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日考古人员在江苏泗洪韩井遗址内发现水稻田遗迹。经权威考古专家考证,此处水稻田遗迹距今已有8000多年。 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自2010年起经过多次考古发掘,经同位素测年,该遗址的时间跨度为距今8500至7500年,是淮河流域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环壕遗址,填补了淮河中下游史前文明空白。为深入了解顺山集文化,考古专家开始对顺山集遗址4公里外的同时期韩井遗址进行...
近日,考古学家在对一件上世纪于埃及出土的Tarhan礼服做放射性碳分析研究时发现,这件不起眼的礼服竟然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衣服,它的“年龄”可以达到5500年左右。 这件不起眼的衣服早已被发现,但在起初并没有引起考古学家们的过多关注。它上一次的公开展览还是在1977年,但当时的它只被堆在了碎布堆角落里,很不起眼。 但在前不久,专家无意中对这件礼服进行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时却惊人...
紫禁城内宫廷建筑考古首次发现元代地层,此发现对研究紫禁城元明清三代和北京城中轴线变迁,乃至紫禁城历史及中国古代建筑史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文/广州日报记者赵琳琳 故宫博物院昨日发布多项考古成果,包括一项故宫考古的突破性发现。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在发布故宫考古新成果时介绍说,首次发现的元代地层,是故宫隆宗门以西发现的一组遗存,是近两年来故宫考古的突破性发现,其层位关系由晚及早分别...
故宫博物院故宫研究院5日在北京发布多项研究成果,其中考古研究所首次在紫禁城内宫廷建筑考古中发现元代遗址。 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发布了故宫考古新成果,其中隆宗门以西发现的一组遗存,是近两年来故宫考古的突破性发现。他介绍,这组遗存的层位关系由晚及早分别为清中期的砖铺地面和砖砌排水沟;明后期的墙、门道基址、铺砖地面、砖砌磉墩和明早期的建筑基槽;最下层的素土夯筑层和夯土铺砖层基槽。“最下...
故宫首次发现元代地层,位于隆宗门以西。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昨日,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发布了一组考古成果,包括首次发现的元代地层、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宫廷御用瓷器碎片埋葬坑等。其中,元代地层是近两年来故宫考古的突破性发现。 在王朝更迭中,被埋藏在地下数百年的元代大内,也就是元朝皇宫,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内露出端倪——隆宗门西发现的一组建筑遗存中,发现的瓷片、瓦片等将地层时代回溯至了元代。 ...
一座基本完整的砖室墓中有百余幅砖画,而面对墓道的墓壁上方居然有耐人寻味的“风花雪月”草书,这是日前宁夏考古人员在抢救性发掘宁夏彭阳县罗洼乡张湾村一座古墓时的发现。 彭阳县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一个贫困县。古墓位于彭阳县县城东北约60公里的一个小沟里,是在整理农田时发现的。据参与此次清理发掘的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存世和彭阳县文管所所长杨宁国介绍,墓内并排摆放着两具人骨骨架,但棺木已经荡然无...
5月4日,广安市前锋区宣传系统调研组在代市镇长五乡白鹤岭调研时发现一处清同治十三年(1874)的石坊建筑。据悉,该石坊建筑系五世同堂百岁石坊,存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资富能训唯以水平”的对联,落款为(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桂月郡庠生王运开敬书),整个建筑构件均用石料打制和雕刻而成,建筑工艺较讲究,是广安前锋区近年来发现的一处保存较完整的石构建筑,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石构建筑艺术,具有较重要价值。
近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笔者注意到我省早期油票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从我省第一套购油票1955年安徽省粮食厅购油票开始到1959年粮食厅购油票止,基本上所有的油票上面的面额均是用简写中文数字(一、二、……)表示的,仅有下列油票除外: 1、1956年安徽省粮食厅购油票“贰斤”; 2、1957年安徽省粮食厅购油票“伍钱”; 3、1957年安徽省粮食厅军用食油购买证“壹斤”; 4、1957年安徽...
2016年4月25日,河南省内黄县亳城乡岸上村,商中早期墓葬群发现地,完整棺椁已被整体提取。4月18日,内黄县文物旅游局通报,考古人员在内黄县亳城乡岸上村发现古墓群。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省、市文物部门有关专家实地察看,该古墓群被初步判断为商中早期墓葬群。内黄县文物旅游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3月初,在内黄县亳城乡岸上村,村民在为附近的砖窑起土时发现了这个古墓群。 该古墓群距地表10米以下,...
在武汉举办的湖北音乐博物馆“泛川古琴馆”开馆活动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湖北枣阳郭家庙墓地发现了较为完整的琴和瑟,距今2700年,为目前所知最早,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于中国古代音乐的认知。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是春秋早期的一处遗址,距今2700年。墓地处于随枣走廊入口,是我国古代南北往来的交通要道。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介绍,本次郭家庙墓地出土的琴、瑟均出自曹门湾墓区的86号墓。琴长约9...
近日,市民王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称,他途经中华路与安阳西北绕城高速交叉口附近时,发现有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挖掘工作,据了解,疑似商代墓葬群,并且有青铜器出土。4月23日9时30分,记者驱车前往现场进行调查采访。 现场: 道路施工时发现 三个考古挖掘坑一字排开 10时许,记者到达现场。挖掘项目位于安阳县柏庄镇(具体位置在中华路与西北绕城高速施工项目交叉口的东侧)。大片土地被黑色的网纱覆盖,三个已...
挖掘古墓现场 近日,唐山玉田县林头屯乡林头屯村南发现古墓一座。玉田县文广新局文管所结合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经过仔细勘察和周密部署,于24日正式开始抢救性发掘。 据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研究员翟良富介绍,根据墓葬形制、发掘出土文物和墓主遗骸初步判断为金代砖石结构双人合葬墓,墓主身份尚不明确。唐山市历史上地处辽,本次发现的金代古墓,将为唐山市地方历史、民俗、丧葬礼仪等研究提供实物佐证。 目前,抢...
30日在武汉举办的湖北音乐博物馆“泛川古琴馆”开馆活动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湖北枣阳郭家庙墓地发现了较为完整的琴和瑟,距今2700年,为目前所知最早,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于中国古代音乐的认知。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是春秋早期的一处遗址,距今2700年。墓地处于随枣走廊入口,是我国古代南北往来的交通要道。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介绍,本次郭家庙墓地出土的琴、瑟均出自曹门湾墓区的86号墓。琴...
记者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发掘一座隋代墓葬时,依据墓内残存壁画和墓志记载,确认墓主为秦州刺史韦协,这一发现为研究隋代关中地区墓葬形制提供了珍贵资料。 该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大道北侧,在墓葬天井和墓室内发现有残存壁画,分别绘有列戟、仪仗及内侍、侍女等人物图。 出土墓志记载,墓主韦协字钦仁,京兆杜陵人,为韦敻之孙,韦洸世子。隋开皇八年任秘书郎,十八年任泰州刺史,同年卒于任...
4月27日,记者从湖南省文物局获悉,株洲县文物局在乡村文物征集中,在龙门镇太安村一胡姓老人家中征集到了21份民间契约。 21份契约全为宣纸。这些契约有买茶树山林土坡的、买房屋土坪的、买塘池的、买田地的,还有分家的契约。这些契约详细记载了交易的内容,地界的划分。每份契约上都是用毛笔工整的记录了当时交易的缘由、时间、证人。从落款时间看,这些契约最早的为道光二十一年,最晚的为民国三十七年,更多的是清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