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代苏绣《古代人物》 近日,深圳一家企业以自己的苏绣藏品作为质押,获得银行3000万元的贷款,这令不少收藏颇丰的藏家大感兴趣——文物艺术品质押贷款在藏界呼吁多年不见踪影,难道这个瓶颈就此被打破了?其他企业家、大藏家的藏品能否就此照方抓药?为此,记者走访了几位业内人士,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事件:154件苏绣=3000万贷款? 不久前,深圳市某公司以其收藏的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慧闲作品...
自去年中国书画开启亿元拍卖价格以来,今年内地春拍市场势如破竹,让人前所未有地见识了何谓“天价”。“天价”一词数年前随艺术品价格飙升“登场”伊始,这一模糊用语被精确数值一步步推高,其上限已难以预测。时至今日,对拍卖界来说,千万已上不了台面,破“亿”才是话题。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空前的繁荣,中国艺术品的亿元时...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祝君波 东方出版中心总经理,上海朵云轩拍卖行创始人,组织过中国第一次艺术品拍卖。历任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从事出版和交易三十余年。从2009年秋天到今年6月3日,在中国内地拍卖过“亿”的艺术品已经有6件,然而不少人对中国收藏是否真的进入“亿元时代”抱有不同看法。在解答疑虑前,有必要先浏览一下2007年到20...
吴冠中先生驾鹤西行,中国少了一位世界级画家,一位甘于清贫的艺术思想者,一位感说真话又能够说真话的老人,让人深感痛心。读过吴先生文字的人和熟悉吴先生经历的人可能会赞同,艺术界“孤独者”这一评价则在另一方面更契合吴先生一生的经历和他的现实状态。在我看来,吴先生的孤独可以说是多重的,首先,他的孤独是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必然遭遇的孤独。他死后被冠以的头衔与他的言论...
最早人类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目前还很难确定。已有的材料显示,可能在早更新世早期,已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迄今为止报道发现早期人类化石的地点有云南元谋上那蚌、重庆巫山龙骨坡、湖北建始龙骨洞、陕西蓝田公王岭等遗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点发现早期人类文化遗存,如安徽繁昌人字洞、山西芮城西侯度等。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发现一系列早更新世人类文化遗存(图1-1,图1-2),为了解早期人类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活动及...
距今78万—12.8万年为更新世的中期。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段仍属旧石器时代早期,已经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与文化遗物十分丰富,分布地域十分广阔。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演化及文化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随着气候冷暖变化的加剧以及喜马拉雅山与青藏高原隆起所带来的环境效应,进人中更新世以来,中国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区别逐渐增大(1)。南方的大部分地区,由于纬度、地形等因素的作用,仍然继续保持着比较温暖的亚热带环境,但在...
(5)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万年仙人洞遗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大源盆地,盆地四面高山环绕。遗址在盆地西北部的小河山山脚下,洞口朝向东南,洞深约40米,内分4个支洞,洞外70米处有文溪水,洞口高出洞外文溪水水面约3米。1962年、1964年进行过两次发掘,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和骨器,区分为下层和上层。在1976年提出,这里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并公布了上层的贝壳样品的测年...
对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认识,在1977年以前从理论上限定于地质年代上进入全新世开始至距今7000年之前,即从距今10000年以来至仰韶文化之前的这一时间段。所以,1977年在黄河流域发掘了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并测定了年代为距今七八千年之后,自然就将这些文化遗存作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但1983年吴汝祚则认为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等距今七八千年的文化遗存不宜作为我国新石器时代...
新近出版的《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一书中,附录有荆志淳等先生撰写的《M54 出土玉器的地质考古学研究》(以下简称《M54玉器研究》)一文。拜读之后,笔者对其中的某些观点持有异议,特写此小文,与荆先生交流、沟通,并希指正。 在《M54 玉器研究》中,作者将安阳花园庄东地殷墓M54 出土的200 多件玉器,逐个进行肉眼观察,进而运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对每件玉器作科学测试,并将测试数据予以公布。...
近年来在中国开展的植物考古研究展示了了解以前所知甚少的食物生产系统的广阔前景。知识的欠缺与华北地区作为农业起源的一个主要地区和世界上时间延续最长的一个农业系统这一事实尤其不相称。全国范围的综合研究显示,中国的农业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迄今为止两个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栽培作物,都可以追溯至公元前8000- 前6000 年前(校正年代)。但是,最好的植物遗存材料大多局限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家养动物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地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热点。饲养家畜从根本上影响了人与动物共生关系 ,提高了人类承受环境变化压力的能力,取得了包括农业在内的生产活动的进步,帮助人类更加容易获得除肉食以外的奶、兽皮、毛、蛋、骨头等副产品,使得大量日用品可能进行长距离的陆路运输。人类与家养动物长期相处,也增强了人类自身对友情的认识。同时,饲养家畜也增加了因动物而引发疾病的风险,降低了人类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水平。...
【摘要】 本文以淮河中游新石器早期的双墩遗址和中晚期的尉迟寺遗址的出土石器为主线,辅以其他遗存和遗址地层剖面的环境磁学、元素地球化学证据,探讨了石器工具的演变所反映的人地关系。研究表明:双墩古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砍伐树木和狩猎,而尉迟寺则是谷物生产和狩猎。双墩古人使用投掷和其他多种狩猎方式,在猎物充足的全新世大暖期获取了大量的肉食资源。尉迟寺时期狩猎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剧烈波动的气候和迅速增加的人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