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高台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再分层建造木构房屋已经成为宫殿建筑的新风尚。这种土木结合的方法,外观宏伟,位置高敞,非常适合宫殿的目的要求。遗留至今年内的台榭夯土基址还很多。 春秋时代存在着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诸侯国。各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生产水平逐步提高,能维持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消费,而财富也集中于城市中,再加上各国之间战争频繁,用夯土筑城自然...
近日,“金石相契——尊汉堂藏金石碑帖特展”在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举行。共展出周秦、汉唐直至民国以来的重要金石碑帖千余件,如初拓汉魏晋唐《袁安》、《袁敞》、《熹平石经》、《张猛龙碑》、《尔朱袭墓志》、《侯刚墓志》等百余种,多系民国之前旧拓。 据悉,本次特展是潍坊市博物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金石碑拓展览,全部藏品由尊汉堂堂主张志亮提供。张志亮为山东安丘人,参军退伍后居住洛阳,工作之余收藏和研究金石拓...
16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境内的尊胜寺,自2006年恢复重建十年后正式宣布全面对外开放。 史料记载,该寺原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初称“班定召”。1662年(康熙元年)赐名“杂雅班第达胡图克图”,康熙36年,又赐名为尊胜寺。然而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及70年代初却不幸遭焚毁。 该寺主持嘉萨格西第四世转世活佛九眉昙空尖措称,从2006年起该寺经长达十年的恢复重建,目前已全部完工并对外开放。 记者在该...
最近,四川成都青白江区清泉镇上一户人家搞装修,惹得整条街的人议论纷纷。甚至连搞装修的人家也知道,“他们在背后说我……”住在街上的一位大娘表示,这种行为简直“要不得”!原来,正在装修的房子本是清晚期的关帝庙,里面至今还能看到石刻字画、木楼浮雕。据辖区文物管理部门介绍,关帝庙确实是清朝晚期的建筑,不过,面积比较小,东西也比较少,在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并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名录,所以文物部门并不能...
仿钧窑变釉石榴尊,清道光,高19cm,口径10.5cm,足径9cm。 尊形如石榴,故名石榴尊。花口,折沿,直颈,圆腹,圈足微外撇,器身均匀分布六条凹线。外底刻划篆体“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器内施月白色釉,器外施以红色窑变釉,六条凹线处釉呈天蓝色,圈足内施浅月白色釉,釉色不匀。 清道光时期的窑变红釉瓷器在釉色变幻方面总的来说已不如雍正、乾隆时期丰富,烧造技术呈衰退之势。
仿定窑白釉凸花蟠螭纹鸠耳尊,清乾隆,高20cm,口径7.6cm,足径7.8cm。故宫博物院藏。 尊侈口,短颈,斜肩,鼓腹,圈足。颈部两侧对称置鸠形耳,肩部凸起弦纹一道。通体施白釉。以印花装饰,颈部饰波折纹和如意头纹,腹部凸雕蟠螭纹。外底白釉下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尊造型、纹饰均仿汉代青铜器,鸠耳有“长寿”的吉祥寓意。乾隆时期此种造型的尊除了仿定窑白釉外,尚见有青花、茶叶末釉等品...
在国人印象中,波尔多以产酒著名,而在收藏圈,还知道波尔多有家名为波利斯卡尤的拍卖行。这家拍卖行多次吸引中国收藏界:2013年4月27日,上拍的《康熙南巡图》第六卷残本第二部分(绘镇江北部及银山门码头、北固山与甘露寺景致,尺幅68×247.5厘米),估价15万至20万欧元,由一位中国上海收藏家以336万欧元拍得;2014年3月8日,上拍《康熙南巡图》第六卷残本第四和第五部分(绘瓜州渡江至金山经常州府...
