铎收藏了1000余件熨斗,他说这些藏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填补了我国收藏界的一个空白。20...
铜熨斗 熨斗最早出现于商代,当时是被当做一种刑具使用的,专门用来烫炙囚犯的皮肤。到了秦末汉初,其功能才定型于熨烫衣服并一直流传至今。直到晋代以后,熨斗的功能逐渐向生活工具转化,汉魏时期的熨斗,用青铜铸成,外形呈圆腹、宽口沿,有长柄。 中国古代的炭熨斗比外国发明的电熨斗要早1880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熨斗的国家。据《青铜器小词典》介绍汉魏时期的熨斗,是用青铜铸成,有的熨斗上还...
前日,记者在漳州南靖县山城镇下碑村黄荣华家看到,不少村民正围看一个铜熨斗器。该铜熨斗器内直径10厘米,重525克,是黄荣华祖父遗留下来的清朝年代制造的铜熨斗器。 有一次,黄荣华用铜熨斗器,尝试古代熨衣服的办法,正巧被村民看见,消息不胫而走。有人出价1000元要收购,他舍不得祖宗遗留的“传家宝”而不愿出售。据黄荣华介绍,他曾把烧火碳放在熨斗器里面,在柄上装木棍手持熨衣服。这个铜熨斗器已年代久远不...
民国铜熨斗 黑乎乎的小圆筒上面还连着一个铜把手,这是什么,奶锅吗?不,这是一个铜熨斗。 “拙裁缝,巧熨斗。”古往今来熨斗在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是资格最老的人类工具之一,据说我国使用熨斗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年。唐代画家张萱的著名作品“捣练图”上就有使用熨斗熨烫衣料的图案。诗圣杜甫还在自己的诗作《白丝行》中写到“美人细意熨贴平,裁缝灭尽针线迹”。市民赵德江的家中就有这么两个铜熨斗,当然这个熨斗...
“出门税”银铤 黑斑玉镯 薛城遗址出土的陶匜 6300年前的“薛城遗址”,2500年前的青铜剑,汉代的画像砖,唐代的熨斗……高淳历史悠久,历朝历代留下来的宝贝自然也不少,但是以前没有博物馆,宝贝只能藏在库房里。近日,高淳博物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众多压箱“宝贝”终于得以和大家见面。 最吸引人的,要数4把青铜剑,这4把青铜剑从高到低排列,其中的两把,一点锈都没有,...
汉代的铜熨斗。 汉代的化妆盒。 你知道2000多年前的汉代女性用品化妆盒、熨斗,还有男士的皮带是什么样吗?日前,江宁博物馆展出了大量汉代文物,其中有大量的文物与现在生活息息相关。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江宁博物馆“仪征市博物馆馆藏金银玉器展”看到,一个距今近2000年的铜熨斗,这个造型别致的“奢侈品”说明墓主人很“讲究”。 汉代就有“熨斗”还是铜做的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江宁...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王金华 明清服装和首饰的研究者、工商联中华全国古玩业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古玩业分会副会长,曾出版《图说清代吉祥佩饰》《中国传统首饰》等书籍 晚清,一位老师傅熟练地将一整块翡翠精雕细琢,制出了簪头和针挺,此后这支簪为慈禧所佩戴。2008 年这支御制翠玉透雕盘龙头簪被估价800 万港元。如今,这些古代的簪和钗多被买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