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目前,中国有超过1000万件的文物流落在海外,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市场现状等客观原因的限制,使我国大量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艺术品无法进入正常市场流通渠道,归国无门。为扭转目前文物流通不畅的现状,为更多的海外流失文物打通一条绿色回家之路,根据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在2014年8月25日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快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建设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设立国家文化艺术口岸;在基地举办回流文物保税展示交易...
被归还文物和此前所藏的博物馆 中国向英法等国通过外交渠道追索文物的努力近期接连取得收效。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6日报道,法国已低调向中国归还4件遭劫掠的纯金文物。近期,中国已加强了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力度。 此次归还的4件猛禽金首价值1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85万元)。据称,此次归还行动成为了法国的一次“外交噩梦”,因为在理论上,已被捐赠给法国博物馆的物品是不可撤回的。 报道称...
日前,位于顺义区天竺保税区内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正式宣布建设全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从此,更多的海外流失文物有了一条更高效、便捷的回家之路。 目前,中国有超过1000万件的文物流落在海外,数字非常庞大。近年来,伴随着国力增强和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中国成为这些海外文物的最大买家。据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保护中心理事长、市文物局前局长孔繁峙介绍,仅每年在北京做海外回流文物入境登记的文...
国家显然需要为文物回归开辟“绿色通道”,核心的问题是与国际接轨,实行税收豁免。发达国家对文物和艺术品进口实行零关税,理由是文物和艺术品与普通商品不同,具备教育、陶冶与审美的功能,应鼓励其进口。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拍卖,回流我国的文物达10万多件。近两年,包括王健林、王中军、刘益谦等民营企业家和收藏家都花巨资去海外“夺宝”。但近日有媒体报道,由于文物和艺术品入关需缴纳关税、进口增值税...
根据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在2014年8月25日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快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建设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设立国家文化艺术口岸,在基地举办回流文物保税展示交易活动,进行回流文物保税交易试验”等宗旨,日前,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在北京市文物局、市文化局、海关、市口岸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宣布将建设“全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 ...
海外回流文物一直是艺术品交易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中,60%以上的拍品都是回流文物,近两年来,包括刘益谦、王中军、王健林等民营企业家、收藏家也都不惜血本纷纷去海外“夺宝”。尽管回流文物市场火热,但是目前中国仍有超过1000万件文物流落在海外。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回流文物有家难回?又有什么办法能打破这些门槛? 高税收成回家拦路虎 目前,中国有超过1000万件文物流...
“北京东方艺术品博览会”今天在北京展览馆举行,50余件海外回流文物将集中亮相。博览会还特设了清代宫廷御用掐丝珐琅器专区,铜鎏金掐丝珐琅百鹿尊、铜鎏金掐丝珐琅鸟笼、铜鎏金掐丝珐琅荷塘盆景等珍品系首次在国内艺术品市场集中亮相。 本届博览会以代表东方文化精髓的经典艺术品为主体,展品汇集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历代名窑瓷器、掐丝珐琅宫廷器、近现代书画、精品玉雕、台湾珠宝首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门类精品。...
一幅由法国著名画家保罗·塞尚 (Paul Cézanne) 创作的重要布面油画珍品《从埃斯塔克山上远眺伊夫古堡》 (Vue sur L’Estaque et le Château d’If) 已长期租借至英国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 (Fitzwilliam Museum) 长达近 30 年之久,目前正面临着流向海外的风险,除非有英国买家能够以高出 1352.25 万英镑(约合人民币 1.32 亿元)的...
昨天上午,位于顺义天竺综合保税区内的全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开建,这将为海外流失文物“回家”开辟绿色通道。 据了解,中国有超过1000万件的文物流落在海外,由于历史原因和市场现状,大量海外流失文物无法进入国内正常的市场流通渠道。陕西省文物总店副总经理秦怀戈告诉记者,目前,国有文物商店采购主要通过私人携带方式入境,一是避免繁琐的审批程序,同时也可以省去高额关税。按相关规定,文物商店至少要缴...
为扭转目前文物流通不畅的现状,为更多的海外流失文物打通一条绿色回家之路,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正式宣布建设全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 专家介绍,目前中国有超过1000万件的文物流落在海外,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市场现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我国大量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艺术品无法进入正常市场流通渠道,归国无门。而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市场的建立,将以创新的方式面向国际,以全新的思路吸引世界各地的...
6月28日,宁波博物馆迎来了一批奇装异服的海外学生团体——闪闪发亮的印度莎丽、红色的俄罗斯大摆裙,还有在大热天穿着挪威手织毛衣的高大男生,他们作为宁波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传统服装秀》的主角群,尚未登台,就已经引得周围的观众纷纷围观求合照。 服装秀在10点准时开始。本次活动由宁波博物馆和诺丁汉大学共同组织举办,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贯穿20多个国家,进行各国文化的介绍交流与传统服装、传统习俗...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昨日正式宣布建设“全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该交易市场将于今年11月底正式以交易会的形式启动运行。口岸交易市场的成立将有望改善今后文物流通不畅的状况。 目前,中国有超过1000万件的文物流落在海外,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市场现状等客观原因的限制,归国无门。 此次成立的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是基于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境内关外、免证、保税的政策优势,通过保...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今年春拍已经落下帷幕,内地和香港的瓷杂板块交出的“成绩单”可谓差强人意。曾经在几年前屡屡刷新高价纪录的明清官窑风光不再,反而是一直被边缘化的宋瓷,近两年屡次拍出过亿的价格,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有资深从业者向本报爆料:从明清官窑到宋瓷的板块轮动,都是“洋人在联手炒作”,明清官窑已经套牢了诸多高位接盘的藏家和基金,而宋瓷的买家会不会成为下一群悲剧的“接盘侠”呢? 1 ...
昨天上午,“海外名校走进金华古村落”在金东区澧浦镇琐园村举行第一季活动启动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暨军民,省外侨办副主任王通林,副市长孙荣燕出席启动仪式。老挝、瑞士、白俄罗斯三国驻上海总领事,以及来自14个国家24所高校的42名教授和学生出席了昨天的启动仪式,42名海外名校师生将在琐园开启为期21天的古村落体验之旅。 此次活动旨在以世界的眼光推进金华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通过组织海外名校学生走...
日前,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了题为“中国:镜花水月”的展览。展览将一批馆藏中国北朝石窟用作时装展示的背景墙,引发中国网友的质疑,“年代久远的古代壁画是非常脆弱的,根本经不起如此折腾”,“我们看到在展厅尤其在壁画附近使用闪光灯的报道”。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近日在回应相关质疑时表示,所有展览使用的自然光都被过滤掉紫外线,且壁画已经用不受自然光影响的矿物颜料处理过,展览过程也禁止公众拍照,不会伤害文物。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