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一处早已荒废多年的明代古祠堂,本周三村民在清理旧物中,意外发现了一块高1.56米,宽0.8米,整体为青石材质的古石碑。让人痛心的是,这块石碑已断为两截,但上面的文字仍清晰可辨,是一块“记账石碑”,记载着村中所有财产的分配情况,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块明代嘉靖26年的记账碑,清楚地记载着女子嫁入此村,“同丈夫作为一丁分配”。 昨日,记者来到发现石碑的顺...
发掘出的明代墓葬群 离上千年的名寺不到一百米处,发现神秘的塔林以及装有尸骨的地宫。昨日记者从潼南大佛寺管理处获悉,近日在修路时意外发掘出明代墓葬群,在地宫内,发现了疑似高僧的遗骨装在“坛子”内。 塔基刻有精美的云纹 潼南大佛始凿于唐朝末年,先凿佛首,北宋开雕佛身,至南宋(1151年)全像竣工,是石刻造像中罕见的珍品,为“蜀中四大佛”之一。 近...
1、器型大多不规整。此时出现了日本风格的造型。崇祯时,器型不规正的现象较天启时更为突出,一般器物,胎体厚重,修胎粗糙,底足常常有旋削刀痕和重刮削痕,并且多有粘砂。 2、胎质粗糙为多,淘炼不精。但小件器物仍很精细,并有万历遗风。 3、釉面亮青程度明显减弱,施釉稀薄。崇祯时,器口普遍施加黄色酱釉。 4、青花有四种不同色调,其中晕散和黑灰的与那种纤细轻淡的色调相差悬殊。崇祯时,青花色调的晕散和走釉...
“玉堂人:翰林院官员,暗指王弘诲。”这是海口建山里72岁老人毛地林,对明代诗人张廷臣和王弘诲《桥头溪》诗中“题桥原是玉堂人”一句的注解。像这样的注解文字,在毛地林校注的孤本《南溟奇甸集》中比比皆是。 记者今天了解到,毛地林所校注的《南溟奇甸集》,是首次现身的王弘诲的集子,文物考古专家认为它具有史料、文物和文学三重价值。 7月13日,海南日报记者收...
兴隆寺中发现的一块石碑。记者曲家乙摄 始建于明代崇祯4年,曾是东北、山东、天津文人交流的场所,有关部门正计划重建。 “你能想象这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庙吗?”昨日,在庄河老庙岭地区的两排破旧房屋前,庄河文体局文化科科长张德君颇为感叹。张德君所说的古庙是指始建于明崇祯4年(1631年)的兴隆寺,它曾经作为庄河地区121处庙宇的核心和东北、山东乃至天津等地文人交流的中心...
上海博物馆和嘉定区博物馆的考古人员,日前在沪宁城际铁路高架南翔段工地发现了一座古墓。根据发现的墓志铭记载,该古墓为明代中期浙江布政使司陆愉与其夫人张氏的合葬墓。 古墓发现地位于南翔镇的红翔村内,这一带过去被称为“陆家坟”。记者在现场看到,古墓呈四方形,约10平方米。墓穴的四周全部由糯米和石灰粉浇粘而成,十分坚固。2个墓穴相隔1米,墓穴各长1.95米、宽0.5米左右,棺木为...
近日,隆德县文化管理所在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该县奠安乡发现400年前古城堡,城堡中至今还有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宅。 7月9日,记者在隆德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奠安乡梁堡村。古城堡隐藏在半山腰,自上朝下看,是一片平整的院落,从山下往上看,城堡又雄踞在山中固若金汤。古城堡城门朝西,有门额并写有吉祥两字。城堡东西长170米,南北宽70米,堡子里至今居住着17户居民。走进民风淳朴的堡子,有保存完...
金忠的儿子金达与母亲合葬墓。 “这是明代兵部尚书金忠家族墓地,这样大规模的古代高官家族墓葬群在我市还是第一次发现,它绝对有实力去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东钱湖畔发现明代“国防部长”家族墓葬群,令市文保所专家许孟光非常激动,在他数十年的考古生涯中,这样重量级的考古并不多。 深山密林 暗藏古墓 昨日,记者跟随东钱湖第三次文物普查队及市文保所的专...
近日,原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资深文物专家谢武经一行6人到湖南怀化通道,对该县申报的3处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核查。通过对菁芜洲镇坪溪村坪溪寨门的碑刻、建筑风格进行考证后,他们初步认定坪溪寨门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始建,距今已有397年历史,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侗族古建筑。 坪溪寨门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坪溪村,座北朝南,西临金殿河,东靠枫木山。由前门、二道...
近日,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莒溪镇普查时发现了明代银矿矿洞遗址——天井山龙船坞银矿矿洞遗址。 该遗址位于苍南莒溪镇天井村,俗称“银洞坑”。遗址占地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共有矿洞50多个,面东而凿,以横坑居多,少数为竖井,洞壁清楚可见矿脉线层。遗址内尚遗留当年挖掘矿洞时留下的矿石堆积层,厚约1米,多呈碎石状。 天井山龙船坞银矿矿洞开采始于明代,已有数百年历史,且遗矿洞较...
南汇人民济贫助困古已有之。最近,在航头镇下沙发现了一块明代嘉靖年间的石碑,碑上记载了400多年前下沙人民为救济贫弱,捐出土地租金设立“义田”的事情经过。 在南汇博物馆,记者看到,这块石碑呈长方体,长1.09米,宽0.46米,高0.33厘米。用湿布擦拭表面,“陈周袁义田碑”6个标题文字清晰可见。根据碑文记载,明嘉靖年间,当地有陈、周、袁等人家捐出部分...
近日,余干县文物工作者在该县瑞洪镇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一处明代窑址。 该窑位于瑞洪镇上湖和下湖之间,名叫曹家庄窑址,为馒头窑,专烧砖块,高两米,宽两米,保存完好。从砖的情况看,每砖规格为长1尺2寸,宽4寸,厚2寸,质地为青灰色,烧制精细,砖块端部印有“饶州府余干县提调”铭文。 据记载,朱元璋采纳朱升“高筑墙”的建议,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到明洪武十九年...
近日,浙江省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莒溪镇普查时发现了明代银矿矿洞遗址——天井山龙船坞银矿矿洞遗址。 该遗址位于素有“苍南西藏”之称的莒溪镇天井村、龙船坞东坡,俗称“银洞坑”,遗址占地面积约为1250平方公里,共有窿洞50多个,面东而凿,以横坑居多,少数为竖井,洞壁清楚可见矿脉线层;窿洞多为一组两个呈上下垂直分布,上层主要用于透气排风,下层为主矿洞口;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