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20日,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签约仪式上,敦煌研究院分别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国家图书馆签署了备忘录或合作协议。甘肃省省长林铎、省政协主席冯健身、省委副书记欧阳坚等省领导与中外嘉宾共同见证签约,副省长夏红民主持签约仪式。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副院长张先堂分别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首席项目专家内维尔·阿根纽、英国牛津大学环境与地理学院院长希瑟·...
9月22日,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均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参会各方以文博会为创新合作平台,建立起多种形式的互利共赢长效机制。会议期间,中国文化部分别与约旦和保加利亚文化部门签署合作计划;甘肃省与相关国家的部门、地区、企业及相关国际组织签署了18项合作协议;国内有关方面签署文化产业项目合作协议共89项,签约金额达1078亿元。 李均介绍,首届敦煌文博...
9月21日,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透露,该院与英国国家图书馆下一步的合作中,将重点关注藏经洞出土的文物,探索如何实现全球共享。 王旭东说,因为这些文物分散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博物馆,现在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希望通过与大英图书馆的合作,能邀请其他合作伙伴加入这个项目,推动藏经洞出土文物的数字化,实现全球共享。” 正在举行的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上,...
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在展馆里向参观者讲解着,“通过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包容、交流和相互影响”,他说,丝绸之路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丝绸之路是曾经的,也将是永恒的。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20日开幕。“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8000多件文化精品和重要文物,首次跨越2000年的历史时空在敦煌汇聚碰撞“文明交响”。 中国十三省区博物馆多个“镇馆之...
资料图:敦煌莫高窟 今年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诞辰”1650周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官员、学者和专家在近半年时间里接踵而至,通过学术论坛、文物展览、音乐会等多种形式为这处古老的遗产“庆生”。作为敦煌文化的实物遗存代表,近年“转危为安”的这处古老遗产将与全球开放共享。 据史料记载,公元366年(西秦建元二年),乐僔和尚在莫高窟创建了第一个石窟,从此,山麓断崖上凿壁开窟的声音历经10余...
近期,渤海大学暑期调研知行小分队一行5名同学抵达敦煌,就莫高窟等文物的保护和敦煌旅游现状进行调研,呼吁游客文明旅游、主动保护文物。 渤海大学知行小分队成员先后到敦煌市旅游局、莫高窟,通过采访旅游部门负责人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探讨旅游开发中的应急问题、影响文物保护的因素、旅游服务、旅游产业链等问题。在敦煌莫高窟,他们对年龄在16-45岁之间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89%的游客对敦煌文化遗产...
汇集有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区市43家博物馆的600余件精品馆藏文物9月10日亮相甘肃敦煌,这是内地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物艺术品首次“相约”集中展出。未来近一个月展期内,世界各地的观众将欣赏到难得一见的丝绸之路上各具地域特色的古老文化盛宴。 主题为“丝绸之路对话与交流”的此次展览,为本月20日开幕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约1650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的309件组...
北京大学阿瑟·姆·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向您隆重推出,“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与“千年敦煌——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巡展”。 “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 音乐是一种随演唱、演奏立即消逝的“时间艺术”。在缺少存储手段的古代,虽然无法留下当时的真实声响,但仍留下了众多足以展现中国古代音乐面貌的音乐文物。中原音乐文物以其丰富性、连续性和典范性,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
汇集有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区市43家博物馆的600余件精品馆藏文物9月10日亮相甘肃敦煌,这是内地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物艺术品首次“相约”集中展出。未来近一个月展期内,世界各地的观众将欣赏到难得一见的丝绸之路上各具地域特色的古老文化盛宴。 主题为“丝绸之路对话与交流”的此次展览,为本月20日开幕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约1650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的309件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的,保护全人类具有杰出普遍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即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有50处,而地处西北的县级市敦煌,占有3处,这是少有的。姜亮夫先生曾说:“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在敦煌,它为什么不至贵?”(姜亮夫:《敦煌学概论》,北京出版社,2011年)敦煌的3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众人皆知的莫高窟,还有玉门关和悬泉置。 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坐西朝...
8月25日,应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东方战略与领导力研究中心邀请,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做客第27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论坛”,并做了题为“守望敦煌——来自丝路的盛世余音”专题讲座。 敦煌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血脉是息息相关的。“敦煌是中古世界的中华文明与世界几大文明体系发生碰撞的前沿。‘阳关’、‘玉门关’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记录着我们这个民族向西奋进、向东回望的无限乡愁。”王...
8月21日,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侯黎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披露,该所今后的临摹工作将进行战略性转移,从“复制临摹”转为“整窟复原性临摹”,并已启动敦煌研究院历史上首例--莫高窟172窟整窟复原临摹工作,历时五年完成。 21日,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研究院举行,全球百余学者探讨涉及佛教美术史、佛教图像学、石窟考古、敦煌历史文献、民族文献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学科领域...
8月24日,敦煌研究院披露,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已同意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整建制划入敦煌研究院管理。近日,敦煌研究院接收麦积山石窟、炳灵寺和北石窟寺三家文物单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敦煌莫高窟召开。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指出,今天的敦煌研究院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管理、怎样管理好三家石窟既是重要的使命也是艰巨的任务,将三处石窟交由敦煌研究院...
方形建筑遗址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近日在敦煌莫高窟召开的“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建军做的关于西千佛洞新发现方形建筑遗址的学术报告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王建军表示,此次清理发掘将为中国石窟寺研究提供新的资料,也为石窟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近日,敦煌研究院携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浙江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
为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敦煌研究院携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浙江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于8月20日至22日举办以“交融与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敦煌文化艺术、丝绸之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150余人与会。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日本、韩国、伊朗、印度等外国学者30余人。 据武周圣历元年(698年)立于莫高窟第332窟的《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