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3日,由保定市文广新局、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大学出版社联合发起的“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据了解,该中心将依照国家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保定市有关政策与工作部署,依托河北大学及京津冀地区的学术研究力量和出版资源对保定市行政区划内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全面普查、考察、摄录、研究以及整理出版,并计划在研究成果数字化的基础上建立保定地方文化资源数据...
11月3日消息,埃及文物部门日前表示,“扫描金字塔”国际团队事先未与埃及有关部门沟通,就擅自宣布在胡夫金字塔内发现一个用途不明的大型中空结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据埃及《金字塔报》报道,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斯塔法·瓦齐里说,“扫描金字塔”研究项目的发现必须首先经过埃及文物部委托的科学委员会评估。“现阶段宣布这是一个新发现,还为时尚早。” 埃及开罗附近,游客...
10月28日,由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主办的商周青铜器和金文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开幕。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朱凤瀚,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著名古文字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懋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郝本性,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原院长曹玮,周原考古队队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古文字学家、南开大学教授陈絜,以及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回顾起来,1996年夏天,著名的艺术杂志《十月》(October)第77期有关艺术史(art history)和视觉文化研究(visual culture study)的讨论,其原因可谓由来已久。艺术史家巴克桑德尔(Michael Baxandall),在其《意图的模式》(Patterns of Intention)一书中,曾表达过他的“语言焦虑”。他认为,艺术品的历史解释是某种意义上处在艺术批评...
平潭正在建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这可是中国首个国际性南岛语族考古研究机构,将于11月7日正式挂牌!基地选址平原镇上攀村,一期将于11月初完成,而二期将在明年4月份完成。 基地分两期建设一期将在11月初完成 据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合成立了国际性考古科研基地——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国际南岛语族研究中心”。 国际南岛语...
因为两件在香港先后释出的瓷器,一位定居台北的新加坡籍华人收藏家,成了今秋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焦点人物。 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已经于10月3日在香港苏富比(微博)以2.94亿港元成交,创下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的最高纪录,取代了此前那只2.81亿港元的“网红”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另一件是明嘉靖五彩莲鱼藻纹大罐,2000年曾以4404万港元身价晋升彼时全球最贵瓷器,即将于11月27日的香港佳士得...
图1.小长梁遗址的锤击(左图)与砸击石核(右图)对比(杨石霞供图) 图2.东谷坨工具(左图)及其石片技术特征与小长梁的对比(右图)(杨石霞供图) 泥河湾盆地拥有目前东亚最集中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群,经过多年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起了较为可靠的年代序列。早期的考古学工作基础扎实,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6年至2017年...
10月19日,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上海大学举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燕群,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巡视员、副司长罗静,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以及有关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负责人,致力于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单位代表等80多人出席。 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于今年3月开始筹备,10月18日...
10月19日晚,浙大紫金港校区图书馆国立浙江大学厅的藏书架前,一位满头银发的英国绅士兴奋得两眼放光,手舞足蹈。他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古克礼,也是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的名誉所长。他刚刚得知,藏书架上的书都是浙大西迁途中完好保存下来的,许多书都与一个人相关:李约瑟。 李约瑟博士(Joseph Needham,1900——1995)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中国科技史家,因编写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冶铁技术的起源,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铁器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部和小亚细亚地区,时代为公元前2500 年。公元前2500 年左右的赫梯人墓葬中出土铜柄铁刃匕首,经检测为人工冶炼制品,说明安纳托里亚高原居民最早掌握人工制铁术。公元前1500 年以后,除安纳托里亚高原外,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出土的铁制品数量逐渐增加。公元前1500 年至1000年间,冶铁技术通过欧...
中华玉文化中心在此以前举办的展览和开展的玉器·玉文化学术研讨会,均限于史前时代,从现在开始至今后四五年内,我们的这些活动,转入到了西周和东周这两个历史时期。今次学术研讨会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可以说,我们谋求的中华玉文化中心学术活动内涵的转折,已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下面,我和朋友们讨论这样两个问题。 一、需将中国玉器与玉文化研究放在中国文化变革之路中进行考察 研究中国玉器与玉文化,...
内容提要:劳榦对居延汉简的整理与分类,继承了罗振玉、王国维编著《流沙坠简》的做法而有所变通,按照简牍的种类将居延汉简的释文分为文书、薄录、薄籍、信札、经籍、杂类六个大类,每一种类之下又按性质与内容分为若干小类。在治史旨趣上,劳榦经历了由汉简为本位的历史考证向以汉代西北边疆史研究为重心的转变。他将居延汉简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对汉代西北边疆的烽燧制度、官制系统、防御建置、河西四郡设置年代、西北边郡经济...
10月14日,屈家岭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在湖北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举行,郭伟民研究员出席本次会议。 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最先开展科学考古发掘的遗址,也是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命名地。屈家岭遗址于1955年、1956—57年、1989年先后三次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存。以该遗址命名的屈家岭文化,是一支非常强势的考古学文化,屈家岭文化时期长江中游群城并起,文化辐...
10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2017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十四讲,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高蒙河教授以《由公众考古到公众考古学》为题,就公众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实践过程、学科建设以及公众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之路等内容与广大听众进行了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雪莲、刘瑞等参加本次学术报告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约30余人聆听本次学术讲座。学术讲座由中国社会...
十月十四日,由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指导,世屹集团资助合作研究的《基于平台化艺术品交易模式的产业生态建构研究》课题报告会在北京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举行。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西沐,世屹集团董事长徐志鹏,十四个子课题的研究人员等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报告会在课题组长西沐教授主持下拉开序幕。会议伊始,由西沐教授对前期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