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贮贝器是滇国特有的青铜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石寨山青铜文化之所以名闻遐迩,与出土许多精美的贮贝器有很大关系。由于都是用来贮存贝币的,所以称为贮贝器。根据器形、图像及制作工艺的差别,大致分为束腰圆筒形、铜鼓形、铜鼓贮贝器和异形贮贝器四类。 束腰圆筒形贮贝器。器身为束腰圆筒形,均有人物或动物雕铸的器盖和三足,主要有:鎏金骑士贮贝器。高50厘米,盖径26厘米。器身上大下小,腰部微束,平底,...
西安 王蔚华 西安博物院收藏有一批西周青铜器,它们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前辈文物工作者征集的。这是一批珍贵的文物,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难得的资料。现选9件介绍如下。 上述鼎簋的出土地花园村、马王村、大原村等,均属西安市南郊长安区西周沣镐遗址区。商周时期鼎簋在青铜礼器中为重要礼器,是“明尊卑,别上下”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西周时期,主人身份级别不同,鼎簋的使用就不同。据记载,在祭祀和宴请时,天子用...
一位参观者仔细欣赏出土陶器。 中新网重庆6月18日电 (孟幻)6月18日是我国第6个文化遗产日。重庆市考古所文物库房当天首次面对部分公众开放,两汉时期陶器和发掘自三峡的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吸引众人目光。 据考古所人员介绍,因为新搬处所,考古所的文物库房刚刚起步,到目前为止,只有去年对专家开放过一次,这次活动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库房将首次对公众开放。由于库房面积所限,参观人员...
一件战国时期的水壶状器物,竟能分解出26件铜盘和铜盒,且经历数千年仍能保持表面无锈。在河南郑州,文物专家正对一件楚国彩绘铜扁壶进行研究,或将为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提供新发现。6月11日是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河南省多个博物馆搬出镇馆之宝,向公众讲述国宝背后的故事。上周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首次通过媒体向公众展示了这件楚国文物中的孤品。这件彩绘铜扁壶于2002年...
青铜峡市文物保护志愿者参观108塔(李鹏 摄) 6月10日,宁夏青铜峡市100余名文物保护志愿者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百零八塔前集会进行宣誓,以此迎接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到来。他们的宣誓词是这样的:“我们脚下的土地,人杰地灵;我们身边的河水,源远流长。我自愿成为一名文物保护志愿者,为青铜峡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尽己所能,自觉参与到保护文物的行动中来,团结身边的人,投身其间。以自己的志愿服务,竭力...
丁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在古代的青铜生活用器中,照面用的铜镜流传深远,多彩多姿,制作也非常讲究。早期的铜镜均作圆形,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钮用于穿带,便于配挂。而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铜镜产生于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 殷商时期的青铜镜较小,镜背有几何纹饰...
湖南省博物馆和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China Institute Gallery)联合主办的“长江沿岸——湖南商周青铜器展”自今年2月1日起在纽约正式开放,展出4个月以来引起了美国公众的强烈反响。 2011年6月3日,极具国际影响力的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在“艺术评论”(Art in View)版...
鉴赏讲堂之青铜器26 丁孟,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除青铜钟、青铜铙和青铜镈外,古代的青铜乐器还有青铜钲、青铜铃、青铜铎、青铜句鑃、青铜錞于和铜鼓。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 青铜钲:古代行军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又名“丁宁”。《国语·吴语》:“王乃秉枹,亲就鸣...
修复前的商代兽面纹卧虎铜方鼎碎片 修复后的商代兽面纹卧虎铜方鼎 青铜修复之整形 这是一部被镌刻在金属上的文明史和艺术史。 这是代表着权力、信仰和尊贵的符号和象征。 然而,当它们重现天日的时候,曾经是如此残破不全。 是这样一门手艺在恢复着青铜时代往日的辉煌。 2011年4月,为了解开青铜器修复这门古老手艺的传承之谜,我们来到了青铜器文物修复专家贾文忠先生的家。在这里,贾文...
这是一部被镌刻在金属上的文明史和艺术史。 这是代表着权力、信仰和尊贵的符号和象征。 然而,当它们重现天日的时候,曾经是如此残破不全。 是这样一门手艺在恢复着青铜时代往日的辉煌。 □2011年4月,为了解开青铜器修复这门古老手艺的传承之谜,我们来到了青铜器文物修复专家贾文忠先生的家。在这里,贾文忠先生拿出了关于修复技艺最宝贵的历史留存。 贾文忠先生告诉我们,他从事青铜修复手艺的父亲,在上世...
中国江苏网讯:昨日上午,记者在泗洪梅花镇工业园区的汉代古墓群发掘现场看到,经过近两个月的勘探、发掘,初步探明有10座墓葬,在已发掘的墓葬中出土了精美的青铜器、陶器和玉器等文物。
安徽 马起来 安徽是中原夏商周三代王朝与南方各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发生广泛交往的重要地区。早在商周时已有淮夷、群舒、徐、楚部族的记载,西周以后,部族和小国更是星罗棋布,后来又经历了春秋、战国时的大国争霸和统一战争。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必然会留下重要的文化遗物——青铜器,其中青铜鼎占据重要地位。 鼎,礼器。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于煮、烹饪或盛鱼肉;还是刑人之器,又是炼丹、煮药、煮茶...
德国考古人员在德国托伦瑟河谷发现一处青铜时代战场遗迹,有大约3200年历史。 一些研究人员2008年开始在这一地区展开挖掘工作,发现不少骨折的人类头骨、古代兵器等,证明这一地区的古战场身份。 这一地区共计出土大约100具人体骨骼,大部分属于年轻人。8具骨骼存在裂缝,可能由重击或者箭头造成,部分创伤足以致命。 德国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考古中心研究人员哈拉尔德·吕布克说,这可能是这一地区...
参观者 参观者 聚焦:彭允龙青铜古铃藏品展现场 彭允龙青铜古铃藏品展展厅剪影 彭允龙青铜古铃藏品展展厅剪影 记者拍摄现场
彭允龙青铜古铃藏品展开幕式 彭允龙老师开幕式上讲话 开幕式剪彩 中国文物网消息:由北京市文物局、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主办的“彭允龙收藏铜铃展”17日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开幕,共有400多件精美的中国古代铜铃与观众见面。 彭允龙老师接受媒体采访 彭允龙老师多年收藏铜铃展品 彭允龙老师多年收藏铜铃展品 彭允龙老师多年收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