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周千秋、梁粲缨伉俪书画作品捐赠仪式”日前在南京博物院举行。周千秋之子周齐武将父母生前创作的44幅书画作品无偿捐赠给南博,7月10日—8月10日,这些作品将在南博艺术馆举办的“周梁伉俪书画展”中和南京市民见面。周千秋早年师从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先生学画,抗日战争期间在桂林设立岭南艺苑桂林分院,任分院主任,因其常以虎画赠战士,故得&ldquo...
前天,岭南画派周千秋、梁粲缨夫妇的44幅作品由其子周齐武无偿捐赠给南京博物院。捐赠作品展今起展出一个月。 周、梁二人1944年结为夫妻后经常合作书画,作品为美国历史博物馆、巴黎拉斯美术博物馆等收藏。1969年他们以阿波罗13号为素材合作的《登陆月球》曾赠送尼克松总统,1976年创作的《美国建国200周年纪念图》送给了福特总统,并在国会山展览一年。此次捐赠的作品反映了岭南画派以当代题材及西洋画技融...
中新社南京7月11日电(记者唐娟)605年前的7月11日,郑和船队开始了首次西洋航行。正在对郑和下西洋船队副使——明都知监太监洪保墓进行考古发掘的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王志高说:“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郑和下西洋船队的高层领导大多葬于南京。”他同时又不无惋惜的表示:“之前发现的几座墓葬,一个都没有保留下来,实在令人痛惜。” 半个月前,在南京牛首山南麓,气势恢宏的洪保墓被发现。他是郑和七下西洋的主要...
《毛泽东诗词 清平乐·会昌》估价30万至40万元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审美趣味的结晶和瑰宝,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显著的民族特色,因此也具有了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广泛的群众赏识基础。今年春拍中黄庭坚书法作品《砥柱铭》以4.36亿元天价成交,平均每字高达百万元。书法作品价格的屡创纪录,也与各大拍卖公司的积极推动有着莫大的关系。本月中旬,中国拍卖史上档次最高(涉及林老艺术生涯各个阶段作品,时间跨度...
记者7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自1985年开馆以来,纪念馆累计接待观众2500多万人次,其中国外观众200多万人次。 1985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江东门“万人坑”上建成开放。2004年起免费开放。2005年12月13日,纪念馆开始大规模扩建,新馆于2007年12月13日对外开放。内容更加丰富、展览方式更加多样的新馆接待观众数量大为增加。 ...
福建宁德华严寺的镇寺之宝——五爪金龙袈裟近日被南京云锦研究所成功复制,7月2日上午,这件宝物的复制品完成了交接仪式,目前已被移交至华严寺。五爪金龙袈裟全称“明万历御赐支提寺大迁国师五爪金龙紫衣袈裟”,据传是明万历21年御赐给大迁国师的宝物,原有4件,现仅存1件。此次南京云锦研究所的成功复制,不仅使得原件能够平安相传,也为云锦工艺提供了范本。 前后观摩三次方才动工 据南京云锦研究所技术设计部主任...
新华网 资料图片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这首南京童谣,说的就是环绕南京的明城墙。如今的南京人见过明城墙“昔日”面貌的已不多了,古城墙文化留给我们的自豪感亦如人的岁月般“老”去。如果将南京明城墙比作一本书,这本书现在已缺页少章,那些丢失的“情节”我们只有在残缺的书页里或史料中做“哥德巴赫猜想”了。 从画家的眼里看,城墙的最简捷描绘应该是线条,一根长长的线...
记者6日从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了解到,南京中山陵申报世界“双遗”卡壳,嵩山历史建筑群被确定为今年中国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今年中山陵拟建跨地约1.5万亩自然保护区,为四方城和大金门“加顶”,以诸措“升级”。 据中山陵园管理局巡视员余金保介绍,所谓“双遗”,是指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继明孝陵成功申报世界...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为切实做好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的地理信息标注,确保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近日,江苏省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协议在南京签订。江苏省文物局副局长刘谨胜、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钱郭锋出席签字仪式。 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由江苏省文物局牵头组织,省文物局负责提供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点的实测GPS坐标;提出建库所需的相关技术要求;并对《江...
1963年,通济门城墙遗址最后的石墩被清除,这个明代最庞大的城门就此在南京人眼前消失殆尽,就连一点墙基的踪影也难以寻觅,老南京们也只能从老照片上回味通济门曾经的风采。 当年,它高几许?长得啥模样?有城楼吗?具体位置又在哪里?就在通济门城墙在老南京的脑海中渐渐模糊时,一个考古发现又拉回了人们的记忆。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队员们在龙蟠路399号一建设工地找到了当年的城墙基址,推断是通济门西侧城墙和第二道...
昨天上午,《南京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成果展》在渡江纪念馆举行。第三次文物普查中1813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的资料和照片汇聚一堂,将在这里展出一个月。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普查中,许多新发现意义重大,因此有6大新发现准备直接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20个新发现准备申请省级文保单位。六大文普新发现有望直通“国保”南京市文物局林劲,是专门负责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人员之一...
《洗衣歌》 30×30cm 木板油画2010年6月25日,中国艺术界一颗巨星陨落,吴冠中先生的逝世是中国艺术界的巨大损失。这位中国当代书画市场的领军人物,给中国艺术界留下许多永久的珍藏记忆。那么,当下吴冠中作品升值问题成为了市场焦点,将于南京经典上拍的吴冠中“粪筐”时期精品油画收到各界藏家关注,记者近日就吴冠中作品拍卖市场发展趋势及此次相关精彩拍品情况,采访了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