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通济门是明代初年南京城墙建成时的“内十三”,也就是13座内城门之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拆毁,地表一点遗迹都没有留下。最近,为了推进通济门遗址公园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通济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通济门“船形瓮城”的西北角,从而确认了通济门西北方向所达到的范围。 坑里挖出巨大城垣遗址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这片刚刚结束发掘工作的考古现场。这片遗址位于龙蟠中路以西、白下路以南的裘家湾广场,在之...
最震撼/ 高山古城遗址人骨罕见完好,亦为成都平原已发现年代最早最完好史前墓地。 最费解/ 随葬品中发现3枚4600年前的核桃,这一随葬习俗在成都平原尚属首次发现。 神秘的古蜀文明,一直是萦绕在人们心中的谜团。约在上世纪90年代,考古队员在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距今4500年-3700年的8座古城遗址,它们比三星堆文化早近千年,人们把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宝墩文化”。宝墩文化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探寻...
近日,由自治区考古所、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哈巴河县文物局共同对哈巴河县新发现的额德克遗址进行现场调查。额德克遗址位于哈巴河县西南部,紧邻哈巴河上游的一条支流,现场为低矮的沙丘,有数千米之长。通过现场勘查,在遗址中发现相对分布密集的细石器、陶片遗存。附近居民也曾采集到一定数量的青铜时代铜刀、铜剑以及不同类型的陶罐和铁箭头等文物。这一区域埋藏的文化年代自细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铁器时代,时间跨度长、类型丰富...
由汕头市文广新局配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汕头海丝文物考古队,近日在南澳县的考古调查中有新发现:考古队在对省级文保单位南澳明古城墙旧址进行调查勘探期间,新发现了古城墙南门、东、西面城墙遗迹以及敌楼、营房、器械库等军事设施遗址,并出土一批明清瓦片及陶瓷片。 据《南澳志》记载,明万历四年(1576年)南澳城建成,“坐南朝北,高二丈二尺,厚五尺,围五百丈,面宽七尺,皆甃以石,壕深八尺。” 1918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考古学家近日在蒙古国阿尔泰山脉海拔2800米处发现了一具木乃伊。专家判断,这具木乃伊可能是公元六世纪的一位突厥女性,现在只有一只手和穿着靴子的双脚可以被看到,考古学家正在小心翼翼地继续挖掘。 这是首次在海拔2800多米的中亚山脉地区发现完整的突厥人遗体,来自科布多博物馆的研究专家苏赫巴托(B.Sukhbaatar)说,之所以推断这是一具女性木乃伊,是因为坟墓中没有发现弓箭...
近日从省文物考古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对云梦楚王城遗址进行勘探后并对照以往考古发掘成果分析,推断城内早年认为是“中城垣”的一道夯土墙,其实是西汉早期的防洪堤。 楚王城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我省云梦县城关东部,自清代以来就叫“楚王城”,沿用至今。经过1986、1988、1992年几次考古发掘,明确这是一处战国时期楚国城址。城址内包含有战国时期文化堆积和夯土台基、西汉早期文化堆积及晚期墓葬。2...
“埃及考古新发现两国合作新机遇”座谈会现场 张业亮摄 本网讯 为2016年中国“埃及文化年”烘托气氛,4月11日,中国记协与埃及驻华大使馆合作举办主题为“埃及考古新发现,两国合作新机遇”的座谈会,邀请埃及考古学家莫妮卡·汉娜博士做主题发言,并回答与会记者提问。 汉娜博士在发言中主要介绍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埃及图坦卡蒙法老墓的最新考古发掘进展;二是对博尔戈尔地区的考古发掘情况;三是在荷鲁斯之路...
大冶市鄂王城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10日,考古人员在鄂王城遗址出土了一件保存较为完整的青铜铭文戈,这也是大冶第一次通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带刻字铭文青铜器,价值十分重大。 鄂王城遗址位于大冶市金牛镇鄂王城村胡彦贵村,于1981年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1985年被大冶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北郊,1954年发现以来,先后发掘了城址、宫殿等大型建筑及多座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了大批青铜器。该遗址反映了公元前16——13世纪中原文化向南扩张、在长江流域形成中心城市的社会景象。通过盘龙城的考古发现,学术界首次认识到二里头及二里冈等中原文化在南方大范围的同一性,认识到夏商王朝的政治版图到达了长江流域。因此,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社会影响,盘龙城遗址都极为重要。 为配合盘...
2014年8月16日至2015年8月13日,在荆州市荆州中学新校区建设工程中,荆州博物馆对位于荆州区郢城镇荆北村与郢南村交界处的刘家台与夏家台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两墓地东西相邻,有明显空白区相分隔,时代及葬制葬俗与文化特征基本相同。共发掘战国墓葬350 座,出土随葬器物3058 件(套),其中陶器1797 件,铜器398 件,竹简400余枚,漆木器375 件,玉石制品30 件,丝织品3件(套...
第五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的评审已顺利结束,经过41位专家的严格评选,最终选出获奖者10名,入围者12名。今年是李济奖学金设立五周年,我们将在中国考古学圣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隆重举办第五届奖学金颁奖仪式(详情见文章最后)。 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是首个面向海内外各大高校学子的考古学专业奖学金,旨在纪念李济先生对于中国考古学的开创之功,鼓励更多的考古专业学生不断进取。至2016年已...
“早在7000年前三峡库区就已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武汉大学余西云教授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的研究日前得出这一结论,比此前考古学者在瞿塘峡发现的距今5000余年的大溪文化还早2000年。 地处三峡巫峡深处的巴东县官渡口镇楠木园村山势险峻,土地肥沃,以盛产优质柑橘而闻名于世。1932年一位美国考古专家在三峡地区考察时发现楠木园有人类早期的活动遗迹,这一发现引起了海内外考古专家的注意。1994年武汉大学考...
该墓系典型的六朝墓室,分为甬道、前室、后室等 近日,中央门外一处工地上,考古部门在工程前期的勘探中发现了一座六朝小型砖室墓。砖墓呈现典型的“甲”字形,距今大概有1600年。令人注意的是,该墓位于郭家山附近,而郭家山正是东晋时期一处重要的贵族墓葬集中地。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现场看到,此墓已经大部分呈现在人们面前,券顶早已无存。工人们正在进行清理工作。这座墓长约5米,宽不足2米,属于较为典型的...
9日晚,有网友发微博称济南一处工地施工中发现不明实情墓葬,现场遭到一定破坏。10日上午,济南市考古所工作人员接报后前往勘察现场,推测可能是清代墓葬群。 网友微博中同时晒出5张墓葬的照片,其中两扇墓门清晰可见,保存完好。另一张图片石头上刻有“如陵”二字。“如果因无人重视被毁很可惜。所以发条微博,网友中有懂得考古的吗?”发微博的网友说。 接到转来的微博信息后,10日上午,济南市考古所考古研究科工作...
钟山县发现东汉古墓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4月7日,记者在钟山采访了解到,古墓已经出土陶鼎、陶罐、纺轮、铜碗、铜钱、铜镜等文物一批。目前,该县文物管理部门对汉墓的后续整理工作仍在继续,并按照文物保护法要求,对这一地段的详细数据进行深入考研、上报。 据悉,该古墓地处钟山的思勤江流域,是几天前一村民在挖宅基地时发现的。经钟山县文物管理部门初步认定,古墓为东汉末年,距今有近2000年历史。考古工作人员从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