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4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启动仪式在海昏侯墓园举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姚亚平宣布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启动。省委常委、副省长朱虹在启动仪式上讲话。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龚建华,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出席启动仪式。 朱虹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文物事业的国家文物局表示感谢,向为南昌西汉海...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14日正式启动,作为考古界的知名专家——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国内知名秦汉考古专家信立祥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海昏侯墓在内的庞大汉墓群及其近旁的海昏侯国都城紫金城遗址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具有重大研究和展示利用价值。 “国家文物局对海昏侯墓的发掘高度重视,将其定为2015年度国家重点考古发掘项目。”信立祥介绍,在考古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坚持...
你可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可调节光线明暗的灯具,还能避免燃烧的烟气污染空气。记者从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北藏閣中出土了多盏各式造型的青铜灯,其中以雁鱼灯的工艺价值和环保价值最引人关注。 记者在海昏侯墓文保房中看到,新发现的雁鱼灯共两盏,均为青铜质地,其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
海昏侯墓发掘现场 近日,南昌的一项考古新发现——西汉海昏侯墓,备受关注。网上相关报道不少,但比较零散,我们整理了各家讯息作此综合报道,以便读者了解这次重大考古发掘。 据介绍,近期发掘工作是这样安排的:11月14日,发掘主椁室,清理、提取棺椁周围的文物;11月18日,对对1号主墓的棺椁位置进行确认;12月10日,将“打包”好的棺椁运至实验室开展实验室考古;12月20日,清理棺椁,对棺椁内出土的文...
你可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可调节光线明暗的灯具,还能避免燃烧的烟气污染空气。记者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北藏阁中出土了多盏各式造型的青铜灯,其中以雁鱼灯的工艺价值和环保价值最引人关注。 记者在海昏侯墓文保房中看到,新发现的雁鱼灯共两盏,均为青铜质地。其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
11月10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安全保卫等工作协调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建华,市长郭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领导江晓斌、龙和南、姚燕平、涂建生、张根水出席。 会议指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我国迄今发现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是我省乃至全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考古和学术价值。在省委、省政府、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和有...
记者从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考古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重大发现,通过解读这些竹简和木牍,将丰富人们对西汉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的认知。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告诉记者,这批竹简和木牍是在海昏侯主墓的西藏閤中清理出土的,总数近3000枚。 “在任何地方出土数量如此多的简牍,都是简牍史上的重大发现。”海昏...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火锅是什么样的?记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一个火锅形状的青铜器。考古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个距今有2000多年的青铜火锅,锅里还有板栗等残留物。 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介绍说,这个火锅是个三足器,支撑比较稳定。上端是一个肚大口小的容器,便于盖上盖子,下端连接着一个炭盘,之间并没有连通。“这是个实用型火锅,因为它有被用...
地下水保护文物未被腐蚀,主墓开棺时间推迟至11月14日 历时5年的发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万件文物,创下多个首次和“考古之最”,并列入今年国家重大考古项目。有专家称,其考古价值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三堵悬乐,更是令人眼前一亮。根据当时的礼乐制度,三堵悬乐应为“王”所用,所有的文物都指向这座古墓墓主身份特殊。最令人惊奇的是,历经2000多年的世事变迁,虽曾多次被盗,但棺椁未被打开...
如果看过长篇小说《鬼吹灯》的读者,应该知道其中“摸金校尉”的厉害(中国古代一个盗墓者的门派。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为曹操所设,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也就应该能够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称的“汉墓十室九空”的道理,也能体味出他们“汉墓考古靠运气”话语中的无奈。 作为王侯一级的高等级墓葬,毫无疑问,从其主人下葬之日起,就已被纳入到盗墓者的视野里,或许历朝历代都有盗墓者跃跃欲试,试图进入地宫打开主椁室。“...
记者从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考古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重大发现,通过解读这些竹简和木牍,将丰富人们对西汉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的认知。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告诉记者,这批竹简和木牍是在海昏侯主墓的西藏閤中清理出土的,总数近3000枚。 “在任何地方出土数量如此多的简牍,都是简牍史上的重大发现。”海昏...
11月9日,记者获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预计于本月14日发掘。按照目前计划,墓主是否是“汉废帝”刘贺,最快要在12月25日揭晓(时间表如下)。 11月9日,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1号主墓内,记者看到,考古工作人员正井然有序地进行发掘。在发掘现场,记者看到,主椁室上面的两层椁盖板已经揭掉。“目前,下面的情况还不明,我们正在对椁盖板上方的文物进行清理。”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说,按照目前的计划,主椁室...
“中国古代‘千文一贯’钱币校量制度的史料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证明这一校量方式最晚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知名秦汉考古学家信立祥说,这一发现将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1000余年。 海昏侯墓葬的主墓坐北朝南,其中远离墓道口的北藏閤最为隐秘。今年3月份,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北藏阁时发现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