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枕作为日常睡眠工具,自古以来,材质繁多,类型各异。瓷枕因清凉沁肤,爽身怡神,颇受人们的喜爱。乾隆皇帝曾就瓷枕题诗曰:“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这从侧面反映了瓷枕在古代人们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瓷枕始烧于隋代,最初只是用于陪葬。到了唐代时,开始大量生产,但多用于脉枕,体轻型小。宋代是瓷枕的繁荣时期,窑口众多,造型丰富,使用普遍,人们把瓷枕作为驱火...
馒头窑系半倒焰式间歇窑炉,燃料使用煤炭,进行氧化焰烧成,是我国北方古代磁州窑等窑场具有的地方特色、最有代表性的窑炉类型。 馒头窑炉的内部全由耐火砖砌成,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细若盘蛇,粗如扭龙。彭城窑工为馒头窑赋予传奇般的生命力,当地陶工将经营磁业生产叫做“闹窑”,可见窑炉在陶瓷生产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馒头窑建造时,地基需要非常坚固且呈马蹄形,窑顶呈半球形,外形很像我国北...
12月20日上午,北京观复博物馆馆长、著名收藏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马未都先生一行莅临磁县,参观了河北省磁州窑博物馆。磁县领导李德进、江志强、焦海涛、王岩菊一同参观。 在参观过程中,马先生仔细观看了每件器物的型、胎、釉、纹饰及说明图片,并对它们的来源和出土环境做了了解,同时还对一些器物的生产年代、用途背景与磁州窑博物馆有关人员做了交谈。在第一展厅陈列的“北齐青釉虎子...
近日,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台商发展咨询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在河北磁县召开。次日,与会代表一行40余人来到磁州窑博物馆参观考察。磁县领导李德进、辛志宏、吴从江、孔令兵、焦海涛、郭安等陪同参观。 参会的台湾同胞在认真倾听讲解的同时,被展厅中陈展的一件件珍贵器物、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个个模拟复原场景所震撼。他们不时驻足观看,轻声交谈,流露出惊叹和赞赏之情。当大家踏上模拟考古发掘现场的瓷片路时,不禁被这里逼...
近日,由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承办的中国博物馆学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陕西临潼举行。来自中国博物馆学会、陕西省文物局,以及敦煌研究院、殷墟博物苑、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半坡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磁州窑博物馆等三十余家国内知名考古与遗址博物馆的领导及专家齐聚一堂,共商中国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大计。中国博物馆学...
河北磁县磁州窑博物馆藏有一方金元磁州窑历史故事绘画枕(以下简称“画枕”),曾几度被专家学者考证并著文发表:史树青先生在1979年《历史教学》第一期上著文《一方磁州窑历史故事枕》,对“画枕”进行考证,认为画面表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场景,此后文博界一直沿用此说,但也有磁州窑研究人员早有不同看法。2007年《收藏》杂志第...
磁州窑风格的古陶瓷仿制品,出现时间基本上可定在近百年左右,即清末、民国时期与建国后这50多年。磁州窑系艺术仿品出现在近代,仿制时代较晚,有其历史原因,这是由历代文人或收藏家对磁州窑民间陶瓷艺术成就认识不足所造成的。文人墨客、古董收藏者对黄河以北广大地区民间陶瓷没有上升到文化艺术的范畴,喜金玉细美,贵官窑制品,而对磁州窑等民窑陶瓷均以粗器视之,以粗器不宜入大雅之堂为由不予重视。另一方面,因收藏与保值...
明代壶关窑酒坛 民国时期纸币 你看到过酒坛子上描绘的中华酒文化吗?嫩如鲜蛋黄的田黄石有着怎样温润的色泽?上周六来到大河鉴宝活动基地--河南省龙祥宾馆的藏友,一一领略了这些炫目的精美藏品。 脂泽丰润田黄石 田黄石是我国独有的极为珍稀的彩色软宝石,非常难得见到。当天出现在鉴宝现场的一块田黄石摆件令人惊艳。 这块田黄石高45毫米,宽33毫米,重37克,质地通灵凝腻,脂泽丰润,肌理有清晰的...
高33厘米 口径6.5厘米 北京东城安定门外元大都遗址出土 元代磁州窑以釉下彩绘为其特色,将中国绘画及书法艺术与中国瓷器完美地结合起来,笔意洒脱,不拘一格,充满了浓郁的民间气息。四系扁壶是元代新创器形,古拙朴实,遒劲雄浑。
金(1115-1234) 高13厘米,长25.5厘米,宽13.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泥质红陶,有化妆土。长方形,束腰。以黄、绿、白三彩装饰,每面中心部位都有行书题诗一首,两侧为边饰。在瓷器上题写通俗诗句和民谚作装饰是磁州窑的一大特点,它反应了商人、小市民的思想意识。
金(1115-1234) 高13.6厘米,长39.5厘米,宽17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长方形。枕面出檐,正面及各侧面都绘画黑彩纹饰:枕面开光内绘马旁一人拱手而立与一转首回身的妇人对语,另一长髯老者躲在山石后窥探。枕两端立面为开光荷花,内侧立面为开光牵牛花,画面整体运用了水墨画手法,其间房舍、山石、团云、树木远近点染,充满了生活气息。枕底有阳线双边楷书“王氏寿明”印款。
为了进一步加强磁州窑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经过五个月的筹备工作,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将于2008年11月8日在中国陶瓷馆举办“磁州窑系”精品展,期间将举办两场“磁州窑系”精品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专题报告会。届时磁州窑系珍品、孤品将齐聚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国家博物馆知名古陶瓷专家和社会学者将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诚邀您共享这一文化盛会!...
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闻名遐迩,而一向被视为《清明上河图》补遗之作的河北邯郸磁州窑瓷器也来到了广州——《磁州一枕梦邯郸——磁州窑精品展》于9月26日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开幕,展期5个月。 本次磁州窑精品展,分为“梦邯郸”、“黑与白”、“技生艺”三个部分,共展出北齐隋唐至明清的文物190件。代表“瓷器上的...
金代磁州窑瓷器胎质略粗,釉面闪黄,精细产品釉子光润。装饰品种以白釉绘黑花最为常见,也有白釉划花、黑釉铁绣花、黄绿釉(俗称金三彩)及白釉、黑釉等。主要纹饰有花卉、草虫、莲瓣、鱼鸭、虎鹿、花乌、婴戏、人物故事等。图饰寥寥几笔,生动潇洒。主要器型有罐、瓶、盆、枕、碗、盘、碟、酒盅、三足炉等。 金代瓷枕很多,枕面常绘以花卉以及山水楼台为背景的人物故事,如“陈桥兵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