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15日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获悉,由于文物保护难度大,考古发掘中运用了低压氧仓文物保护设备等大量高新技术,这在世界考古史上属首次。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中国目前发现的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列侯墓园。经过5年考古发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已出土上万件珍贵文物,创下多个首次和“考古之最”。从14日开始,该墓进入主椁室考古发掘这一重要阶段。 在主椁室考古发掘现场,虽历经200...
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相继出土了马蹄金、麟趾金和金饼之后,考古人员又在海昏侯墓主椁室的一个漆笥里,发现了一个铸造五铢钱的石范,这是否意味着海昏侯私自铸钱?之前发现的10多吨五铢钱是否都是海昏侯私自铸造?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主椁室内发现铸钱石范 五铢钱制始于西汉元狩五年,至唐武德四年废除,历时7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铸币,钱币界称其为“长寿钱”。它承袭了半两钱的形状,并...
出土了一万余件文物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创下了我国考古史上的多个第一,和南海一号沉船项目并列为国家重大考古项目。连日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集中提取了马蹄金、韘形玉等大量文物,这些文物被运送到实验室,将在特别创造的微环境下进一步修复研究,破译出更多2000年前的历史信息。那么,如此数量巨大、类型复杂的文物是如何进行保护的?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请专家解读文物从现场到实验室的保护过程。 淤泥清理完成...
11 月14 日,备受社会瞩目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M1)主椁室考古发掘正式启动。此次发掘,除了使用目前考古发掘中已逐渐普遍使用的电子全站仪测量、构建GIS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扫描成像、无人机航拍等技术以外,建立低氧工作仓也是一大工作亮点。 国家文物局驻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专家指导组组长信立祥表示,此次发掘采用全程水处理和水保护,工作人员对椁室东南角出现的文物不断喷水便是其中的一种做法...
市民在参观海昏侯墓出土的雁鱼灯(11月20日摄) 观众在江西省博物馆门口排队入场(11月20日摄)。 近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展在江西省博物馆展出。海昏侯墓出土的金器、青铜器、玉器等110余件汉代珍贵文物,引发市民观展热潮。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6日。
11月14日,位于江西南昌新建区城郊的西汉海昏侯墓核心部分——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当天上午出土了两枚马蹄形金器和一件屏风。其中,出土的两个金器成色很好,上面有纹饰,令人惊艳。图为南昌海昏侯墓主椁室清理发掘现场。刘占昆 摄 记者15日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获悉,由于文物保护难度大,考古发掘中运用了低压氧仓文物保护设备等大量高新技术,这在世界考古史上属首次。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中国...
记者22日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获悉,考古人员在对海昏侯墓主椁室文物集中提取研究时,发现两盒金饼远不止此前估计的约50枚,而是有187枚。目前,这批金器已被提取并运往文物应急保护用房保护与修复。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说,经过文保专家确认,两盒金饼中一盒有88枚,一盒有99枚。这些金饼有的正面光滑,有的凹凸不平。此外,还发现了25枚马蹄金,其中罕见的...
目前正在紧张而有序发掘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前期已经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其中漆器、木牍、铜镜等物件上的文字格外引人关注。图一为漆器,图二疑为乐器,文字均为隶书,色泽鲜艳如新,字体风格几乎相同,估计出于同一人之手。图三、图四为木牍,字体为典型的汉简。因文字均不完整,加上有些难以辨认的异体字,通篇内容难以解读,但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丝毫不影响对其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欣赏。此外,还有灯座上的刻字、铜镜上的铭文...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今天再次进行三维扫描,扫描数据将成为海昏侯墓将来复原、展示的重要依据。 上午十点,在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内,考古人员正在使用三维扫描仪对主椁室进行扫描。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国家专家组组长、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告诉记者,这样的扫描,从主椁室发掘清理工作开始以来已经进行了很多次,发掘过程中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实现了数字化、影像化。清理一层,扫描一层。...
一个盗洞的发现,引出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墓园。历时5年的考古发掘,目前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保存之完好、规模之庞大、体系之完备,即使在最严谨博学的考古专家眼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17日,考古工作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发现1盒马蹄金和2盒金饼,总数超过75枚。考古专家认为,这批金器是中国汉墓考古史上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一次发现。 据介绍,海昏侯墓考古创下...
11月14日,位于江西南昌新建区城郊的西汉海昏侯墓核心部分——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当天上午出土了两枚马蹄形金器和一件屏风。其中,出土的两个金器成色很好,上面有纹饰,令人惊艳。图为当天上午,南昌海昏侯墓主椁室出土两枚马蹄形金器。刘占昆 摄 中新社南昌11月17日电(记者刘占昆)雁鱼灯、铜火锅、车马器、整套编钟……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土的110多件珍贵文物17日起面向公众展出。 南昌...
昨日,考古人员在测量出土的金器。当日,考古工作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发现1盒马蹄金和2盒金饼,总数超过75枚。考古专家认为,这批金器是中国汉墓考古史上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一次发现。
11月17日上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出现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包括数十枚马蹄金、两盒金饼等等。“这也是目前在国内西汉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一次此类文物发现。”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说。 此前,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之日,专家曾发掘出土两枚马蹄金,其底部刻有一个“上”字。当时专家分析称,这个“上”字有可能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代表‘上币’。因为在西汉时期,...
【摘要】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西汉帝陵基本都有寝与相关建筑。寝与相关建筑在西汉帝陵陵园中的位置既有相同也有差异,体现出作为陵墓祭祀性礼仪建筑在墓外设施中重要地位的同时,也反映出相应的制度、时代特征和发展变化,杜陵帝后陵的寝类建筑居南有其内在原因,而阳陵的此类设施可能位于陵墓北侧。寝与相关建筑的内容和组成元素丰富多样,又有相关机构和管理人员,全面服务于陵墓的祭祀礼仪活动。寝园的设置可能始于景帝阳陵,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