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上午,两枚清代红夷火炮在厦门曾厝垵海边沙滩被发现。红夷火炮已断成两截,锈迹斑斑。 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人正使劲要将埋在沙下的两门古炮拖出。两门古炮都已锈迹斑斑,炮身上还有文字,但已从中间断成两截,断口凹凸不平。古炮重达一吨,几个人合起来还是抬不动。民警和考古人员随后赶来。 据考古人员介绍,炮身上的文字写的是“红夷火炮”。这两门火炮都是清代末期的,从位置上看应该是在1...
7月23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6月至7月期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瑞金市文物管理所对位于瑞金市武阳镇杨梅岗村东南部的清代石狮寨军事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要发现。 石狮寨军事遗址面积1.46万平方米,遗址上的军事防御设施非常齐全。寨墙长312米,宽0.4至0.68米,高0.45至1.82米,每隔4.5米有一垛口,以便狊望或架设火器防御。遗址内还发现10座面积共约150平方米的...
今天上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在归宿亭附近发现一神秘墓葬。据景区文物管理人员现场查看,该墓应为清代墓葬,墓主人与明德中学关系甚厚,由于相关资料缺失,有关墓葬的主人身份也无法确定。热心市民如有了解此墓葬和石碑情况的可拨打电话0731-8825011与景区文物管理人员联系。 该神秘墓葬位于麓山景区七十三军墓北面山脚下,在归宿亭的前方约10米处。墓前高高耸立着四根石柱,石柱正面刻有文字,清晰...
这是清代农民购买灌溉用水的石刻水契。近日,奉新县文物普查队在柳溪乡店下村发现一处清代石刻水契。石刻水契的发现,填补了宜春市历史文物类别的空白,也为研究民间契约历史提供了佐证材料和文物资料。邹海斌 摄
中华自古多名瓷。在我国灿烂悠久的制瓷历史上,明净素雅、幽靓隽逸、极具中国传统水墨画效果的青花瓷,自出现始就受到人们青睐,被誉为最具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的瓷器。 青花瓷,又称“蓝花”、“白釉青花”或“白地青花瓷器”,有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多个品种。它以氧化钴为原料,采用釉下彩工艺,先在瓷器胎体...
在环市路地铁工地发现清代古墓,在墓外找到一墓志铭和陶罐。曹景荣 摄(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初步断定为清代后期 该处可能存在古墓群 昨日上午9时许,广州地铁5号线花园酒店站的排水管道工地,施工人员在作业中挖出酱釉罐、墓志、陶罐等物品(如图,梁文祥摄)。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初步判断,此处是一清代古墓,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该工地已经停工,配合考古部门进行挖掘勘查。 挖出瓷片墓志、酱釉...
近日,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马站镇闸桥头村、马站镇人民政府斜对面,发现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建筑——良兴内颜宅。 颜宅坐北面南,由门厅、厢房、正厅组成合院式院落。门厅三开间,为典型的民国仿西式和清本土建筑风格结合建筑,间以方形壁柱相隔,壁柱内做成凹槽,内灰塑花草鸟兽等图案,上部开有鱼龙形排水口,明间设大门,两侧凹槽内嵌对联,花岗岩门楣之上灰塑匾额,两侧对联与壁柱间各灰塑房屋、树木、花草、人物等图案,两次间...
2007年,中国嘉德第十期四季拍卖会在北京推出了“似水流年·女性形象集萃”专场,许多近现代名家绘制的以仕女为题材的作品都受到热烈追捧,而让众多普通投资者眼睛为之一亮的是:本场清代仕女画名家的作品亦有不俗表现。 仕女画,也叫“士女画”或“美女画”。它是人物画的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
近日,江西奉新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柳溪乡店下村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清代石刻水契。石刻水契分两次刻上,内容为:“当官永买,同治丁卯年立,业户刘为仁买上正坡水,管□□。立契所管存照。”“光绪已卯年,业户□□仁买,买本坡水□分照契管。”这是当时乡民买灌溉用水时的契约。石刻水契的发现,填补了宜春市历史文物类别的一个空白,也为研究民间契约历史提供了佐证材料和文物资...
乾隆时代花瓶被改成了台灯 花瓶被打洞接上了电线 英国女子艾米·贝内的婶祖母有一个非常好看、罕见的中国古董瓷花瓶,已经有250多年历史了。因为起初没有发现这个花瓶的巨大价值,家人在花瓶底部打了个洞,做成了一盏台灯。结果,这个原本价值高达25万英镑的古文物现在最多只值2万英镑。 这个古董花瓶高近40厘米,上面绘有明代风格的莲花、荷叶等风景,是贝内的曾祖父100多年前花14美元在远...
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部门获悉:该市孟津县日前发现一块距今200年反映道光年间治安状况良好的石碑,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民风具有一定价值。 据介绍,这块距今200年反映道光年间治安状况良好的石碑,是在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清县衙遗址附近被发现的。经测量,该石碑高107厘米,宽54厘米,厚13厘米,碑体用青石刻制,石碑正中刻有“狱空三载”4个大字,左侧刻有“道...
日前,乐清市文物普查队在南塘镇南塘村普查时发现了一座建于晚清时期的天主教堂。教堂坐西朝东,占地151平方米,进深17.5米,呈规则的长方形,屋顶构造采取中国传统民居做法,硬山顶,进深五间,七架梁,内部梁架结构保持了晚清的建筑风格,同时又融入西方建筑元素。教堂凳、礼拜凳、祷告台等宗教用品仍保存完整,教堂大门、窗户、神龛等在80年代初曾修改过。 根据教堂负责人陈春香所述,该教堂是由其太祖母拆资修建,...
即日起,南宋官窑博物馆举办《盛世风华——清代康、雍外销青花瓷精品展》,共展出100件青花瓷,都是清康熙至雍正时期瓷都景德镇和福建一带的外销产品,品相完整,十分难得。这也是杭州首次举办此类展览。展览到6月29日结束。
日前,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岱岭乡福掌村发现清代古民居(见图),距今200多年,现保存完好。 坐落深山之中的吴氏民居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依山而建,建筑用工精细,独具山区民居特色。整个建筑坐东南面西北,由厢房、正厅组成半敞开式院落。院落中间为天井,保持原泥土面,高于外地面,外沿用不规则块石垒砌成档墙。二者间置七级踏步,用花岗岩质地条石横铺而成。厢房四开间,阁楼式,外层间窄于其余3间,中间楼梯,与天井间置...
孝感、汉川二级文物部门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汉川市的汉江之滨——马鞍乡养鱼铺村,发现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民居,文物部门认为,这对考证汉江一带的渔业发展史具有相当的历史文物价值。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