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郎窑红釉琵琶尊,清康熙,高36.6cm,口径12.6cm,足径13.6cm。 尊撇口,束颈,垂腹,二层台式圈足。通体施郎窑红釉,釉层肥厚细润,釉面布满开片。口部因釉层垂流,釉层变薄透出白色胎体。底部红釉凝聚,釉色浓重。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尊造型挺拔俊秀,胎体厚重,釉面鲜红明亮,具有康熙郎窑红釉瓷器的典型特征。 郎窑红釉是由清代康熙时期江西巡抚郎廷极(1663—1715年)督理景德镇窑务...
豇豆红釉莱菔尊,清康熙,高19.9cm,口径3.2cm,足径3.9cm。 尊撇口,细长颈,丰肩,长腹,窄圈足。外壁施豇豆红釉。口部红釉夹杂少许绿苔点。颈下部凸起弦纹3道,凸起处釉层较薄,透出白色胎骨。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器造型轻灵秀美,修胎规整,釉质匀净光亮。 莱菔尊又称萝卜尊,系清代瓷器流行器形之一,因其形状类似萝卜,故名。此造型另有天蓝釉、苹果青...
郎窑红釉凤尾尊,清康熙,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 尊口微敞,短颈,肩以下渐收,胫部外撇,圈足。无款。内壁施白釉,外壁通施郎窑红釉,底足内施白釉,微泛黄并开有细小纹片,俗称“米汤底”。 凤尾尊又称观音尊,是清康熙时期流行的瓷器式样。郎窑红釉是一种高温铜红釉,因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御窑厂窑务时创烧而得名。以地方官督理窑务是清初御窑厂的管理制度和特征之一,是对明代旧制的延袭...
青花万“寿”字大尊,清康熙,高76.5cm,口径37.5cm,足径28cm。 尊撇口,短颈,直腹,圈足。通体以青花书写“寿”字,分布于口、沿、腹、足四个部位。口面七十七行,每行二字;口沿四十八行,每行一字;腹一百三十行,每行七十五字;足四十八行,每行一字;总共一万个“寿”字,寓意“万寿无疆” 。此尊是康熙皇帝过万寿节(诞辰)时,御窑厂敬献的礼品。 尊上的“寿”字,全部采用不同书体的篆字书写,排...
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清康熙,高43.7cm,口径22.8cm,足径15cm。 尊撇口,长颈,溜肩,腹以下渐敛,近足处外撇,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器身采用通景式构图绘山水人物纹,画面中高山耸立,流水潺潺,几位高士坐于石板之上或谈笑风生,或举杆垂钓,悠然自得,表现出士大夫避世隐逸的生活情趣。肩部一侧以青花料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 康熙乙未仲夏吉立”四行供养铭文。 ...
冬青釉暗花海水龙萝卜尊,清康熙,高19.2cm,口径3.3cm,足径3.5cm。 尊撇口,细长颈,丰肩,深腹,外腹微弧,瘦底,足底内凹。通体施冬青釉。颈下部凸起弦纹三道,腹中部至足凸印螭龙两条,间以带状云纹和海水纹。底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五彩加金鹭莲纹尊,高44cm,口径22.4cm,足径14.2cm。 尊侈口外撇,长颈,溜肩,鼓腹,腹下内收至近足处外撇,形似凤尾,又称“凤尾尊”。 口外沿和胫部各绘水波纹一周,颈、肩相接处绘回纹及水波纹一周。通体以白釉为地,上以红、黄、绿、蓝、紫、金等色彩绘鹭鸶莲塘纹。塘中水草、浮萍随波荡漾,嫩绿的新枝托起硕大的莲叶,随风摇曳,红色、紫色、金色的莲花,或含苞或怒放,莲间点缀着彩蝶、鹭鸶。整个画...
郎窑红釉观音尊,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 尊撇口,短颈,圆肩,长敛腹,近足处外撇,圈足。外施红釉,里口和底部施苹果绿釉。 此器风格朴实,造型端庄规整,釉色红艳光亮,是康熙时郎窑红釉瓷器的典型作品。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高46cm,口径21.5cm,足径13.7cm。 尊敞口外撇,长颈,丰肩,鼓腹,圈足,俗称“凤尾尊”。通体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尊上下两层均有雉鸡、牡丹、山石组成的画面,匠师用分水技法表现出青花色泽与纹饰的层次感,清新明快的色阶变化所产生的韵律美,使瓷绘纹饰获得了水墨画一般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
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高22.5cm,口径11.9cm,足径11.7cm。 尊口微撇,口、足径度相若,圆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螭耳。里施白釉,外施天蓝釉,通体饰仿古铜器纹饰夔龙、夔凤、饕餮、回纹等。底白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尊造型浑厚、端庄,釉色晶莹淡雅,反映出康熙时瓷器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
五彩缠枝牡丹纹尊,高58cm,口径19.5cm,底径18cm。 尊撇口,短颈,丰肩,腹垂直下削,胫部至底外撇,平底无釉。通体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青花、绿彩枝叶,配红彩牡丹。肩部绘青花锦纹一周。器身以绿彩绘枝干,间杂青花为叶,红、黄、绿、紫色牡丹遍布器身,茎蔓缠绕,花叶连绵,繁而不乱,色彩丰富艳丽。 顺治五彩器基本保留晚明时期古拙的风格,多以色调对比强烈的红、绿彩绘制粗犷的纹饰。此尊胎体厚...
洛阳龙门东山万佛沟北侧,一个特窟深藏其中。63年来,每每有游客经过这里,仅能隔栏遥望,无法看清“真身”。今年3月10日起,该特窟将首度揭下神秘的面纱,与公众见面。 特窟深藏东山万佛沟北侧 据悉,此次面向公众开放的是龙门石窟的看经寺。该寺是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开凿的一座皇家洞窟。因为看经寺内的文物极为珍贵、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所以被列为“特窟”。出于文物保护方面考虑,这类洞窟很少让游客入窟参观...
青花五彩雉鸡牡丹纹尊,清顺治,高35.3cm,口径12.5cm,底径12cm。 尊唇口外撇,短颈,溜肩,筒形腹,平底内凹。通体青花五彩装饰。颈部绘山石花卉纹。腹部绘雉(音zhì)鸡牡丹纹,画面中一轮红日挂在天边,岩石上立一长尾雉鸡,周围盛开朵朵牡丹、玉兰,花繁叶茂,几只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 此瓶造型古朴厚重,施彩丰富,具有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色。此种瓶式是清顺治、康熙时最为流...
瓜皮绿釉暗划云凤纹尊,明嘉靖,高11.2cm,口径14.1cm,足径8cm。 尊广口外撇,阔颈,腹部上丰下敛,高圈足外撇。内外满施瓜皮绿釉,釉下暗划纹饰。颈部和腹部各划两飞凤,间以朵云纹,腹下部划变形莲瓣纹,足墙外划卷草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嘉靖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瓜皮绿釉创烧于明代早期,它是一种玻璃质的低温铜绿釉,因釉色似西瓜皮色,故俗称“瓜皮绿”。嘉靖时景...
青花缠枝花卉纹出戟尊,高21.7cm,口径15.3cm,足径10.6cm。 尊撇口,长颈,圆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两侧分别出戟。内口沿绘蕉叶纹,外颈及腹部绘缠枝牡丹,足部上饰变形蝠纹,中间饰如意云头纹,底层为缠枝花瓣纹。 出戟尊仿铜器式样烧制,宋代钧、官二窑均有此类制品,明代青花承袭这一传统造型,自明中期至万历时期烧造数量大为增多,造型变化也最明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