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年来,温州文物部门加大了对各处工地的文物保护力度,并配合基建工程抢救性清理了多处古墓葬(群),较重要的有瑞安山前山汉六朝及唐墓17座、瓯海丽塘村汉六朝及唐五代墓12座,乐清峡门村明代赵氏家族墓18穴,龙湾朱垟村明代英桥王氏家族墓28穴(测绘)等。 乐清峡门明墓出土的泥俑 瑞安山前山唐五代墓出土器物 宋代剔犀镜盒 今年2月,温州市文保所联合瓯海区博物...
6月1日,本报刊发白振国的文章《“不见冢”里“见”什么》,从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传说故事等多个角度对王子朝地望、晁姓发源地、周王朝典籍遗失地等千古之谜进行了深入探究;6月5日,本报刊发《“不见冢”为战国时期大型墓葬》,对相关部门初步推断冢岗庙被盗墓葬(不见冢)为战国时期大型墓葬的事情进行报道……两篇文章刊发后引发广泛关注,网络浏览量已7万余次…… 昨日记者获悉,根据目前的钻探结果,已初步确定...
记者19日从新疆北部的和布克赛尔县获悉,为配合国道219线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至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的公路工程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布克赛尔县文广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和布克赛尔县境内进行了首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据悉,考古组在国道219线对公路沿线受工程影响的古墓葬进行了调查,发现有32座,之后展开了墓葬的发掘工作。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队的工作人员根据古墓葬分堆的埋葬习俗和文物的形状,推断...
资料图 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媒体上公布,曾于2011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翼城县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经过山西省考古工作者的考古再发掘,目前已经全部发掘完成,取得新收获。 该墓地贯穿整个西周时期,为研究霸国的文化面貌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大河口墓地位于翼城县城以东约6公里处大河口村北的高台地上,现存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150米,面积约45000平方米,包括大量不...
墓葬中出土的铜镜 墓葬中出土的陶勺 墓葬中出土的陶器残片上的文字 考古发掘现场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抢救性发掘 考古工作人员清理发掘出的陪葬品 已出土五铢钱、铜镜、陶器等陪葬品,发掘工作仍在进行 6月11日,记者从阳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了解到,该县揣骨疃镇揣骨疃村的施工工地发现一处东汉墓葬,经文保部门抢救性发掘,已清理出五...
长沙城北,伍家岭一片土地下,埋藏了跨越2000多年的秘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年发现了一个墓葬群,发掘了100多座时间涵盖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的墓葬。一批包括陶器、铜器在内的珍贵文物重见天日。 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研究所组织公众来到考古现场参观。“你们是怎么知道这里有古代墓葬的?”“这个墓葬的主人会是什么身份,会不会是个大官?”……直击考古现场,参观的市民们倍感神奇,...
昨天,北京市文物局对今年上半年考古工作成果进行了阶段性发布。2017上半年,北京市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发掘和保护各时期古墓葬1300余座,出土文物共计3000余件(套),其中通州城市副中心新发掘的古墓葬有276座。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郭京宁介绍,今年前5个月,北京市配合各类基本建设工程共完成考古勘探项目54项,勘探面积约660万平方米。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发掘面积约16000...
昨日,记者从屈家岭遗址管理处了解到,文物工作者在屈家岭自来水公司扩建工程的施工现场发现四座晋代时期的单人墓葬,其中有三座为砖墓,另一座为竖穴土坑墓,墓葬共出土文物13件,其中碗、壶均为原始青瓷,还有汉代“五铢”铜钱。 屈家岭遗址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5月8日,在屈家岭自来水公司扩建工程的施工现场,推土机推出了几块砖,当时施工人员判断该砖为墓砖,看上去像文物,立即与屈家岭遗址管理处联系,随后,管...
在岭南,考古发现出土随葬器物超过100件的青铜大墓只有3座,一座在肇庆,两座在罗定。在罗定的两座先秦青铜墓葬,一座在太平镇南门垌,1977年在水利工地发现,出土时经人为挠乱;另一座在沙艹两背夫山,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经科学发掘,埋葬序列基本清楚。这两座墓葬,有很多新的发现,但也留下了10个未解之谜。 罗平背夫山出土的战国青铜鉴 第一个未解之谜: ...
资料图 5月31日至6月1日,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蕺山戒珠寺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八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本次抢救性发掘的八座墓葬位于蕺山南坡、戒珠寺以北的陡坡之上,为戒珠寺施工过程中偶然发现,寺院负责人及时向市文物局反映情况并主动移交鼎、壶、罐、瓿、碗、钵等出土文物共计16件。市民宗局高度重视,局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示寺院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墓葬年代上至西汉初期,...
6月3日,记者从湖南长沙市文物考古部门获悉,湖南谭家坟山一批战国墓葬近期得以重见天日,目前已清理完毕的墓葬共出土各类随葬器物140余件,为楚人从长江以北向南扩张的过程提供了考古证明。 据悉,谭家坟山战国墓群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花果村,是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为配合当地工业园区建设,谭家坟山战国墓群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从今年2月底开始,在3月下旬已基本完成。目前共发现51...
一次普通的电力施工,没想到在同一区域发现两座不同时期的古墓葬。记者5月24日从宁夏吴忠市文管所获悉,吴忠市利通区21日、23日在电缆沟施工过程中分别发现一座宋代土穴墓和一座明代棺椁墓。 据吴忠市文管所所长任淑芳介绍,两座古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相距仅3米,古墓葬距离地表3米左右。21日发现的土穴墓初步断定为宋代,墓主人为女性,出土了一面印有“长命富贵”的铜镜以及铜钱数十枚,其中包括北宋的元丰通...
5月15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大司空村少数民族特征墓葬发掘现场,工作人员在进行发掘工作。 近日,在河南安阳殷墟大遗址保护区内,考古人员发现一处具有北方草原少数民族特征的墓葬群。从土层和出土器物判断,这些墓葬处于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距今1800年左右。随葬器物多数有铜或铁鍑、铁剑或刀、陶罐,有的还有玛瑙和绿松石串珠、铜镜、金耳环、银手镯等,这对于研究少数民族和汉文化的相互交融具有一定的意义。...
日前,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承德市文物局和隆化县文保所组成考古队,在隆化县尹家营满族乡上京堂行政村孙志沟自然村北部发现一六边形墓葬。 孙志沟墓群位于尹家营满族乡上京堂行政村孙志沟自然村东北1000米,当地俗称“朝阳地”的山坳南坡。“朝阳地”约呈半圆形,坡度约20°.原为梯田,现为退耕地,种植有山杏树。东侧为“窟窿山”,南为一道冲沟,俗名“小北沟”。 据隆化县文保所工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