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宋 苏汉臣 秋庭婴戏图 促织之戏,早在唐代就已盛行,唐代开元年间,宫中就开始玩养蟋蟀,“每至秋时,宫中妇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 人们在玩赏过程中发现了蟋蟀好斗的特性,于是从宫禁开始兴起斗蟀之风,上行下效,促织之戏由宫中流传到民间。及至天宝年间,人们“镂象牙为笼而畜之,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喙”。 明隆庆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 北京故...
清同治粉彩描金筒式盖罐,通高11.7厘米,直径9.8厘米。罐身画面描绘的是《西厢记》“长亭送别”的故事片段。故事背景是:因崔夫人悔婚,经普救寺长老劝说,征西大元帅杜确无形的压力……迫使崔夫人最终作出了让步,约定张生想要迎娶莺莺,必须进京赶考求取功名方可;张生为爱情和前程准备赴京赶考,莺莺在十里长亭为张生摆下筵席送行。后来张生果然不负众望金榜题名,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画面中,莺莺渴望自由...
明万历青花团花罐 罐高7厘米,口径5.5厘米,足径6.7厘米;罐呈肥矮型,造型浑厚,纹样新颖典雅。肩部青花锦地四开光内分别铭“福”、“寿”、“康”、“宁”。有关其用途,另有“文房”一说,盖因形制与装饰非常适宜作水盂。 锦地纹,在元青花上曾广泛应用,如罐、盘、炉、出戟花觚、葫芦瓶等。明代早期和中期,以锦地纹为装饰的主要有炉与碗。罐之类上的锦地纹,则十分少见。宣德时,锦地纹往往用以作碗口的...
这件清代灰陶罐(见图),高19.5厘米,口径14.5厘米,底径12.5厘米,附有荷叶边形的器盖,盖上有圆形钮,器身肩部有一圈凸起的菱形装饰,口沿及盖边缘略有残缺。该罐现藏于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此罐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腹部阴刻的三条各不相同的鱼纹。其中最大的一条只有轮廓,另外两条分别刻有鱼眼、鱼鳞及两条鱼须,最小的那条鱼的鱼须中间还刻了一朵小花。它们的鱼尾摆动,似正在水中嬉戏。这三条鱼的构图简洁明...
罐高13.2厘米,口径6.3厘米,足径7.8厘米;嘉万锦地纹的主要变化:锦地图案大多由长、短线或纵横交错的几何线条构成,纹样按器物需要作有机组合,可以规则的,亦可以是不规则的;同一画面上的锦地纹,不再重复单一的图形,大多由两组或两组以上不同类型的锦地花纹组成;锦地纹间多数设有开光,内中图案(包括文字)所具有的内涵,往往反映了主题思想,有的则是主题图案的升华与延续,使锦地纹演绎成与主题纹同等重要的图...
罐高15.3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9.3厘米;纹饰经堆泥、剔地、刻画制成,入窑高温素烧后,再于涩胎上施彩釉,经低温焙烧成器。刻工细腻有层次感,色彩幽深,花纹典雅。紫釉施釉不匀,色泽有较大反差,部分滋润光亮,部分枯涩失光。腹体彩绘的白玉兰、并蒂莲及胫部变体莲瓣纹,均属成弘时期的惯用纹样。 局部的绿彩上附有闪银光的沉积物,系釉彩长期受潮而形成的一层薄薄的云母结晶体,为汉至明代低温铅釉上的多见...
康熙青花万寿字大罐 金桂飘香的九月二十六日,位于上海浦东的御承堂博物馆开馆了,其中一只高一米的康熙青花万寿字大罐最引人注目:不光是它那高大魁伟的器型和油润的包浆令人赞叹,主要是那通体的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不同的篆书寿字让人惊诧不已!查阅清宫档案,康熙四十四年,任郎廷极为景德镇御窑厂的督御官。他生性机警敏捷,擅长创新,常会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故深得皇上赏识。他从康熙四十四年任督窑官至康熙五十一...
昨天,市考古所和胶州博物馆继续在位于胶东国际机场工地一处周代古村落遗址实施抢救性发掘,当天,考古人员先后对两处汉墓实施了发掘,并在一处汉墓中出土了4个陶罐,其中两个保存完整,这让众人很是欣喜。 昨天,记者来到这处遗址考古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对另外两处汉墓实施发掘,在其中一处汉墓中,从墓葬东侧位置发现了4个陶罐,庆幸的是,有两个陶罐保存完整。随后,经过小心清理,两陶罐被安全取出。记者注意...
楚国高官墓葬出土装有食物陶罐
黑釉双系凸线纹罐,出土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金代烧制,为国家一级文物。以其稳重端庄的造型、华丽富于变化的釉色、精致巧妙的制作工艺作为山东省文物精粹多次赴国外展出。 此罐通高20.1厘米,口径14.1厘米,腹径19.40厘米,足径10厘米,重1.78千克。圆唇外卷,广口,高直颈稍微内敛,圆肩,颈肩之间对称置片状双耳,弧腹,下腹圆收,小圈足。釉色黑褐、光亮,外施釉至足,内施釉至口沿下。内外露...
罐高17.3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10.9厘米;器型为万历制式,肩腹间的折角分明。棱花形四开光内分别绘“吹箫引凤”、“举案齐眉”、“指日高升”、“状元折桂”等民间传说,人物画得古拙雅致。施彩突出红、绿两色,使整器充满红艳浓翠之感,为嘉万时期五彩瓷的最大特点。 此罐底釉清爽光洁,呈白中略闪微灰色调,符合明代嘉万时期白地五彩瓷釉面当有的色泽特征(嘉万时期五彩瓷的白釉地,除乳白外,另有一种色调...
罐通高46厘米,口径19.8厘米,底径24.8厘米;鱼藻纹是以鲭、鲌、鲤、鲫四种鱼为题材,在罐或盘、碗的四周作画。宋代时已初具雏形,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鱼藻纹相当成功。明清时,鱼体通常画得肥大,四尾游鱼互相对应,空间部位以中小型游鱼、浮萍、水草、荷(莲)花等作烘托陪衬,并用水草的飘拂示意水的流动。 此罐盖钮呈宝珠形,器型硕大,造型规整,1955年北京朝阳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罐的肩部画方体...
小时候,一到夏天的傍晚,我就去田间、溪水边抓蟋蟀玩,听着一阵阵清亮的蟋蟀叫声,看着它们掐架,胜了兴高采烈,败了垂头丧气,真是无限惬意。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蟋蟀罐,不仅是玩虫的必备之物,也是不少玩虫爱好者的收藏之物,所以每每见到蟋蟀罐,我都会不惜用重金购买它。 我收藏蟋蟀罐已有七年,大大小小的蟋蟀罐有500多个,按照材质分,有瓷制、陶制、玉制、石制以及漆器制品等。就收藏而言,瓷制蟋蟀罐...
通高15.5厘米,口边长5.2厘米,足边长5.6厘米;方口,方肩,鼓腹,瘦胫,造型古朴浑厚。盖面纹饰分两层,上层设红、绿相间的简化倒垂蕉叶纹,下层为云纹,并分别同器身颈与肩的简化倒垂蕉叶纹(此条边饰多见于五彩器,青花上罕见)、云纹作上下呼应状,胫部绘共边的方体变形莲瓣纹。器腹的四面,各绘一顶天立地、腾驾于云与海水之间的五爪红龙,底署青花双方框“大明嘉靖年制”楷体官款。 罐通体料色红浓绿艳:红...
古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制瓷业发达,青花瓷烧制工艺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景德镇陶录》评价:“诸料悉精,青花最贵。”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的绮丽风格,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