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30日至5月4日,由南京博物院和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联合主办,湖州博物馆承办“王朝的背影: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珍宝展”在湖州盛大展出。本次展览展出的108件(组)清宫珍宝均出自南京博物院院藏,是该院藏清代宫廷文物中的精华,主要包括“龙椅”、“珍宝”、“钟表”、“服饰”以及慈禧太后“大雅斋”的御用瓷器等。展览分“九五至尊”、“钟鼎玉食”、“巧夺天工”、“普愿法界”四个单元,从衣、食...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甘家大院 资料图片南京首座非遗专题馆正式落户市民俗博物馆(甘家大院)。今后,市民游客只需到甘家大院逛上一圈,便可看尽南京的非遗精粹,现场欣赏传承人的绝活展演。与此同时,依托于博物馆的甘家大院文化创意园区将通过展览展示与民俗表演相结合,打造纪念品、工艺品、休闲服务产品等产销一体的旅游产业链,打造南京最具特色的非遗主题园区。展馆改造,将南京非遗“一网打尽”目前,南京共有世界级非...
阔别9年之久的孙中山铜像,终于敲定“回家”时间了。昨天,南京市建委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工程将于4月初开始,工期安排相当紧张,此前有媒体报道的“5月1日前”是不可能了,目前的计划是6月1日完成新街口广场改造并回迁铜像。针对不少市民“回迁一个铜像怎么需要1950万元”的质疑,有关人士也做了详细解释,公开“晒&rdq...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28日上午在中国古观象台遗址——南京市北极阁开馆。与国内一些气象科技馆、气象名人纪念馆等气象科普场馆不同,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专门展示气象历史的博物馆。 南京北极阁有着近1600年的气象历史,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发祥地。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将自然景观和气象历史文化相交融,主体分室外展区和室内展馆两大部分。室外展区通过典型古代观...
22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系的同学到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学习。一到博物馆,同学们就被那一方方墓志上的历代精美书法艺术所吸引。 南京艺术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其前身是1912年中国美术教育奠基人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美术图画院。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从去年开...
纪念馆东路在欧尚超市门口短短500米路面,没有一处平整的地方,汽车路过犹如跳舞。这一问题已有很长时间了,却没有见到任何整改计划,有关部门是不是把这段道路给遗忘了?”近日,网友“心有灵犀”在南京市政府网络发言人论坛上发表了这样一条帖子。 记者从他上传的照片上看,道路中间的白色标志线,没有一条是平整的。 该帖子起初发在了市政公用局论坛后,该局网络发言人当天审核了...
在国内考古界,“抢救性发掘”大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了。往往是地产商开发到哪里,文物就出土在哪里;高速公路修到哪里,考古队就赶到哪里“救宝”……为了赶进度,一些建设方不顾文物安全强行施工,许多历史遗存因此遭到毁灭性打击。为了保证地下文物的安全,日前,市文物局联合规划、国土部门出台“新招”,将“抢救性发掘”改为“抢先式考古”。今后,凡是在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范围内的地块招标结束后,考古人员会赶在第一时...
近日,南京市府顺应民意,决定把孙中山先生铜像迁回到市中心广场。这是中山先生铜像阔别市中心10年之后,第一次历史性地回归。 南京市市中心广场曾经竖立过两尊中山先生的铜像,一个,质地为铜,由孙中山生前挚友、日本友人梅屋庄吉所铸,1942年移至新街口广场。“文革”期间被迁移到中山陵园管理处。第二尊,质地为青铜,1996年,由南京市社会各界捐资建造。由于南京城市地铁建设,这尊铜像...
在国内考古界,“抢救性发掘”大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了。往往是地产商开发到哪里,文物就出土在哪里;高速公路修到哪里,考古队就赶到哪里“救宝”……为了赶进度,一些建设方不顾文物安全强行施工,许多历史遗存因此遭到毁灭性打击。为了保证地下文物的安全,日前,市文物局联合规划、国土部门出台“新招”,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