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 月14 日,备受社会瞩目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M1)主椁室考古发掘正式启动。此次发掘,除了使用目前考古发掘中已逐渐普遍使用的电子全站仪测量、构建GIS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扫描成像、无人机航拍等技术以外,建立低氧工作仓也是一大工作亮点。 国家文物局驻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专家指导组组长信立祥表示,此次发掘采用全程水处理和水保护,工作人员对椁室东南角出现的文物不断喷水便是其中的一种做法...
市民在参观海昏侯墓出土的雁鱼灯(11月20日摄) 观众在江西省博物馆门口排队入场(11月20日摄)。 近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展在江西省博物馆展出。海昏侯墓出土的金器、青铜器、玉器等110余件汉代珍贵文物,引发市民观展热潮。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6日。
雁鱼灯既美观又环保、薄胎铜壶既轻便也省材料、蒸馏器或改写科技史,就连一个小小的车马饰件,都用上了复合材料,既有错金银,又有青铜和铁工艺……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工艺水平究竟有多高?哪些代表了西汉科技创造最精妙的水平?11月22日,记者深入采访了多位专家组成员,他们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让人叹为观止。海昏侯墓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坦言,从中能感觉到那个时代的创造力,毫不逊色于当下。 精美漆器 ...
出土了一万余件文物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创下了我国考古史上的多个第一,和南海一号沉船项目并列为国家重大考古项目。连日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集中提取了马蹄金、韘形玉等大量文物,这些文物被运送到实验室,将在特别创造的微环境下进一步修复研究,破译出更多2000年前的历史信息。那么,如此数量巨大、类型复杂的文物是如何进行保护的?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请专家解读文物从现场到实验室的保护过程。 淤泥清理完成...
■ 对话动机 前日上午10点,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内,马蹄金、韘形佩、博山炉、连枝灯、铜壶等珍贵文物被考古人员逐一提取,这些出土文物,被视为海昏侯墓以及我国对汉代文化考古研究的重大发现。 和我们在中学历史课本里见识到的著名汉墓——长沙马王堆相比,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毫不逊色,“在出土文物的数量上,它已经超过了马王堆。”杨军与多位汉代考古学家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在对这座墓地发掘及研究的5年里,...
考古队领队杨军已经在西汉海昏侯墓内研究了近5年 考古队领队杨军已经在西汉海昏侯墓内研究了近5年,对考古的发掘和研究者来说,这是一个细致而漫长的过程。文物保护甚至需要两代人去完成。 对话动机 前日上午10点,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内,马蹄金、韘形佩、博山炉、连枝灯、铜壶等珍贵文物被考古人员逐一提取,这些出土文物,被视为海昏侯墓以及我国对汉代文化考古研究的重大发现。 和我们在中学历史课本里见...
近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成了业界热点。随着考古发掘的逐步推进和一项项震惊世人的考古结果的公布,相关纪录不断被刷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创下国内考古发现多个第一:西汉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黄金堆”出土,最早“孔子像”面世,堪称汉玉巅峰的精美龙凤纹玉佩的惊艳出土等。
11月14日,位于江西南昌新建区城郊的西汉海昏侯墓核心部分——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当天上午出土了两枚马蹄形金器和一件屏风。其中,出土的两个金器成色很好,上面有纹饰,令人惊艳。图为南昌海昏侯墓主椁室清理发掘现场。刘占昆 摄 记者15日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获悉,由于文物保护难度大,考古发掘中运用了低压氧仓文物保护设备等大量高新技术,这在世界考古史上属首次。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中国...
记者22日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获悉,考古人员在对海昏侯墓主椁室文物集中提取研究时,发现两盒金饼远不止此前估计的约50枚,而是有187枚。目前,这批金器已被提取并运往文物应急保护用房保护与修复。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说,经过文保专家确认,两盒金饼中一盒有88枚,一盒有99枚。这些金饼有的正面光滑,有的凹凸不平。此外,还发现了25枚马蹄金,其中罕见的...
11月19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礼和、马志武率部分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来到省博物馆,参观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临展。 展厅内,前来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铜编钟、铜车马器、铜火锅、铜雁鱼灯……驻足于一件件精美文物、一张张考古发掘图片前,洪礼和、马志武等仔细观看,认真听讲解,对展出的种类丰富、保存完好、造型精美的文物赞叹不已。洪礼和表示,海昏侯墓是南昌乃至江西深厚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这次展览多角度、全...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今天再次进行三维扫描,扫描数据将成为海昏侯墓将来复原、展示的重要依据。 上午十点,在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内,考古人员正在使用三维扫描仪对主椁室进行扫描。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国家专家组组长、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告诉记者,这样的扫描,从主椁室发掘清理工作开始以来已经进行了很多次,发掘过程中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实现了数字化、影像化。清理一层,扫描一层。...
一个盗洞的发现,引出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墓园。历时5年的考古发掘,目前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保存之完好、规模之庞大、体系之完备,即使在最严谨博学的考古专家眼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17日,考古工作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发现1盒马蹄金和2盒金饼,总数超过75枚。考古专家认为,这批金器是中国汉墓考古史上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一次发现。 据介绍,海昏侯墓考古创下...
说起砝码,停留在你脑海里的,一定还是中学物理课上,老师搬上一架天平,从盒子里用镊子取出的一个个铮亮的砝码。要是和你说,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一套2000多年前的砝码,你一定很想知道究竟是啥模样。11月16日,与海昏侯墓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聊起这套砝码,他表示,在那个时候,砝码有一个别的名字——铜环权。在本文中,我们姑且还是称它为砝码吧。 据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这套砝码在江西是首次发现。张...
西汉海昏侯墓自11月14日开始对主椁室进行清理以来,发掘工作可以说每日都有惊喜。11月17日,考古人员在主椁室西堂发现3盒金器,数量之多创下我国汉墓考古之最。同时,该发现进一步将墓主人身份引向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此次发现的金器,位于主椁室西堂床榻底下。专家称,他们在清理床榻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3个长约35厘米、宽25厘米、高15厘米的漆盒。由于漆盒的盖子已不知去向,金光闪闪的金器特别引人注目。1...
11月14日,备受关注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副局长童明康,江西省领导姚亚平、朱虹、龚建华等出席启动仪式。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第一座真车马陪葬的墓葬,周边还寻找到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