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青铜文化博览会12日在安徽省铜陵市拉开帷幕。以“铜文化、铜产业、新铜都、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青铜文化博览会吸引了来自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以及国内外青铜文化研究学者。 有着“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誉的安徽省铜陵市,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工业城市。铜陵采矿冶铜始于5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有着灿烂的青铜文化,近年来陆续 出土了大量珍贵青...
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也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由于其特有的自然条件与历史原因,有幸保留了极为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青铜器是古代劳动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发明,它不仅标志着人类生产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凝聚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种类大致可分为:工具兵器饮食器和礼乐器等,是研究我国古代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料,其造型与纹饰具有重大的美学价值。 据史籍记载,山西早在汉武帝元狩...
9月24日—26日,作为第十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重要活动内容之一的“青铜文明与科技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铜陵隆重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陵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围绕中国和世界青铜文明研究以及科技考古发展,对青铜文...
青铜,是指红铜(自然铜)和其它化学元素的合金,比如红铜与锡、铅的合金,其它还有铅锌青铜、镍青铜、磷青铜等,因其呈现青灰色,故称其为青铜。我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古书记载常称之为“金”或“吉金”,其化学成份多为锡青铜和铅青铜。 所谓青铜时代,是指使用青铜兵器和工具的时代。十九世纪中叶丹麦考古学家克吉汤姆森(C.J.T homsen1788--1865年...
今天我们所说的青铜器错金、错银,古代叫金错、银错,如西汉桓宽的《盐铁论·散不足》记载“金错蜀杯”。《汉书·食货志》记载:“错刀以黄金错其文”。西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司马彪《后汉书·舆服志》:“佩刀……诸侯王黄金错”。...
伪造青铜器主要是为了牟利,而仿造青铜器则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或是出于复古以宣扬传统礼教之目的,所以仿古与伪造二者制作的目的与性质均不同,由此在器物上也表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有必要加以区别。唐代以来各个时期仿古作伪的情况大致可概括为四句话:唐宋为仿,元明是变,清代在改,民国是骗。现将其基本方法概述如下 从重量辨青铜器的真伪 一般说来商前期器轻而薄,商后期器体重质厚,西周器浑厚铭多,春...
1)青铜器的分类 鉴于中国青铜器历史悠久,品种纷繁,分类旨在更清楚地区别青铜器的性质和用途,以利于研究、鉴赏和收藏。青铜器的分类方法很多,较为流行的是按用途划分为八大类,即:农具、工具、兵器、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其中杂器又分生活用具、车马具、货币、度量衡器和印章等。也有把青铜器简单分成四大类的:一兵器(战争所用的器物);二礼器(祭祀燕享之器物,包括饪食器和酒器等);三乐器(音乐所...
青铜器中鸟兽尊的造型具有雕塑的特点,即使是同类形状也不见得都一致。从商代开始,尊是古人为祭祀而特别设计制作的一种酒器。《周礼》和《史记》中都记载了商周时期以鸟类型器物来祭祀的事实。 青铜鸱号鸟尊通高21.6厘米。器作鸱号鸟形,也称鸱枭,为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此器制作的体形瘦长,头部较小,以号鸟头为盖,面部不显,在两个凸出的圆盘上饰有双目显大,半球状瞳仁凸起,大而尖的鹰钩式的鼻与嘴合一...
人类在漫长的石器时代之后,进入以铜锡合金制作青铜工具为标志的青铜时代。这种合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用这种合金铸造的供奴隶主阶级使用和欣赏的工艺品,数量巨大,用途广泛,艺术水平高。它充分显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力。从用途上说,大致可归纳为七类:工具类如铲、锛、斧、刀、削等,烹饪器类如鼎、鬲等,食器类如簋、簠、豆等,酒器、水器类,如爵、角、壶、尊、盘等,乐器类如...
青铜器鉴定是学习和研究青铜器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但包含着许多青铜器的基础知识,而且也是学习和研究青铜器领域中的一项综合的,层次较高的内容。一般讲,青铜器鉴定主要包含时代与真伪的鉴定两个方面。 一 时代鉴定是先决条件 众所周知,中国青铜器是研究古史、汉字发展史、美术史、青铜工艺等的重要实物资料。青铜器从它的产生到发展连续的时间很长,就目前发现的资料看,原始社会后期已经有了青铜制品,最...
中国青铜文化,以其独有的精湛工艺和娴熟的铸造技术、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字内容为世珍重。她不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 中国青铜文化分布之广、范围之大是举世罕见的,东到山东,西至甘肃、青海,南及两广,北至辽宁、内蒙古者口有青铜器出土。河南安阳、郑州,江西新干,四川三星堆,陕西汉中等地商代青铜器多见,陕西周原、沣镐,河南三门峡、洛阳等地西周青铜器集中。到春秋、战国时,山西...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
年代久远的青铜器浑身布满锈色,然而锈有真有假,识别锈、研究锈的问题就变得极为重要了。因为锈色一般包裹在一件器物的外层,器物上的锈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件器物大多可判定为真品。青铜器物的真锈硬度大、类型多样、层次分明。 真锈,器物长年埋在地下,锈蚀很深,呈蓝绿色,有的有裂痕、裂口,里面也是锈迹斑斑。如果一件器物锈蚀严重的会出现大幅减重的现象。 硬绿锈有层次,每一层锈的颜色都不一样,外深内浅。可见...
青铜器小件的范围很广,包括生活用具(铜镜、带钩、洗、樽、灯、燎炉、熨斗、钅焦头等)、车马具(轴饰、辕首饰、銮铃、马冠等),及货币、度量衡、符、玺印等。它们设计精巧,造型别致,是难得的艺术精品。在青铜器小件中,除铜镜、货币和古印已有系统收藏者外,其他杂器则很少有人购藏。 青铜器小件大量采用浮雕和平雕工艺,多兽面纹,且满布器身。其造型与纹饰综合了自然界中不息的生命力和优美的律动感,更有几分特别的浪...
青铜器 资料图片 古代青铜器的器型雄伟、纹饰瑰丽,在数千年悠久的岁月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集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随着收藏市场的火爆,近年来国内青铜器的价格一路狂涨,过去曾被走私出境的青铜器正在源源不断地回流。但另一方面,由于其仿造所需的生产条件以及工艺并不复杂,所以仿古铜器成为一些不法之徒获取暴利的手段,诸如移植、拼接等仿造新工艺也层出不穷,令藏家防不胜防。仿古铜器数量之多也让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