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金华市文物局以太平天国侍王府重新开馆、明月楼对外开放、博物馆举办“牵手文博,民藏献宝”捐赠仪式三项活动为中心,掀起“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热潮。 太平天国侍王府顺利开馆。当天上午9时,侍王府正式开门迎客。当天9时不到,门口已聚集了不少等待开馆后第一时间入馆一睹风采的市民。下午,市委书记徐加爱、副市长祝伦根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考察了侍王府免费开放情况与陈列...
4月中旬,金华市博物馆发出“文物征集令”,希望市民拿出压箱底的宝贝,充实馆藏,征集令引起社会广泛反响。90岁高龄的浙江师范大学老校长蒋风就捐出了156件“传家宝”。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由24位民间藏家捐赠的92件宝贝集中亮相。宝贝都以婺州窑为主,文物局还邀请了省文物考古所专家现场鉴定,这批藏品可都是货真价实的。 “博物馆是文物最好归宿,可以经常看到,卖给别人就看不到了。”接到“文...
金华明月楼始建于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赤松门(即梅花门)东北城墙,历经600多年,于清代初年迁移现址明月路西侧。现存建筑为光绪年间知县曹砺成重建,为重檐歇山顶式,石柱上留有清代著名书法家吴廷康的手写石刻题记,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明月楼被誉为浙中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团城,明清婺城三大名楼之一。 为迎接第三十九个国际博物馆日,使公众共享丰富的文化遗产。由中共金华...
走进侍王府,感觉不一样。绿树掩映,焕然一新。 侍王府规模很大,分为宫殿、住宅、园林三部分,总面积有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在1964年、1981——1984年,进行过两次大规模整修养护。 “多年未修以后,主体建筑出现了倾斜,木质建材被白蚁腐蚀严重,木板上的彩画出现剥落。”侍王府业务科楼科长告诉记者,闭馆的3年里,他们有两年多时间都花在对建筑本体修缮上,彻底抚平了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侍王府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重新开放。5月14日,八咏楼社区150多名居民提前参观了侍王府。 太平天国侍王府作为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品最多的太平天国建筑遗址。上世纪80年代初期,侍王府曾进行较大规模的整修和布展,之后30多年来,只是对局部进行修葺,一直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和展陈更新。存在部分建筑濒危待修、总体格局不完整、基础设施老化、陈列内容过于...
记者从市博物馆获悉,该馆与浙师大物理化学研究院达成了合作意向,计划用3年时间,围绕婺州窑瓷器的化学组成和时代性特征,兼顾考察婺州窑址分布区内瓷土矿的分布特点,对我市600个婺州窑遗址的陶瓷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性的科学分析和研究。据介绍,该项目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将“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文物研究领域。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
在婺城区新狮街道汤家园村(汤家园为自然村,隶属行政村唐村管辖)的一处山地上,金华王氏后人一直宣称,那里有座宋代古墓,距今已有约900多年历史,是王氏祖先“四世一品”王师德的墓。 两年前的清明节,一批王氏后人曾在这里祭祖。16日下午,金华王氏“四世一品”文化研究会理事长王红晓向本报记者反映称,有汤家园村村民在这处古墓附近挖掘开荒,古墓遭到了破坏。 他说:“石羊的羊角原先是埋在土里的,...
正在修建中的金华市博物馆,将在今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前些天,博物馆发出了文物展品的“征集令”,希望市民可以拿出压在箱底的“宝贝”,充实丰富博物馆馆藏。 这则“征集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响,很快迎来首位应征者。他就是今年90岁的原浙江师范大学校长、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 蒋风看到博物馆的征集令后,主动与博物馆方面取得联系,捐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文物古籍,共156件。数量之多,分量之...
近日,金华市博物馆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院达成合作意向,计划用3年时间,围绕婺州窑瓷器的化学组成和时代性特征,兼顾考察婺州窑址分布区内瓷土矿的分布特点,对金华地区600个婺州窑遗址的陶瓷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性地科学分析和研究。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以物理或化学方...
市区清风公园一带的婺江江面上,有几个旧桥墩,因为是金华沦陷期间侵华日军修建的,金华人习惯称它为“日本桥”。 这几天,细心的市民发现:江面的桥墩,突然间又少了一个。 桥墩突然又少了1个 上周,市民平宝清赶来本报市民援助中心反映:他天天经过市区东关附近,发现“日本桥”遗址这两天突然少了一个桥墩。 “日本桥”,全称叫“侵华日军铁路桥遗址”,就是市区旌孝街社区清风公园边上的...
日前,金华市文物局组织专业园林维护人员对市区的明月楼古城墙、通远门古城墙和赤松门古城墙上的杂树进行了清理。 三段城墙是金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金华市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几段古城墙,也是金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城垣遗址类建筑,有着重要的科研、历史和艺术价值。 由于城墙上野生树木杂草生长旺盛,根系已经深入城墙内部,部分城砖发生鼓胀,对文物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此次清理工作将根系生长会对...
3月6日,市委书记徐加爱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议设立“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并永久落户金华。“金华古村落保护有基础、有特色、有条件、有创新,更有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徐加爱提出,由国家建设部牵头,设立“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金华愿意成为大会的永久落户地;加强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的立法工作,改变目前未列入文物保护对象的古建筑保护利用无法可依的局面。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金华通远门――长仙门(水门)城垣遗址”保护修复工程已经正式完工,并于日前对外开放。 金华古城的南大门长仙门(水门)紧邻婺江码头,位于帝壹城南侧,是古时金华入城最重要的水路门户必经之路,也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金华古城核心地带幸存的两段古城墙之一。目前,古城墙已按照原工艺修复完毕,提升了府城墙遗址展示度。 明、清时期,金华古城墙曾多次修筑。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修筑后,有“两浙城池惟...
2月6日至11日,金华市文物局安全检查组对婺城、金东和开发区的部分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节前安全检查。 检查组一行巡查了七家厅、铁店窑址、白沙堰、严氏宗祠、北山摩崖石刻、多处故居及民国省立农校旧址、寺平、琐园村乡土建筑,开放性古建筑类宗教场所汤溪城隍庙、金华府城隍庙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6处,对文物消防设备、疏散通道、古建筑现状、管理情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对于此次检查未能覆盖到的文保单位和文保点,...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胜利70周年。作为国内著名的三大抗战文化名城之一和抗日战争浙赣战役的重要战场,浙江金华留下了许多抗日历史遗址。然而随着时代观念的转变,这些遗迹渐渐不再为世人所关注。在今年的金华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通过一份份建议将这些被人遗忘的抗战遗址、抗战老兵再次推到了人们视线前。 在浙江金华古子城酒坊巷18号(现84号),坐落着一处幽静的院落。上个世纪3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