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1日,文物大省山西展出2011年以来的考古成果,这18项考古成果时代跨度自史前至明清,展品达800件(组)之多。 由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办的《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3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幕,中国知名考古专家和学者30日晚在展厅前畅聊考古故事,为公众答疑解惑。 山西是中国的文物大省,现存地面不可移动文物3.5万余处,拥有包括唐代以来彩塑数量、古建筑数量...
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家河文化时期,气候比现在更为温暖湿润,雨水更多,洪涝灾害频繁。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当时人们是如何选择居住地、建造房屋的呢?“唐林遗址的发掘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实例。”今天,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王良智告诉记者说。 今年4月至8月底,考古专家对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的唐林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发现了房屋建筑基址2处。通过对建筑基址的分析,考古工作者依稀看到了4000年前先民建...
南昌市梅湖景区花博园工地下隐藏着东晋古墓 挖掘机的一次作业,令南昌市梅湖景区花博园工地下的古墓群重见天日。9月3日,记者从南昌市博物馆获悉,花博园晋代古墓群考古有重大发现,已出土青瓷器、铜器、石器、铁器等各类文物54件。 据了解,晋代古墓群已被证实是“家族墓葬”,系距今1655年、非富即贵的“熊氏家族”所有。其中出土的青瓷“鸡首壶”,也被证实为古代江西洪州窑当年热销的“拳头产品”之一。...
9月1日,记者从新疆兵团第五师八十五团了解到,国内考古人员近日在该团五连的泉水沟遗址发掘出一批石器、铜制品、铜炼渣、陶片等文物,经相关专家认定,这些文物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时期,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 据了解,第五师八十五团位于博州博乐市郊区东南8公里处,境内的泉水沟遗址,是当地职工马继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垦荒地时发现的。201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带领17人的考古队,进驻泉...
神木石峁遗址(资料图片) 石峁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为了加强遗址保护,《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从现在起到9月12日,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石峁遗址要建控制地带 《条例》规定,石峁遗址及其所属文物归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害和非法交易。石峁遗址保护区域包括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鼓励、支持组织和个人以捐赠、援助等方式...
8月30日,施工单位在鸢飞路上挖出古墓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甚至有消息称挖出来的文物被哄抢一空。随后,记者来到现场看到,正在进行整修的鸢飞路上确实挖出了几处墓葬,现场已基本被处理完毕。奎文区文物部门介绍,这几处墓葬早在几十年前就被挖出来过,并没有挖出有价值的文物,因此具体年代不好判断,可能是清末民初,没有考古价值。 现场 已被破碎拆除 8月30日上午7时许,记者来到鸢飞...
丹麦地处北欧,一直是世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可就是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国家,也没能逃过历史的纷争。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丹麦同样经历过鲜血淋漓的战争年代。为了保护无辜的平民,有三百多座中世纪风格的城堡曾经拔地而起,可惜的是,它们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红尘中。为了探寻它们的踪迹,2014年,来自丹麦各地博物馆的十位专家决定组成考古小分队,共同寻找这些消失的城堡。 考古专家们首先确定了可能的...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9月1日援引法新社报道,考古学家8月31日表示,从吉萨金字塔旁挖掘地点发现的一块木头,首次显示古埃及人曾使用金属制造船只。 根据报道,上述木头长8米,宽40厘米,厚4厘米。考古学家在一艘船的组件中,发现圆形及U型金属钩子。这艘船与埋在大金字塔旁的胡夫太阳船于同年被挖掘。若干太阳船被埋在王室陵墓旁的墓穴,它们可能被用于法老王葬礼仪式,或作为阴间的交通工具。 埃及古物部官...
考古人员在距今万余年的怀来盆地南家沟遗址发现鸵鸟蛋皮制作的环形装饰品。牛东伟摄 “大泥河湾”考古又有新发现。河北师范大学怀来考古队8月29日透露,他们在距今万余年的怀来盆地南家沟遗址发现了2000余件石制品、动物化石、装饰品、骨器等文化遗物,其中,8件鸵鸟蛋皮制作的环形装饰品反映了一万年前的当地古人类已有较高水平的审美意识和制作工艺。 河北师范大学怀来考古队领队牛东伟介绍说,这些环形装...
近日,省考古所组织人员对铜盘岛北炮台遗址及大坪遗址进行实地勘察。 铜盘岛北炮台遗址位于瑞安市北龙乡三联村铜盘自然村铜盘山南麓山坪,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造,是抗倭寇和海盗的历史见证,也是了解瑞安地区海岛历史文化以及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史料,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纪念意义。此次前往铜盘岛北炮台遗址是为了划定监控地带和保护范围,以便更好地保护其完整性。同时由于该遗址地...
近年来,国内一些文化遗产类展览因其创意独特、形式多样而聚起了人气,获得了广大观众的热捧。而洞悉这类展览背后的策展思路等密码,是众多同行的共同心愿。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编的《文化遗产策展方案集》尚未推出,就引起了文物考古界的普遍关注。近日,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是该院在参与和主导历史文物考古类策展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考古类文化遗产的展览,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积极探索、拓...
考古发掘的部分文物 考古发掘的部分文物 近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三峡库区考古工作中取得重大收获,发掘巫山高唐观遗址为渝东第一名刹。 据了解,高唐观遗址位于有“渝东门户”之称的重庆巫山城西长江北岸的高丘上,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今年2月,我们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近六个月的时间,发掘了4000多平方米,发现了7座建筑基础,明清时候的灰坑30几座,墓葬81座,还有两座墓...
记者从27日召开的全市文物工作会议上获悉,为推动我区大遗址保护工作,进一步规范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自治区文物局组织开展了内蒙古考古遗址公园和内蒙古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的评议工作,并确定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等10个考古遗址公园列入自治区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呼和浩特市丰州城遗址等10个考古遗址公园列入自治区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10个内蒙古自治区考古遗址公园为:内蒙古博物院大窑遗址、呼...
为了加强文物单位消防安全工作,2016年8月29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请郑州市消防支队宣讲团,在郑州西山基地举行2016年消防培训和演习,进一步提升职工和保卫人员对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郑州西山工作站,是遵照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意见,为做好对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古城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于1999年10月设立的。郑州西山基地(含工作站),2006年开始动工,2010年竣工投入使用,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