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代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高35公分,带木座,系典型的汉地佛造像形式:头部较大,宽额丰颐,面容沉静,神态安逸。顶饰螺发,肉髻饰于螺发前部。结跏趺坐,身躯健壮。左手作触地印,意为降伏群魔,右手结禅定印。身着通肩式袈裟,边缘錾刻精美的纹饰。给人雄浑庄严之感。 该佛像用料为黄铜,脸、胸、手和足均鎏金。鎏金呈橘黄色,闪闪发光。铜壁厚,上手分量重。仔细观察,在佛像的脸、衣服等部位能看到细小的长方形“补丁”。...
今日,全省文物局长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特别部署了2016年的工作重点,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山西明代长城保护工程,重点将编制《山西明长城保护管理规划》,划定山西明长城及早期长城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 去年,国务院和山西省政府专门召开了长城保护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了今年是《长城保护条例》颁布的第10个年头,但长城保护工作依然不尽如人意。为此,我省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工作就要切实保护好我省境内的长城现存遗迹,尤...
日前,昌平区南口镇臭泥坑村村民发现一尊名为火焰宝珠的石刻。其通长66厘米,宽43厘米,厚14厘米。石刻通体青石质地,居中雕宝珠,宝珠周围刻满火焰纹饰,图案呈辐射状,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火焰宝珠石刻原为寺庙所用,后经演变,被用作皇家陵寝、达官显贵墓地的牌坊装饰品。“该火焰宝珠就是石牌坊上的一个石构件。”昌平区文物专家邢军介绍,从其纹饰以及发现地点判断,该石刻为明代作品。 石刻发现地不远处有一...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徐利明在北京会议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守住中医药的文化根基,推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明确将中医药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十一五”以来,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徐利明委员认为守住中医药的文化根基,推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开幕现场合影 开幕现场剪彩 中国文物网讯 迎春接福,2016年3月1日—3月13日,由优仑控股集团主办,深圳市优仑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一班人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墨云深处—徐明春书法篆刻作品展暨作品集发行在广州南岸至尚美术馆及深圳大学美术馆隆重举行。 深圳画院执行院长徐章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梁宇致辞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
3月10日(农历二月初二)至4月9日(农历三月初三),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南省文化厅、周口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将在周口市淮阳县举行,活动共邀请北京、陕西、河北、江苏、安徽、新疆等12省、市、自治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参与。 据介绍,本次活动展演内容以北京、重庆、陕西、河北、江苏、浙江、山西、安徽、河南、广西、江西、新疆等1...
3月7日,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对隆安县乔建镇罗兴江古“雒田”遗址进行开发考察,发现一批古水利建筑遗址和古雕塑文化遗存。这些新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古“雒田”在我国稻作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 隆安县乔建镇罗兴江古“雒田”遗址于去年荣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罗兴江的“罗”字是壮语水田“那”的上古音,“兴”是壮语“鹭鹚”鸟的上古音,“罗兴”就是“鹭鹚鸟田”,即古籍所记载的“雒田”(也叫“鸟田”)。 ...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玛雅文明中心——科潘遗址考古及中美洲文明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破解玛雅文明衰落之谜提供了新资料。至2015年12月,对编号为8N-11的贵族居址完成了对居址最高大的北侧中心建筑的发掘,了解了其结构、建筑以及倒塌过程,发现了精美雕刻等丰富遗物,并确认其为举行仪式活动的重要建筑。 特殊布局或与“入城”仪式有关 1月,发掘工作持续进行,对居址北侧的东、西两侧建筑进行清...
2月27日上午,在省级传统村落九峰镇黄田村的一座宗祠里,刚刚出土了一批明清文物。 在文物发掘现场,大量的明清进士旗杆夹、石雕、石碑刻被施工工人刚刚挖掘出来。虽经几百年的沉淀掩埋,但旗杆夹、石碑上的字迹仍然清晰可见,石雕的纹理、样式巧夺天工,更令人称奇的是旗杆夹上刻的进士、举人、贡生名字在现存的黄田村进士、举人名录中并无考录在册,极具考究价值。 目前,黄田村村两委极力保护好勘探现场原状,下一步将...
全国人大代表、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接受记者记者采访。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900全唐诗,371首写到“羌笛”。2006年,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民间,羌笛却日渐式微,面临“消逝”的困境。 非遗传承人减少或消失,羌笛绝非孤例。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接受记者记者专访时说,四川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更是非遗资源大省,...
近日,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于成龙纪念馆收藏到一块罕见的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石刻“买地券”。这块刻有“买地券”的石碑原来是一种随葬品,在方山属首次发现。 此石刻形制为方形,青石质,刻石高度宽度都是42厘米,刻文楷书,共15行,每行字数不等。这一“买地券”的内容较为完备,不仅有购买墓地的时间、买卖人、所用钱数,还明确指出买来葬何人。用“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北至玄武,南至朱雀”来说明墓地四至,...
“春和景明、情暖雄州”雄县书法家唐庭伯先生作品展隆重开幕 开幕式现场嘉宾 2016年3月6日上午 惊蛰时节,春暖花开在这春光明媚的大好日子里,雄县书法界迎来了一大盛事,那就是“春和景明、情暖雄州”雄县书法家唐庭伯先生作品展在雄县第三小学拉开帷幕。这次活动由河北雄县文联、雄县书协主办,河北雄县第三小学承办。 参加展览的嘉宾有飞驰环球(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单玉志,飞驰环球文化网络运营总...
记者从河北省邯郸市文保所获悉,邯郸市近日发现了14座金元和6座明清家族墓地,出土文物56件(套)。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金元家族墓地位于邯郸市高开区南屯头村西部,该区域拟新建一处保障性住房。为了支持和加快工程建设,依法做好小区占地范围内文物保护工作,邯郸市文保所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对其建设范围内前期探明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墓葬分为两大片区。按照时间早晚,由北向南有序排列...
苏州自南宋以降,逐渐成为东南首邑,财赋甲区,发达的社会经济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商贾贵胄来此定居。经过风雅文人的推崇,逐利商人的贩卖,遂使得“江南收藏甲天下”。苏州博物馆的瓷器收藏,开始于解放初期,当时的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就藉地利之便收集了大量瓷器珍品。1960年元旦,苏州博物馆正式成立。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目前瓷器类藏品等级品已达1000余件(组),颇具规模,其间不乏精品可陈。 馆藏明代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