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元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坐像,1955年北京西城区定阜大街出土,是元大都城址范围内出土的重要文物之一。它以优美的艺术造型,精湛的烧制工艺,独特而完美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元代雕塑艺术、佛教造像艺术和景德镇窑瓷塑烧制工艺的最高水平,为首都博物馆典藏的重要瑰宝之一。 水月观音像通高65厘米,头戴宝冠,冠的正面有一小化佛(残),广额丰颐,眼睑低垂,神态安详。观音跣足而坐,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
廊坊博物馆新增加的文物 廊坊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接收文物。 11月1日,记者从廊坊博物馆了解到,该馆又添新文物,廊坊市文物管理处于昨日将2014年来发掘出土的三批文物共256件移交该馆。 据悉,此次移交文物包括陶器、金银饰品、铜钱等,主要发掘于廊坊市锦绣观邸小区等清代墓葬。这批文物时代特征明显,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是研究廊坊地区历史发展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发掘前的胡庄韩王陵 96号墓玉柄玉鞘铜匕首 胡庄大墓出土的铜鼎肩沿上“王后铭” 干渠自唐户北上约10公里,至新郑城关乡胡庄时,与战国晚期的韩国国王、王后陵撞个满怀。 与唐户一样,胡庄韩王陵也曾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共有八个项目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占六项,而郑州占了四项,足见郑州古代文化积淀之丰厚。 从唐户到胡庄,不过十来公里,...
大明宫官署遗址出土珍贵文物 大明宫官署遗址出土珍贵文物 日前,中科院考古所唐长安城考古队对大明宫官署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昨日,大明宫官署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第一次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后,西安唐城考古队首先对含元殿西北约5000多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勘探。“前两次考古挖掘,我们通过发现排水沟、夯土墙,确定了该区域的格局和界限,还有院落里廊道的位置和房屋的分布,...
10月25日,唐县仁厚镇黄家庄村村民向本报反映,该村挖掘出一汉代遗址。10月28日,燕赵都市报记者来到位于黄家庄村东南的挖掘现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康三林告诉记者,这次是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开展的抢救性挖掘。10月24日开始挖掘,目前挖掘面积300平方米,根据目前勘测初步定为汉代遗址,一处长2.6米,宽约2米,高1.43米的陶窑将对研究汉代制陶工艺提供参考。 一处陶窑惹关注 10月28日...
日前,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此前在太仓市万丰村半泾河挖掘出土的一条古木船召开了论证会。根据专家鉴定讨论,认为该古船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年代应不晚于元代,属于典型的江浙近海船型,对研究太仓漕运、海运史具有重要价值。 今年6月,一支施工队在对半泾河万丰段进行疏浚拓宽时发现了一条木质古船,经测量长18.2米,最宽处达5米,随船还出土了一些陶罐和瓷片。太仓博物馆随即组织了考古专家对古船采取了...
日前,中科院考古所唐长安城考古队对大明宫官署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昨日,大明宫官署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第一次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后,西安唐城考古队首先对含元殿西北约5000多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勘探。“前两次考古挖掘,我们通过发现排水沟、夯土墙,确定了该区域的格局和界限,还有院落里廊道的位置和房屋的分布,根据遗址位置和文献记载,我们初步确认该区域的官署有可能是唐...
自叶县文集北上,干渠穿起一串儿不同朝代的古遗迹:鲁山薛寨、杨南、陶庄,郏县黑庙、狮王寺,以及禹州新峰、崔张等。在禹州钧台办事处,干渠与文集同时代的“小伙伴儿”——阳翟故城金元遗址相遇。 与文集一样,阳翟出土了上千件瓷器,以及很多象棋子、围棋子、骰子等娱乐性玩具。当年文集、阳翟,必有相似的场面:街头两人对弈,众人支招,争得面红脖子粗;晚上大戏台,热播剧《窦娥冤》看得人长吁短叹…… 金...
昨天,记者从双墩遗址二次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自本月18日考古队正式进驻双墩遗址现场开展工作以来,发掘进展顺利,目前已经进入到文化层,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 双墩遗址距今已有7300多年历史,遗址面积二三万平方米,上世纪90年代进行过一次发掘,是蚌埠地区乃至淮河中游地区最早的人类祖先居住过的地方,通过前期的考古发掘证实,双墩遗址东西北三面环水,南部连接岗地,是静水状态下的湖相沉积。 考...
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正在进行的古代墓群发掘中,出土了一批有较大价值的西汉竹简。这批竹简全部出自西汉早期墓葬,经初步清理,共登记565支,其主要内容为《日书》。 据考古专家介绍,《日书》是古人从事婚嫁、生子、丧葬、农作、出行等各项活动时选择时日吉凶宜忌的参考书;这批文字资料对于研究随州地区汉代社会文化,特别是丧葬制度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今年1月,曾都区考古队对该区某大道沿线进行勘探时...
牛坡洞遗址出土的绳纹陶片 资料图片 记者日前在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的牛坡洞遗址发掘现场了解到,这里出土了大量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的文物,包括人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以及绳纹陶片等重要发现有望揭开华南古人类之谜。 据牛坡洞遗址考古队现场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专家付永旭介绍,与黄河、长江流域相比,华南地区的史前人类考古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如文化类型、分期等。为了解决这些长期困扰中国考古...
记者日前在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的牛坡洞遗址发掘现场了解到,这里出土了大量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的文物,包括人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以及绳纹陶片等重要发现有望揭开华南古人类之谜。 据牛坡洞遗址考古队现场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专家付永旭介绍,与黄河、长江流域相比,华南地区的史前人类考古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如文化类型、分期等。为了解决这些长期困扰中国考古界的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设立了“哲学社会...
图为“杨树排子遗址”所出土的鼓腹双耳陶罐。 前不久,为了配合辽源至长春铁路工程建设,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东辽县建安镇榆泉村4组,对“杨树排子遗址”进行了一次科学考古发掘。 这次发掘在遗址铁路通过部位布下了长60米、宽3米的探沟,发掘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在探沟内距地表深约70厘米至1米处,除发现有3处较明显红烧土、木炭等遗迹外,在T1中段还发现两处相距较近又很集中,并露出大量残瓦...
日前,河北省平泉县南五十家子镇南五十家子村发现了一具辽代石棺。经该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初步确认,该石棺保存比较完整,石棺材质为红褐色沙砾岩,分棺盖和棺匣两部分,表面无文字或图案装饰,只有钎子的凿痕。棺盖长76厘米、宽60厘米、厚15厘米,一面为平面,另一面有凹槽,槽深3厘米,壁厚10厘米;棺匣长77厘米、宽60厘米、厚38厘米,上面凹槽深18厘米,壁厚10厘米,底面略平。整具石棺重300多公斤。石棺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