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0年6月25日,中国艺术界一颗巨星陨落,吴冠中先生的逝世是中国艺术界的巨大损失。这位中国当代书画市场的领军人物,给中国艺术界留下许多永久的珍藏记忆。那么,当下吴冠中作品升值问题成为了市场焦点,记者就吴冠中作品拍卖市场发展趋势采访了南京经典拍卖公司总经理葛亚平先生,且听听他的见解。记者(以下简称记):无论在艺术界还是拍卖市场,“吴冠中”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近几年他的画...
古墓出土的墓志确凿无疑地显示墓主人为洪保。 位于江苏江宁县的“郑和墓”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热点。 考古人员在古墓挖掘现场。 25日,一则《南京发现明代早期墓 有关部门证实为郑和墓》的消息引来广泛关注,清晨已经被各大网站竞相转载并迅速成为南京各家报纸的头条,有关媒体振振有词:“这座明代大墓正是明代功臣郑和之墓。”一时间让人浮想联翩。但半天不到,下午三点,南京市文物局和...
林散之 书联 毛泽东诗词 128×31×2 水墨纸本立轴先父逝世距今已二十有一年矣!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书画艺术价值愈加为后人所推崇,南京经典拍卖公司不辞辛劳,在全国范围内经过半年多艰苦搜寻,披沙淘金,征集到七十件先父书画精品。余展卷逐一观之,可谓件件精绝,先父风采神韵,顿现眼前。先父林散之1898年出生在江苏省江浦县。8岁学艺,弱冠之年誉满乡里。32岁经张栗庵先生推荐,负笈...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资料图:2010年3月7日,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又称博爱坊,吕彦直设计。中新社发 姚俊 摄 中新社南京6月13日电 (记者王国安)南京明孝陵文化节13日开幕,当天在明孝陵金水桥广场和中山陵博爱广场举行了万人签名支持中山陵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活动,这标志着中山陵&ldquo...
出土的青瓷盘口壶。 窨井盖当做装饰品。 南京尧化门一带是六朝古墓遗址保护区,今年春节以后,南京博物馆考古部在一处6万平方米面积的建设工地进行勘探时,发现了大批古墓遗址,几个月的考古挖掘后,5座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墓群于近日重见天日。5座古墓中4座保存基本完整,出土了一批盘口壶、青瓷盏、青瓷碗等生活陪葬品和一件非常精美的四足香薰。1号墓虽毁坏严重,但从出土的一件青瓷仰莲碗和青瓷钵来推测,其墓主...
中新网南京6月12日电(记者唐娟)12日,“佛顶真骨”、“感应舍利”重光盛典在栖霞寺藏经楼举行。为此南京云锦研究所特别赶制了 “云锦织金孔雀羽阿育王塔”和“云锦织金孔雀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两幅云锦作品。 2008年7月,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大报恩寺遗址发掘时,却意外挖出北宋长干寺地宫中一个铁函。距今已...
新版《红楼梦》贾母剧照 《红楼梦》与南京渊源颇深。数百个南京方言词汇在书中反复使用,使南京方言的语境弥漫于整部《红楼梦》之中。大量南京方言的使用,不仅从一个侧面证明,南京的人文地理孕育了这部不朽巨著,而且赋予了书中人物血肉丰满的形象,其中贾母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听南京方言 宛如走进老城南大院 《红楼梦》中贾母是一位有着丰富内涵的典型南京老太太,可以说她是我国文学史上塑造得最成功的老太太形...
6月18日,由中宣部、文化部和财政部主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巡回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开幕。巡展此番来到江苏南京,是继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厦门、武汉6个城市的首轮巡回展出之后第二轮巡展的首站。它的特殊意义还在于,正式宣告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在结束了自2月份以来的试运营后,永久性全面免费开放的开始。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新力,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艳,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中国美术家...
考古人员正在勘察古墓后室。大墓正在挖掘中,初步推断此处仍是其衣冠冢,明史一大悬案有望即将破解南京祖堂山发现一座明代中早期大墓消息,引起社会各方关注。一对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墓志被秘密运回南京市博物馆,虽然考古专家对墓主身份始终不愿透露一丝风声,称目前挖掘还没结束,最后会向社会做出一个交代,但昨晚10点钟,记者得到有关部门的证实,这座明代大墓正是明代功臣郑和之墓。氛围神秘 考古专家封锁消息昨天,市民...
昨天是端午节。昨日记者在夫子庙街头就“如何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民俗传统”做了随机调查。约有90%的年轻人(18-28岁)只知道“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其他便一无所知了。只有一些老年人(60岁以上)能说出一些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插艾蒿、饮雄黄酒、划龙舟等等。 民俗专家王涌坚感慨地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