仿定窑白釉天鸡尊,清乾隆,通高24cm。故宫博物院藏。 天鸡昂首引颈,背驮撇口尊。通体白釉刻花装饰,鸡冠、眼、喙、爪、羽毛等均刻画细腻,将雄鸡气宇轩昂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鸡为传说中的神鸟,具有吉祥寓意。乾隆时期造办处曾制作不同质地的天鸡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宜兴窑紫砂描金彩绘天鸡尊,清乾隆,高15.5cm,口径5.5cm,足径10.5cm。 尊作天鸡驮宝瓶式,天鸡腹中空,与宝瓶的底部相通,鸡首口部有出气孔。通体以白、绿两色砂泥制成,以金彩描绘花纹。天鸡立于祥云之上,背托宝瓶,翅膀、鸡冠等部位施红彩。宝瓶上绘金彩祥云及“寿”字纹。 此尊砂泥极细,装饰华丽,是乾隆朝宫廷御用文房清供之一。
仿古铜彩出戟尊,清乾隆,高28.4cm,口径14.6cm,足径14.6cm。 尊广口,鼓腹,圈足外撇。器身四面出戟,以青铜色为地,辅以绿松石釉、金银彩,间饰青铜锈色。外底刻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外围金彩双方栏。 此件瓷尊无论造型还是颜色均刻意模仿青铜器,达到了使人仅凭肉眼无法辨别是瓷还是铜的地步,这种釉色是乾隆时期的新创釉色。
窑变双耳菊瓣尊,清乾隆,高22.3cm,口径18.2cm,足径11.6cm。 尊通体菊瓣形,口外撇,粗长颈,平肩微弧,扁圆腹,圈足外撇,颈、肩部对称置双螭耳。内施天蓝釉,外施窑变釉,除肩部有少量蓝色外,余皆为火焰红色。足内酱釉,印“大清乾隆年制” 三行六字阴文篆书款。 乾隆早期窑变釉保持着雍正时的“火焰青”特点,随后渐变为以红、蓝、月白各色交织成块状的斑片和条纹,乾隆晚期窑变釉中月白与蓝色较少...
粉青釉暗兽面纹交泰尊,清乾隆,高16cm,口径6.9cm,足径8cm。清宫旧藏。 尊口外撇,短颈,溜肩,弧鼓腹,圈足跟外撇。通体施粉青釉,腹部模印兽面纹、云纹。在器腹中部采用镂雕的手法把器腹分为上下两部分,并以正、覆如意头的造型相扣,内置铜胆供插花用。外底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交泰”之名出自《易经·泰》,称“天地交,泰”,旧时指时运亨通。此尊沿用“交泰”之名在于其上下交接...
河北省临西县后胡村村民日前进行河堤绿化植树开挖树坑时,在清代孙总兵墓附近发现一尊石像,并及时上报当地派出所和文物部门。文物工作者现场考证认为,这是一尊清代康熙年间的文臣石像,距今已有330年的历史。 据临西县文保所专家介绍,该石像为青石材质,文官形态,高1.55米,宽0.76米,重704公斤,雕工细致,线条流畅,形象逼真。石像头戴官帽,胸前双手持笏,五官清晰可辨。 据当地《孙氏族谱》记载,孙总...
茶叶末釉牺耳尊,清乾隆,高51cm,口径24×19cm,足径26.7×21cm。 尊仿古代青铜器造型,椭圆口微撇,阔颈,鼓腹,圈足外撇。颈部置对称牺耳。尊内外及足内均施茶叶末釉。通体装饰条带纹。外底阴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牺”指的是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这个尊的双耳就是仿造的“牺”的形状。茶叶末釉是厂官釉中的一种。厂官釉属于铁、镁结晶釉,由于烧成工艺的某些差异,其色...
河北省临西县后胡村村民日前进行河堤绿化植树开挖树坑时,在清代孙总兵墓附近发现一尊石像,并及时上报当地派出所和文物部门。文物工作者现场考证认为,这是一尊清代康熙年间的文臣石像,距今已有330年的历史。 据临西县文保所专家介绍,该石像为青石材质,文官形态,高1.55米,宽0.76米,重704公斤,雕工细致,线条流畅,形象逼真。石像头戴官帽,胸前双手持笏,五官清晰可辨。据当地《孙氏族谱》记载,孙总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