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长沙晚报讯(记者 彭玮蔚 通讯员 何苗)“一个占地5平方公里、以曾国藩墓园为核心的湖湘文化公园将亮相湘江西岸潇湘大道南段的望城坪塘镇。”记者昨日从望城县了解到,《坪塘湖湘文化公园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正式对外公示。 据悉,湖湘文化公园控规用地东临湘江、北至规划中的莲坪大道、西至大王山自然生态区、南到规划的红石路,规划总用地约5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该规划片距长沙火车站...
近日,大赵村惨案遗址暨黄骅烈士牺牲地遗址修复落成仪式在沧州黄骅市羊二庄回族镇大赵村举行。该遗址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5平方米,依据黄骅烈士牺牲时原景设计陈列,同时,又增建纪念广场、黄骅烈士雕像、革命烈士群雕等建筑。黄骅烈士牺牲地遗址按照历史原貌在原址上修建,分南北两院,南院以黄骅烈士事迹为主线,实行原景设计陈列;北院收集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时期,黄骅羊二庄区域内牺牲的烈士...
近日,省发改委及相关部门委托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河拉卜楞寺保护维修进行总体规划。 拉卜楞寺作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西北地区最高佛教学府。此次保护维修是拉卜楞寺建寺以来最大规模的整体保护工程。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已开始实地勘察和测绘工作。
恬庄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位于恬庄的明清风格的古建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古建筑破损严重。去年年底,为了抢救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斥巨资全面修复榜眼府、杨氏孝坊、杨元丰故居这三处古建筑。这在业界和全市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如今,近7个月过去了,修复工程即将完工。 在具有丰富修复古建筑经验的常熟古建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修复下,榜眼府、杨氏孝坊、杨元丰故居...
由中国敦煌研究院承担的布达拉宫壁画修复工程已完成90%以上。 西藏布达拉宫壁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但由于年代久远、自然环境和保存条件不佳,病害情况较为严重。2002年6月,中央政府专门拨付3.3亿元,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维修。壁画修复是最重要的维修项目之一。布达拉宫病害壁画总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总投资569万元。罗布林卡...
甘肃各地文博单位馆藏的近300件病害缠身的珍贵青铜器日前完成保护修复,开始公开展示。 此次得到修复的近300件珍贵青铜器,其中许多是国家二级以上文物,修复内容包括器物表面清理、有害锈去除、器物整形与补配、表面封护等。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专家参与了保护修复过程。
西部网讯 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投资上百万元,经过文保专家五年的努力, 因微生物侵害、风化等原因受损的乾陵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壁画和彩绘文物大部分得以恢复原样,文保专家正在全力恢复其他受损的壁画及彩绘文物。这两个墓室的穹顶现有保存较完整的原始壁画,包括天象图,内仕图,仕女图等。由于壁画材料是动物胶和颜料的混合物,一千多年来在地下高湿绝氧的环境中,胶料严重膨胀,藻类开始滋生,部分壁画上还长出白色根...
长期受微生物侵害、自然风化等损害的乾陵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的壁画和彩绘文物修复保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日前,斥资百万、历时五年的受损乾陵壁画及彩绘文物经科技工作者的潜心研究正逐步得到有效修复保护。 位于陕西乾县北梁山上的唐乾陵,是唐高宗与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园内有众多皇亲和宠臣的陪葬墓。乾陵陪葬的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的前后墓室穹顶原有保存较完整的天像图、抱鸡图、内侍图、仕女图等原始壁画,出土...
乾陵博物馆与文物保护专家对乾陵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壁画和彩绘文物进行修复保护,经五年来的努力,使受微生物侵害、风化等严重受损的壁画和彩绘文物大部分恢复了原样。 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两墓前后墓室穹顶现有保存较完整的天像图、抱鸡图、内侍图、仕女图、仙鹤、花卉、云彩、山岭、藻井画等原始壁画。彩绘文物有骑马胡人俑、骑马击鼓俑、骑马吹箫俑、贴金彩绘武士俑、塔式罐等。出土十几年来,这些文物发生了多种病害...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修缮工程日前在江西省宁都县小布镇赤坎村奠基开工,预计11月底竣工,明年1月6日正式开放。 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是中国军队技术侦察工作创建发展的历史见证。1931年1月6日,遵照毛泽东、朱德的指示,中国工农红军在宁都县小布赤坎村利用缴获的国民党军的半部电台,开启了技术侦察工作的先河。 据宁都县有关部门介绍,此次修缮工程将本着修旧如旧、真实再现原貌的原则进行...
水榭戏台修复方案几经修改终于敲定,已于近日动工,预计年内修复完毕。据了解,水榭戏台是福州三坊七巷中首个启动修复的 “国保级”古民居。 因工程复杂 修复工期被迫推迟 据悉,原定于去年年底开工的水榭戏台,因修复工程十分复杂,曾被迫推迟工期。水榭戏台是三坊七巷内一处较大的古民居和私家园林,其建筑类型和整体园林格局使用的结构和艺术手法等都很有特点,在明清古建筑研究方面有一定代...
人民网甘肃视窗兰州7月3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经过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专家3个多月的艰苦努力,高台县博物馆100余件深受多种病害困扰的珍贵画像砖,近日得到全面修复。
6月28日,福州三坊七巷老宅里的老人在清理家具准备搬迁。 近日,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的修复保护工程全面启动,福州市将投资30亿元全面修复三坊七巷的古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占地40公顷,拥有268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建筑界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甘肃各地文博单位馆藏的近300件病害缠身的珍贵青铜器日前完成保护修复,开始公开展示。据调查,目前甘肃仅亟待保护修复的各类青铜器就有800余件,此次完成修复的是其中一部分。 记者日前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此次得到修复的各类青铜器近300件,其中许多是国家二级以上文物,修复内容包括器物表面清理、有害锈去除、器物整形与补配、表面封护等。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专家参与了保护修复过程。 甘肃省是中华文明...
布达拉宫管理处近日说,由中国敦煌研究院承担的布达拉宫壁画修复工程已完成总工程的90%。 西藏布达拉宫壁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但由于年代久远、自然环境和保存条件不佳,病害情况较为严重。2002年6月,中央政府专门拨付3.3亿元,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维修。壁画修复是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工程中最重要的维修项目之一。布达拉宫病害壁画总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