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商代 “王为般卜”龟甲刻辞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不能不重视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一些基本问题逐渐达成了共识。下面我就讲讲中华文明的几个基本特点。 中华文明的原生性 中华文明是在欧亚大陆东部产生的一支原生文明。近代以来,历史学者通过对考古学、古人类学、古文字学、民族学等文...
明代万历年间两艘重要沉船出水的600余件文物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这些来自古沉船上的“出水”文物勾勒出繁荣的明代海外贸易以及明代东西方海洋贸易的全景。 明代万历年间,装载着大批中国青花瓷器的商船在航行到南澳岛附近海域时,不幸沉没。数百年来,沉船历经浪击沙掩,委身海底。在水下考古队员的探索与发掘 下,古船得以重见天日。本次展览是明代万历早期和晚期的两艘重要沉船——“南澳1号”和“万历号”的最新水...
内容摘要:季潭宗泐是元末明初的临济宗名僧,明初先后住持中天竺寺、径山寺、天界寺,担任僧录司右善世,是当时佛教领袖。他撰《献佛乐章》,成为明代国家佛教法会的献佛歌曲;讲经说法,与明太祖唱和诗赋,拒绝还俗为官;奉命注释《心经》等三经,颁行天下;奉使西域取经,招徕藏民朝贡;推动设立僧录司等僧司衙门,管理佛教;推荐释道衍侍燕王朱棣,终致靖难之役;修建寺院,特别是主持徙建天界寺,成为南京三大寺之一;能诗善书...
内容摘要:藏传佛教法器是藏传佛教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曾在汉藏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历史档案、图像与存世实物,对藏传佛教法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金刚铃杵加以考察,在厘清其发展演变基本线索的前提下,着重探讨明清时期汉藏两地铃杵的制作、相互流传及其影响,并阐明其与汉藏艺术交流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法器;金刚铃杵;汉藏艺术交流 作者简介:吴明娣,1964年生,首...
中国佛学思想的特质:重自力、重解脱、重入世 研究中国佛学思想的基本特质、基本精神是了解中国佛学思想精华的前提,我们拟用比较的方法,从3个方面来揭示中国佛学思想的基本特质、基本精神。 佛教是三大世界宗教之一,相对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而言,佛教有很多独特之处。 创世说与缘起论 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都讲上帝创造世界;佛教不讲创世,而是主张缘起的,认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合而生,因缘散失而灭。 一...
罐高11.8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7.2厘米;“法轮是佛家八宝之一,象征佛法永不熄灭,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中央八根菱形轮辐代表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传教的八件大事”。(参阅《中国通史》) 从该罐主题纹的构图上可见,法轮所占画幅的比例,较成化、弘治朝有明显收缩。而法轮周边的火焰纹,所占画面的比例却相当大,可见人们的信仰已有了新的迁移。此时葫芦、云鹤、八仙纹日趋多见。
日前,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一行来到长江文明馆调研。他在讲话中指出,长江文明馆建得非常不错,政府应该大力支持,把长江文明馆建成让大众受益的“民众乐园” 。湖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武汉市副市长刘英姿,武汉市文联主席池莉等领导陪同调研。 郭生练一行先后来到长江文明馆自然厅《走进长江》和人文厅《感知文明》 参观,亲自体验“梦幻长江”项目,听取长江文明馆有关情况汇报。调研活动结束后,郭生练...
雕花窗棂、铁艺栏杆,或是一个西式壁炉,每一座历史建筑都由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特色构件组合而成,而这些构件往往也体现着这些建筑的与众不同。 这些年,杭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一直在做一件事,为每一处历史建筑编撰专属“使用手册”——《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近日,包括马市街民居、西华大楼在内的7处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通过了专家审查。 每座历史建筑,年代不一,建筑材料、结构也各不相同。为它们量身定制专属“...
作为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型文物精品展览之一,从5月1日起,一场浓缩古丝绸之路西北五省区全景文物珍品的视觉盛宴——《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在省博物馆展出,丝绸之路悠久历史和伟大意义将在此精彩呈现。 据了解,《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为期3个月,由西北五省区18家文博单位联合推出。展览主题紧扣“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先后在国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等十余...
罐通高14.1厘米,口径5.2厘米,足径6.1厘米;呈瘦长形,盖钮为一蛇形雕塑体,造型秀美。底署青花单框吉语款。肩部如意纹之间,饰有环状连接物及三枚小叶。这类装饰,在正德时是没有的,为嘉靖时期的纹饰特征。青花呈色浓艳微紫,系采用上好回青中加石子青的混合料。 回青,产地西域(万历二十四年《明神宗实录》条载:“回青出吐鲁番异域……而御用回青系西域回夷大小进贡,置之甚难。”),呈色青中闪紫,色调浓重艳...
中国是东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辽阔的地域,多样化的环境,积淀了绵延未断的悠久历史,埋藏了丰富多姿的文化遗产。因此,出土文物已成为中国多数国有博物馆藏品的主要来源,并在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中担当着诠释地域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角色,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育。 十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国家文物局统计资料显示,2015 年博物馆数量已突破4500 座,举办各类展览26000 多个,接待...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自1987年以来,由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的4次考古发掘发现,聚落遗址内,包括居址、墓地、祭坛、作坊以及近3000平方米的红陶块建筑遗迹。同时,发掘出土大批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反映出同时期其他遗址中所罕见的精美...
开幕式 4月25日上午,由北京唐风美术馆、建投享老有限责任公司、50+生活馆联合主办的“沧海潮音——海洋画派创始人宋明远创作精品展”在京隆重开幕。 宋明远先生发言 北京唐风美术馆副馆长、《名家访谈》制片主任高旭波主持开幕式,著名风险投资人兼唐风美术馆馆长张玉峰、副馆长王林出席开幕式。来自首都美术界、新闻界、企业界的近300位嘉宾参加了本次开幕式。 广东省建筑装饰集团公司北京分公司总...
图1.明 洪武 红彩云龙纹残盘 龙,在我们民族文化里占有显赫的地位,它象征着威严、强大、正气、祥瑞。自商代龙的形象形成至今,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里。自古,帝王就已龙中自居,皇帝自称真命天子,让人百姓则将龙作为吉庆祥和的化身和降雨的神灵。龙本身是一种虚构出来的东西,它是人们的一种信仰和图腾崇拜,更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寄托载体,龙在中国的政治、文学、艺术中都...
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议会议长、国际斯拉夫音乐节总指挥热情接待中国艺术家代表团 近日,应白俄罗斯共和国文化联盟、白俄罗斯艺术家联盟的邀请,我国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国画系原副主任、中国画学会理事、著名美术教育家陈谋先生国画作品展,在白俄罗斯共和国首都明斯克成功举行。 陈谋教授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画展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出席陈谋先生国画展的白俄罗斯方面的友好人士有:白俄罗斯共和国前最高委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