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黄山风景区文物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云谷景区丞相源密林中的花岗岩巨石上,新发现一处“佛”字题刻。这是黄山宗教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见证和珍贵实物。 该题刻为楷书,约30厘米见方,字迹布满青苔。紧邻题刻所在的巨石,还有一座坍塌的石砌古墓。参照景区现存同类形制古墓,文物部门初步推断其属于明清时期云谷寺僧侣的墓葬。据此推测,“佛”字题刻可能与古墓同时代产生,与墓主人有一定联系,尚待详考。 据了解,黄山...
维京人宝藏 据报道,英国男子德里克于2014年用金属探测仪在苏格兰地区发现了一个神秘的金属容器。在经过专业考古人员的处理后,近日,金属容器里的宝藏被公之于众。 经鉴定,这个金属容器属于维京人时期,距今大约1000年。苏格兰博物馆花重金从德里克手里买下这批文物,不久将正式展出。
记者从山西省河津市文物局获悉,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近日在该市樊村镇固镇村考古调查时,发现了一处金元时期的瓷窑遗址,距今有400多年历史。 今年3月中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根据河津市文物部门提供的一些线索和资料,在该市樊村镇固镇村一处瓷窑遗址考古调查时,发现并采集了一些标本,均为黑釉或白釉的瓷器残片,可辨器物有瓷碗、瓷罐、瓷盆、瓷盘等,一些残片上还有文字。同时还采集到一些窑具。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高...
为迎接“201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举行,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承办的“黄帝文化寻踪——杨官寨、石峁考古发现的启示”展览,于4月1日至5月20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黄帝,一个朦胧伟岸的身影,一个久远的时代符号,一个传说中的远古英雄,一位中华民族记忆中的共同祖先。这位最早统一中原地区远古氏族部落的人文初祖,创世兴物,惠泽生民,征伐不享,扫平四方,...
桐庐县分水镇小源村陈家自然村的几位村民,清晰地记得村里宋代墓群的发现经过:前几天,为修路在溪边驳石坎时,突然从山坡上滚下了一只瓷碗和一只颔瓶,“哎呀,都是‘老东西’。”即便是不懂行的村民瞧了瞧,也能看出它们不一般。再沿迹往上寻,一个洞里还有几件瓷器,洞两侧的砖块码得工整又漂亮。“别动,这是先人的墓。”上了年纪的村民给县里打了电话,希望能找个专家到现场看看。 “从出土的瓷器及墓砖的形制来看,初步判...
在金华芙峰街上,有一座近百年历史的功德碑,上面记载了修路的往事,那些曾经为修路做出过贡献的老字号,都被刻在碑上。日晒雨淋,石碑上的字迹越来越模糊,然而石碑后的那段历史,却值得珍藏。 一座93岁的功德碑 芙峰街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这几日正在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路不太好走。下穿过环城北路立交桥,在芙峰街360号附近,记者见到了这块功德碑。 碑上“芙峰大路”四个大字格外醒目,下右侧刻着立碑缘起:“...
近日,广西贺州市钟山县一村民在挖宅基地时发现一座东汉末年的古墓,距今有近2000年历史。古墓出土了陶鼎、纺纶、铜钱、铜镜等文物,推断墓主应是当时有一定地位的女性。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潇贺古道和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依据。 考古工作人员从墓葬中发现的玛瑙耳铛、纺纶、铜镜等器物,推断墓穴的主人可能为女性。此外,墓葬中发现的纺轮体积较大,是当地历年来发现的最大纺轮之一。 据了解,该墓葬地处思勤江流域。...
昨日下午,阜阳城西某工地,一台挖掘机在挖土时,挖到一处墓葬。公安、文物管理部门及时介入,出土的多件文物目前已移交市文物管理局。 “几天前,在这一带就发现了古墓,我们一直在这一带加强巡逻。”颍州公安分局阜临路派出所所长王洪磊说。 在阜阳文物局到达现场之前,阜临路派出所民警已在现场维持秩序,附近群众发现的两面铜镜和三枚铜钱已顺利移交文物管理局。 颍州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墓葬埋在地面以下约1米处,...
钟山县发现东汉古墓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4月7日,记者在钟山采访了解到,古墓已经出土陶鼎、陶罐、纺轮、铜碗、铜钱、铜镜等文物一批。目前,该县文物管理部门对汉墓的后续整理工作仍在继续,并按照文物保护法要求,对这一地段的详细数据进行深入考研、上报。 据悉,该古墓地处钟山的思勤江流域,是几天前一村民在挖宅基地时发现的。经钟山县文物管理部门初步认定,古墓为东汉末年,距今有近2000年历史。考古工作人员从墓...
昨从省文物考古所获悉,近日,考古工作者在对云梦楚王城遗址进行勘探后并对照以往考古发掘成果分析,推断城内早年认为是“中城垣”的一道夯土墙,其实是西汉早期的防洪堤。 楚王城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我省云梦县城关东部,自清代以来就叫“楚王城”,沿用至今。经过1986、1988、1992年几次考古发掘,明确这是一处战国时期楚国城址。城址内包含有战国时期文化堆积和夯土台基、西汉早期文化堆积及晚期墓葬...
广西贺州市钟山县村民日前在挖宅基地时发现一座墓穴。钟山县文物管理所5日通报,经初步认定,该墓穴为东汉末年的古墓,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 据钟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陈晓林介绍,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抢救性发掘,已从该古墓中出土了陶鼎、陶罐、铜碗、铜钱、铜镜等一批文物。从出土文物的规格、种类及数量上看,墓主身份在当时应该算是中上地位。 陈晓林说,考古工作人员从墓葬中发现的玛瑙耳铛、纺纶、铜镜等器物,推断...
近日,上山遗址核心区块建设前考古发掘又有新发现,工作人员在探方T1010北隔梁内清理出土了石磨盘、大口盆等“上山文化”代表性器物以及陶器残片若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土的石磨盘较之以往发现的,体量更大,器形上也有所差异。 上山遗址位于黄宅镇渠南、渠北和三友村之间,浦阳江上游的丘陵河谷地带,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分为南区和北区。遗址发现于2000年,2001年至200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
考古专家对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 谁都没有想到,桐庐分水镇的一个小土坡竟然埋着一个大秘密。若不是偶然地滚下一个碗,这个已埋藏近千年的秘密,不知何时才会揭开谜底。 当地考古部门人员赶到现场,吃惊地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古墓,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古墓群。随着发掘推进,疑团越来越多:古墓之下为什么还有古墓?墓地朝向几乎都是正南北,古人怎么做到? 所有的古墓历经900年,但保存十分完好,未见明显的坍塌痕...
谁都没有想到,桐庐分水镇的一个小土坡竟然埋着一个大秘密。若不是偶然地滚下一个碗,这个已埋藏近千年的秘密,不知何时才会揭开谜底。 当地考古部门人员赶到现场,吃惊地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古墓,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古墓群。随着发掘推进,疑团越来越多:古墓之下为什么还有古墓?墓地朝向几乎都是正南北,古人怎么做到? 所有的古墓历经900年,但保存十分完好,未见明显的坍塌痕迹,是不是用了特殊的材料? 随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