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修复现场 “去年9月发现的恐龙化石室内修复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修复好以后,这只恐龙应该是一个高6米、体长15米的庞然大物。” 昨天下午,东阳市文物办主任陈荣军告诉记者,如果进展顺利,这头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庞然大物将在今年6月份“站起来”,与广大老百姓见面。
近日,全国漆木器修复专家、湖北省博物馆原馆长陈中行一行来安吉,与安吉县博物馆签定了馆藏漆木器脱水修复协议,标志着这批馆藏珍贵文物将得到科学的且长期有效的保护。 安吉是浙江乃至太湖南岸地区楚文化遗存最多的地方,近年来,配合基本建设抢救发掘了近十座楚文化木椁墓,出土百余件漆木器,其中不乏有国家级珍品,如卮、奁、盒、案、瑟、平几、耳杯及大量的彩绘俑等,这些文物保存完整、器形各异、制作精致、色质亮丽、彩...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合作对吐尔基山辽代贵族彩棺进行保护修复,截至2007年年底第一期保护修复工作已经结束。此次合作为期3年,于2007年8月开始开展工作。 2003年3月,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在采石过程中发现一辽代贵族墓葬,文物工作者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其中的辽代彩棺极为罕见。吐尔基山辽墓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吐尔基山辽代彩...
新华网海口12月26日专电(记者郑玮娜)记者从海口市文物局获悉,5年内将投资3000余万元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浚墓进行修复,丘浚墓将建设成为具有明代海南墓园园林特色,集陈列展览、保护研究、休闲旅游、多功能开发为一体的文物保护单位。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11月开始对丘浚墓陵园遗址进行发掘,了解该遗址的建筑遗迹和分布情况。丘浚墓考古现场发掘工作日前结束,正式转入室内整理工作。据海南省文物考古研...
到2020年前,苏州市将再修复10余座古典园林,在国家文物局关于苏州世界遗产暨古典园林保护现状的调研会上,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部门提出了这一规划设想。 当天的调研会上,有关部门从法律法规的完善,规划建设和实施,管理体制,保护经费,游览利用,研究与教育,以及遗产监测等方面对苏州市世界遗产的保护进行了介绍。国家文物局调研组的专家认为,苏州的保护工作坚持不懈数十年,保护的法律法规共有22个,这在全国也...
12月10日上午,南长跨塘桥畔鼓声阵阵、惠山龙头河口人头攒动。经过数年的精心准备,无锡两大历史文化街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和惠山古镇保护性修复工程同时启动。 清名桥街区 有着“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之地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将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核心区18.78公顷的保护、整治、复兴,实现把该历史街区打造成集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休闲度假、文博艺术欣赏体验于一体的国...
工作人员展示已修复完工的战国时期锅具 有的青铜器一碰就掉渣,有的青铜器直冒“脓疮”……昨日,记者从市考古所文物修复保护中心获悉,200多件在涪陵小田溪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器,都已在文物专家的手中修复完毕,这一秘密修复过程耗时整整5年。其中,专家意外地“拼”出了一个战国时期造型奇异的锅具,可见2000多年前的巴人贵族也懂得追求生...
“巴蔓子墓”文物保护牌 在渝中区七星岗28层的渝海大厦下面,隐藏着巴蔓子的古墓。古墓的石拱里边没有灯,没有干净宽敞的平台,也没有肃穆安静的氛围。 这一切明年有望得到改变。渝中区文广局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他们将马上对巴蔓子古墓进行修复。 28层高楼下藏古墓 七星岗一带的老居民把巴蔓子古墓称为将军坟。对每一个打听将军坟具体位置的人,他们都会热情相告:顺着通远门往下走,...
文物修复工作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清除文物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 二是修补文物标本的残缺部分,其目的是恢复它的本来面目,防止附着有害物继续危害文物藏品。并且文物修复要根据历史的真实,不能凭主观想象改动原物面貌,复原部分要求做到与其部分相仿。 对每件所要求修复的文物,都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分别处理,反对以不成熟的技术随便地使用在珍贵的藏品上,在进行修复时,首先要确定原制品材料类别,性...
11月4日,无锡市惠山横街龙头场异常热闹,在地下沉睡了56年的“惠山第一坊”——千人报德坊6根金山石构件成功出土,其余4根的湮埋方位也已基本确定。至此,悄然进行了5年之久的惠山古镇保护工作开始走入公众视线,以千人报德坊挖掘修缮为标志,古镇修复工程正式启动。这也是无锡市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启动的首个保护项目。 据称,惠山古镇以牌坊、祠堂众多而著称,在28座牌坊中,耸立...
经过专家的精心修复,保存在甘肃省民乐、山丹两县博物馆的100多幅水陆画日前恢复了昔日容颜,并通过专家验收。至此,有“可移动的敦煌壁画”之称的甘肃水陆画修复工作全部结束。 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新修复的民乐、山丹两县博物馆馆藏水陆画共189幅,是甘肃省计划修复的最后一批水陆画。在此之前,甘肃省已经完成了武威市、古浪县、高台县三座博物馆中的173幅水陆画的修复工作,并通过...
10月15日,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召开了甘肃省民乐、山丹县博物馆馆藏水陆画修复项目验收会。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丹华、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初世宾、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王旭东、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研究员潘路、国家博物馆书画修复室副研究员杨志新、北京市文物局副研究员刘超英等专家参加了验收会。 验收会上,专家们认真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中华佛教出版社的汇报,仔细查看了修复后的水陆画,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
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明城墙研究员专家杨新华昨天走进南京市民学堂,面对市民提出的各种问题,他透露,雨花门修复时间还没有最后敲定,但是初步方案已经确定。 “水与树是城墙的两大‘敌人’。”杨局长表示,当初明城墙在建设时就有“炒土”之说,即筑墙用的是蒸熟的土,目的是杀死土里的虫卵以及草籽,以防长出的树木及杂草破坏墙体。但由于明城墙已...
在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东面蟆颐山的莽莽林海中,坐落着一座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道观——蟆颐观。鼎盛时期的蟆颐观曾是四川三大道观之一,拥有近400间房屋,曾是川西南最大的道观。昨日,记者走进这座充满传奇与传说的古观。历经千年沧桑,蟆颐观已不复当年风采。目前,其修复重建工程正紧张进行。 曾经辉煌占地300亩房屋400间 蟆颐山因山似蛤蟆而得名,蟆颐观又因蟆颐山而得名。据史料记载,蟆颐...
昨日,中国政府无偿援助蒙古国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博格达汗宫博物馆门前区维修工程竣工。该工程由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负责,是中蒙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领域进行的首次合作,也是40年来博格达汗宫博物馆实施规模最大的一次保护工程。 博格达汗宫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 托市南郊的博格达汗山下,是蒙古国最高宗教领袖八世博格达哲布尊丹巴居住和进行政教活动的场所。博格达汗宫始建于1893年,采用蒙藏文化风格与中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