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来自贵阳市文物管理所的消息称,正在进行的全省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我省文物普查人员在花溪区石板镇摆勺村,发现一处完整的清代中晚期四合院建筑群。普查人员表示,从其年代及工艺方面看,该建筑群极具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 5月8日上午,文物普查队员来到石板镇摆勺村,在调查过程中,当地村民介绍,该村“有三个连在一起的院落,年代已经很久。”当普查队员来到现场后,顿时兴奋不已,原来,这是一...
湖南省洪江古商城近日获得重大考古发现。文物考古专家在对洪江古商城复兴银行保护修缮时,发现了一座清代钱庄的地下金库,金库深约2米,面积为5平方米,里面还散落着一些清代金属钱币。 洪江复兴银行位于古商城“金融一条街”的核心位置,与当年鼎盛的“晋太祥票号”毗邻。据史料记载,复兴银行前身就是清代洪江有名的“盛丰钱庄”,始建于清咸丰年...
记者近日从湖北省文物局获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工作人员在南漳县三个镇一次性发现300多个文物点,其中绝大部分是清代和民国的文物。 2007年10月以来,湖北省文物部门在襄樊市南漳县板桥镇率先进行文物普查的田野调查工作。襄樊市文物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叶植介绍说,迄今为止,他们在南漳南部的板桥镇、东巩镇和巡检镇,共发现300多个文物点,其中27处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反映清代乡土风貌的碉堡...
巩义市近日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处大型清代建筑群——海上桥古建筑群。 巩义市文物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天,工作人员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了海上桥古建筑群。该建筑群位于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古建筑群坐北向南,其东北有青堆山,南临季节性河道,地形呈环月状,总占地面积22400平方米。现存清、民国建筑20余处,共有窑洞75孔,楼房42幢80余间,古井一口。其建筑综合了北方四合院的建筑特点,色调古朴,...
日前,博州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取得两大发现。 记者从新疆考古研究所张铁男教授处了解到,考古人员在精河县托托乡东北的艾比湖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了全疆迄今为止惟一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驿道遗址。遗址为清代迪化至伊犁官道遗迹,凹陷于地表以下,东南至西北走向,蜿蜒曲折,底宽1.8米,上宽2.3米,全长11.1公里。与驿道遗址同时发现的还有处于同一地区的清代“托多克”驿站遗址。考...
古祠堂前堂 精美且保存完好的祠堂顶部 一座堪称我市时间最早、保存最好且建筑风格独特的古祠堂,近日在无为县洪巷乡被发现。市文物管理所负责人昨日在接受都市晨刊记者采访时称,该古祠堂甚至在整个江北地区都十分罕见,是我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以来最重大的发现。 据介绍,市建委相关部门日前在乡镇规划过程中,在无为县洪巷乡发现一座建于清代早期的“周氏宗祠”,市建委相关部门对此高...
连氏先祖墓碑 一块残缺的石碑,正中刻有“宋考连公荣十,妣游氏景娘墓”字样,日前,顺昌县大干镇来布村连姓村民,在后龙山发现这块宋代的石碑,不久,来布村连姓村民又发现了一本编修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族谱,揭开了石碑背后的谜团。 这块宋代石碑高1.1米,宽0.56米。除了碑正中“宋考连公荣十,妣游氏景娘墓”的字样外,石碑右下角落款处缺损年代不...
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部门获悉,洛宁县城郊乡寨沟村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块刻有“村规民约”的清代古碑。 据介绍,此碑立于清“道光十六年岁次丙甲八月十一日”,距今已有170多年。碑阳刻有“皇清”二字及飞龙图案,四周镌有“富贵不断头”花边,碑心是正楷“创建关帝庙并舞楼旗杆碑记”...
村民要建新房,要把原来竹林地的竹根掘走建地基,挖着挖着竟然挖出一个古墓,这是16日下午发生在小市三角村委会学联村的事情。事情发生后,村民一级一级上报至市文物部门,现场很快被保护起来。 18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古墓开挖现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已经在现场开始了勘查,只见技术人员用“洛阳铲”在地表挖了一个一米深的小洞,以从上到下各层土质的变化判断古墓的基本情况。 ...
北京市延庆县文物管理所近日在整理尘封的旧档案时,发现一张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由国子监颁发的监照。监照是明清两朝的最高学历证书,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文凭。这张监照距今已有138年历史,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监照保存完整,高55.5厘米,宽46.4厘米,在对折骑缝处盖有骑缝章并行编号。由于当时没有相片,所以监照上详细写明了持有人袁瑞的体貌特征,除此之外,上面还写有袁瑞祖上三代曾祖、祖、父的名字,下...
今年4月1日愚人节这一天,在内蒙古镶黄旗发生了一件蹊跷的事,放置在该旗文体局门口的一口清代大钟丢失。大钟高145厘米,上直径80厘米,下直径100厘米,系清代文物,也是国家二级文物。令人纳闷的是,这口重达500公斤的大钟怎么会不翼而飞?对这一离奇的事,大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众目睽睽之下,窃贼竟敢堂而皇之地将这么个庞然大物巧妙地搬走,此种行径也令人不解。 警方接到文体局的报案后,侦查员对文物...
记者从河南省濮阳县有关部门了解到,当地村民日前在地下接连挖出上千盏鳌山灯。专家初步考证,这些灯盏为白色或黑色瓷器,属清代制品。 濮阳县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闫红斋告诉记者,这批物品出土于濮阳县郎中乡王海村,共有1596盏。初步考证显示,灯盏系古时当地村民举办大型灯会所用。 据了解,以前王海村的鳌山灯会12年举办一次,一般逢龙年举办,灾荒年推迟。灯会举办期间,村里请来两台大戏对唱取乐。晚上,灯内放满...
美林福连国际拍卖(北京)有限公司将于4月13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2008年首场拍卖活动。据了解,本次拍卖为瓷器专场。 届时将有百种瓷器参与竞拍,部分为海外回流瓷器精品。其中,釉里红孔雀牡丹梅瓶、斗彩盖豆瓶等瓷器精品都极具亮点。据悉,公司还将举行珠宝首饰专场、书画专场等专场拍卖会。
昨天下午1点多,朝阳区东坝半截塔村的半截塔仓库门前,挖排水沟的工人挖出一个青花瓷坛。朝阳区文化委员会文物科工作人员说,这是清代的物件。 下午4点左右,排水沟前已拉起警戒线。现场一朝阳区文委工作人员表示,青花坛下方铺有一平方米左右的青色方砖,根据坛身花纹和青砖摆放位置判断,此为一座清代和尚墓,该坛是清代的青花瓷坛。现场围观群众说,在工人挖出青花瓷坛前,有四五名男子挖走了一个白色瓷坛。对此,东坝派出...
清代中期,出现了不少仕女画和人物肖像画名家,其中有两位画家几乎影响了嘉、道人物画坛的风气。他们就是在当时画坛享有声誉的改琦和费丹旭,时人所称的“改费”,改与费都有子女、学生承家业画风,分别形成“改派”和“费派”,并风流一时。 改琦(1773-1828)是清代著名的人物画家。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七香,别名颇多,计有:玉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