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品名:敦煌莫高窟榆林25窟说法图 镜心设色绢本 作者:郭平 尺寸:138×180cm RMB:160000元 说明: 此次《敦煌莫高窟第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西方净土》的作者郭平先生现为敦煌画院画家,中国禅林画院特约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会员。90年代初进入敦煌书画院创作部工作,主要从事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临摹与创作,并受天津美术学院著名画家李...
品名:敦煌莫高窟榆林25窟说法图 镜心设色绢本 作者:郭平 尺寸:138×180cm RMB:160000元 说明: 此次《敦煌莫高窟第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西方净土》的作者郭平先生现为敦煌画院画家,中国禅林画院特约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会员。90年代初进入敦煌书画院创作部工作,主要从事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临摹与创作,并受天津美术学院著名画家李庆增先生的启蒙和点拨...
在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壁画保护修复现场将首次对外开放。通过预约,游客可以近距离观摩壁画保护修复的现场和细节。 记者11日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开展这一活动,旨在向游客介绍洞窟壁画保存现状、保护原则、保护方式,提高公众对莫高窟文物的保护意识。 莫高窟计划开放的是正在进行壁画保护修复的第44、98窟和由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完成...
英文名称:Mogao Caves 编号:200-004 莫高窟于1987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概 况 在...
5月22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从本报刊发《我省地震灾区文物损失严重》至今,我省在此次地震灾害中受损文物经过最新统计显示,受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增至16处,共计45处不可移动文物遭受不同程度毁坏,各级各类文物收藏单位共受损文物607件(含民营博物馆藏品),其中288件文物彻底被毁无法修复。 强烈余震幸未波及莫高窟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包括甘肃省在内的多个省份都...
5月9日,咸辉副省长带领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文化厅负责同志和酒泉市政府有关领导前往敦煌研究院调研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实施情况。 在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党委书记纪新民、副院长王旭东等陪同下,咸辉副省长一行先后现场重点考察了游客中心选址和第85、98窟壁画保护修复工作,深入保护研究所、数字中心、信息资料中心等业务部门调研和指导工作,并对莫高窟文物保护、展示及对风沙防治、崖体稳定性和栈道...
万幸!世界遗产都江堰工程几无恙 汶川地震不仅危及震区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也严重威胁着包括都江堰水利工程、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在内的世界遗产地及1000多处文物的安全。 此次受灾地区是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集中地区,不仅有都江堰、青城山、大足石刻、兵马俑等世界遗产,更荟萃着藏、羌、回等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地震发生后,当地的文化遗产是否安然无恙躲过此劫?遭遇损失的文物建筑,该如何及时修复,正处于...
中文名称:莫高窟 英文名称:Mogao Caves 编号: 200-004 莫高窟于1987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
日前,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这项总投资预计将达2.61亿元的工程项目,是莫高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保护工程。目前,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根据批复,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总投资2.61亿元,其保护利用设施2亿元,崖体加固及栈道改造工程近2000万元,风沙防护工程1381万元,安防工程2132万元。而依托先进数字技术打造的数字陈列展厅建设将是整个保护利用工程中投...
总投资逾2亿,备受关注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前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记者13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该工程前期工作已展开,一个专门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近日组建完毕,并获甘肃省文物局批准,以保证敦煌莫高窟历史上最大的保护工程顺利实施。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总投资26100万元,其中保护利用设施20630万元,崖体加固及栈道改造工程1957万元,风沙防护工程13...
一 引言 复原临摹是我院美术工作者复制敦煌壁画过程中总结出的三种临摹方法之一。在敦煌壁画临摹70余年的历史中,前辈专家使用复原临摹的方法,绘制了一批有影响的临摹作品。但由于过去条件所限,前辈专家采用复原临摹的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自己的判断来进行,因此,这种临摹方法产生的作品,相对缺少一定的科学依据,也就带有了一定的随意性。近些年来,我院保护所科技专业人员相继对敦煌壁画的颜料进行了系统的科学...
为了实时监控洞窟内的环境变化,一种先进的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明年将在莫高窟所有开放洞窟安装。 游客参观引起的洞窟内温湿度等变化,是造成敦煌壁画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到敦煌莫高窟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2006年已达55万人次。游客的增多给莫高窟带来的保护压力在加大。 记者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由敦煌研究院和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今年8月已在莫高...
经过多年努力,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如今已经建立了“四位一体”的监测体系。 记者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四位一体”监测体系包括:敦煌莫高窟大环境监测,敦煌莫高窟洞窟文物本体监测,敦煌莫高窟安全防范监测,敦煌莫高窟游客调查与监测。 敦煌莫高窟大环境监测从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起步,当时敦煌研究院首次在莫高窟顶建立了气象观测站,监测窟区的气温、相对湿度、...
在11月14日上午召开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会议上,来自国内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敦煌莫高窟的监测工作目前已形成体系,这对于我国的20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具有样板意义。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会议”,吸引了19个省区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近百名代表参加。据了解,世界上第一批世界遗产诞生于1978年。1987年我国拥有了第一批6处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