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个石龟的材质是红砂岩,这种材质曾经被大量地应用于明清时期,因为石龟的造型线条简单,而清代的石龟造型一般比较复杂,因此,可以确定这个石龟应该是明代所造,距今大概有300多年的历史。”昨天上午,在棠下镇桐井村,市陈白沙祠管理处主任、市文物普查队成员黄志强指着刚刚被村民发掘出来的一只长1米、宽0.6米的枣红色石龟说。 石龟应是玄武神兽 “以前,这座山上好像有一...
雷州农民挖出疑为明代俑 “哇!一个、两个、三个……”11月28日上午,雷州市东里镇下湖村委会南包东村谭革荣在为自家建厕所挖粪池时,突然发现数十个“小人物”,同时还挖到26枚刻有“圣元通宝”字样的铜钱。据了解,这批出土的物品疑为明朝年间文物,目前尚待有关专家鉴定。 昨日下午,笔者赶到靠海的南包东村谭革...
在保利北京秋季拍卖会上,由明代画家吴彬创作的《十八应真图卷》以2,480万美元成交,创下中国绘画拍卖价新高,这对受经济低迷影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而言,不啻为一个积极的迹象。 拍卖方保利国际称,包括佣金在内,上海私人藏家刘益谦以1.691亿元人民币购得这幅稀有的古典画卷,价格约为拍前估价2,000万元的8倍。 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出现复苏迹象,...
日前,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西侯庄村出土了一口石棺,经考古人员判断可能是明代时期石棺,约有600年历史。石棺发现于南和县和阳镇西侯庄村一侯姓村民宅基地里,当时该村民正挖根基盖房,当挖掘机挖到了宅基地南部大约一米左右深时,突然被地下的“石头”绊住,不能再挖,于是在场几个干活的村民找来了铁锹,准备挖出“石头”以便探其究竟,村民们挖开后发现是一口石棺,不知所措中连忙打110报警。南和县公安局和县文管所工作人...
《十八应真图卷》 昨天,北京保利2009秋拍首日夜场成交9.08亿元。明代画家吴彬的《十八应真图》昨天在北京保利秋拍上以1.69亿元创下全球中国绘画成交纪录。“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局事贴页》以1.09亿元创下全球中国书法成交纪录,齐白石的《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以9520万元创下全球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纪录。吴彬的《十八应真图》,画作引首为乾隆题写的“游艺神通”四字楷书,卷中钤有乾隆御玺并有其...
中国嘉德2009秋拍现场11月21日,中国嘉德2009秋拍继续上场,此次秋拍特别推出“新中国美术”及“泽古怡情-清代宫廷艺粹”两专场拍卖于当日上拍,其中,“新中国美术”于晚8点半率先开场,近50件红色书画、油画、版画、雕塑藏品大放异彩,最终,该专场总成交额高达1.38亿元人民币,吴冠中的《北国风光》更是以3024万拔得全场头筹...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光明村王氏族谱碑。 山西“洪洞大槐树”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千百万大槐树移民后裔“根”的所在。日前,我省高台县文物工作者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块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镌刻的族谱碑。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仅是明代山西大规模向甘肃移民的新证明,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甘肃“晋商”在明代就开始出现,更重要的是,对“大...
庙址上残存的石牌坊(资料图片) 昨日记者获悉,韩城市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处古代大型庙址,经考证,该遗址是明代后土庙遗址。该庙址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建筑结构独特、工艺精湛,是我省不可多见的砂石质建后土庙遗址,为研究陕西省古代庙宇布局、建置和后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提供了有价值的新资料。 此次发现的后土庙遗址位于韩城市嵬东乡、芝阳镇、薛峰乡三乡镇交界处的巍山顶端,遗址坐北向南,东西60米,南北150米,面积...
庙址上残存的石牌坊(资料图片) 昨日记者获悉,韩城市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处古代大型庙址,经考证,该遗址是明代后土庙遗址。该庙址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建筑结构独特、工艺精湛,是我省不可多见的砂石质建后土庙遗址,为研究陕西省古代庙宇布局、建置和后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提供了有价值的新资料。 此次发现的后土庙遗址位于韩城市嵬东乡、芝阳镇、薛峰乡三乡镇交界处的巍山顶端,遗址坐北向南,东西60米,南北150米,...
记者昨日从省文物部门获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在西安市长安区鸣犊街道的师二村中发现了一对保存较好的明代石狮,体量高大,雕刻精致,是长安普查以来新发现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民间石刻,而更让人称奇的是,关于这对石狮还有一段民间流传的轶事。 狮子在中国民间民俗文化中代表了吉祥,从每逢年节的狮子舞中就可见其一斑,而老宅子门前、庙门前放置石刻狮子,也成为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组成部分。据介绍,此次普...
纺织物残块 墓室 墓室木棺漆皮 墓葬全貌 近日,四川省广安市在广安区鑫源街扩建工程中,推土机推出一处明代大型联体石室墓葬。省、市、区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墓葬位于大石头梁子半腰,座北朝南,东西并排13个墓室(从东到西依次编号为S1、S2……S13),其中7个墓室前部分被推土机破坏,1个早年暴露在外,5个保存完好,总面积 平方米。墓室平面长方形,形制基本相同,由墓门、墓室...
在陕西西安城墙西门(安定门)上建于明朝初年的正楼内,文物专家意外地发现了保存600余年的千余平方米精美彩绘,为研究明代彩绘工艺和建筑艺术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现在计算一下,彩绘面积有1000余平方米。这么大面积的彩绘能保存下来,关键是历史上正楼的用途比较单纯。明清甚至民国时期一直驻军,上世纪五十年代成为图书馆的藏书楼,八十年代初又转为消防部门的办公楼。转到文物部门时,陈列了西安城市发展...
近日,在西安城墙安定门上建于明朝初年的正楼内,专家意外地发现了保存600余年的千余平方米精美彩绘,为研究明代彩绘工艺和建筑艺术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发现彩绘的正楼约20米高,属于典型的古代雕梁画栋式木质建筑,楼顶歇山顶四角起翘,楼身暗两层而明三层重檐,底层青砖砌墙回廊环绕,古色古香,虽历尽沧桑,但描绘在内檐、屋梁、斗拱上的精美图案仍清晰可见,令专家赞叹。 (据新华社) 昨日记者获悉,在西安城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