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新华社1975年7月10日报道,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一处规模巨大的秦代陶俑坑。这一陶俑坑是当地农民在抗旱打井过程中发现的。经考古工作者探测,确认为一号兵马俑坑。一号兵马俑坑总面积12600平方米,出土的武士俑约有6000个左右,排列成一个完整的军阵场面。武士俑和车骑有规律地间隔对称排列,阵容整齐,武士俑形体高1.82米,身着战袍铠甲,挟弓挎箭,或左手执剑、矛、弩机等锋利的实用兵器。...
孔子说:“古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青铜食器种类繁多,簋(音轨)便是古代盛食器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盛饭的大碗。它在青铜礼器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古代“辨等列、明尊卑”的鼎簋制度中,即鼎簋以奇偶数的形式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组合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大唐西市博物馆珍藏的垂冠凤鸟纹簋是西周中期簋的标准器,是时代精神的见证,现介绍与您共赏: 这件青铜簋通高15....
这个盗掘古墓葬的团伙之所以会被警方发现,还得从一辆汽车谈起,而发现这辆汽车的是南昌市公安局桑海分局新祺周派出所民警薛建峰。 薛建峰说,1月中旬,他在走访辖区一家宾馆时,发现该宾馆后院停放着一辆用迷彩服布料遮住牌照的现代商务车,该车引起了他的警觉。宾馆老板向薛建峰反映,这辆车是铁路部门职工除冰时所用,考虑到当时正是雨雪天气,薛建峰没太在意。但是,后来几天的走访中,薛建峰发现该车一直停放在宾馆后院。...
我曾与小刘在浏阳文家市征集过一件十分精美奇特且非常完整的汉代铜人形吊灯。此吊灯以一双手捧着圆形直腹平底铜盘横卧的成年男性为主体,在其双肩上各有一个环扣与铜悬链相连,与连在尾骨上的环扣上的铜悬链相合,三链合一组成软提梁状的整体。铜灯是用失蜡法一次性浇铸而成,美观而实用。不但可以将铜灯任意悬挂在横梁或钩钉之上,也可以直接用手提着。估计古人在使用时会在大挂钩上加上根漂亮的长杆,那就更加完美了。此铜灯充分...
云南矿藏丰富,有色金属王国美誉驰名中外。而有色金属中,又以锡和铜最为有名,个旧称锡都,东川称铜都。云南铜曾是历史上朝廷铸造钱币的官铜主要供应地,而其中云南青铜器和云南斑铜器更凸显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和深远影响。今天屹立世界工艺美术之林的“云南斑铜”,历史悠久发源于古滇青铜文化。 云南青铜是斑铜的前身。形制奇异的古滇青铜器,是与中原青铜器、蜀中三星堆青铜器并列而三的中...
丁孟,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甗(yǎn),蒸饭器,功能相当于现代的蒸锅。《古图录》甗锭总说:“甗之为器,上器甑而足已炊物,下若鬲而足以饪物,盖兼二器而有之。”可见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放置食物;下部称鬲,放水。甑与鬲之间有铜箅。...
青铜文明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从西周至汉代1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代表这一时期文明的青铜器物已在生活、生产和战争中广泛应用并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战国策·考工记》一书记载,六种用途不同的青铜器均为六种不同量的铜和锡的配比。而当时锡来自哪里?在我国北方锡的藏量基本为零和国外几个产锡国尚处于蛮荒和土著的情况下,个旧大锡成了唯一铸造青铜器物的原料源头,其运输线路为北过昆明、昭通,后分别经宜宾进入...
文献记载中,夺鼎意味着旧王朝覆灭,新王朝建立 杜廼松 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青铜文化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当我们走进全国各地的历史博物馆,总会在古代文化的展览室里,看到陈列着或多或少,大小不同,形制相异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多数是由地下发掘...
前言 “三普”发现中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最多 在距今4000年左右,活动于辽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他们手中的工具和武器不再只是石器,他们学会了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开始用它来制造工具或武器。这样,古朴庄重、泛着青灰色光芒的青铜器正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青铜器的诞生,使人类文明发生了重大进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曾这样说:青铜...
前言 “三普”发现中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最多 在距今4000年左右,活动于辽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他们手中的工具和武器不再只是石器,他们学会了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开始用它来制造工具或武器。这样,古朴庄重、泛着青灰色光芒的青铜器正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青铜器的诞生,使人类文明发生了重大进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曾这样说:青铜器、...
作为先秦时期最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玩收藏品,青铜器以其雄浑的造型、华丽的纹饰、精良的铸造以及高深的创意,在中国乃至世界青铜史上独具特色,同时也是众多古玩收藏家们青睐的藏品之一。 青铜器的分类方法很多,较为流行的是按用途划分为八大类,即:农具、工具、兵器、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也有把青铜器简单分成四大类的:兵器、礼器(祭祀、宴飨之器物,包括饪食器和酒器等)、乐器、杂器(一切生产和...
墓中出土巨量青铜器极为少见 随州市开发区淅河镇蒋家寨村八组叶家湾西周古墓考古挖掘工作接近尾声,两座墓墓主身份为西周贵族,墓中出土大量珍贵青铜器及原始青瓷,其中西周原始青瓷系湖北境内首次发现,具有较高的考古意义。 记者昨日上午在蒋家寨村看到,2号古墓已基本挖掘完毕,约3米高、2米宽、2米长的大坑内摆有鼎、原始青瓷、陶器等文物,文物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初步清理、编号、登记。...
文/图 王彬 唐朝葬俗中,人死后多随葬各种明器,地位较高者的随葬品常达数百件,其中文官俑、武官俑、镇墓兽为常见明器,文、武官俑一般来说陶制品比较常见,而大唐西市博物馆珍藏有一对唐代青铜文、武官俑,极为罕见,堪称为目前全国已知史料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现介绍与大家共赏: 这对文、武官俑通高均为47厘米,宽9厘米,为青铜质,呈站立,为典型的胡人造型,头戴鹖冠,高鼻深目,八字胡须,身着宽袍朝服,外罩...
深圳商报记者 王宇 在“馆藏青铜器”展厅里,有1996年河南省博物院调拨给深博一批青铜器钟、鼎、簋、盘大件,也有一些“小件”,例如青铜兵器橱窗里的“阳城令戈”也是河南博物院调拨的,它是战国晚期的兵器,很有文物价值,它长24.5厘米,宽12.7厘米;左侧为“援”,援体长而尖锐;右侧为“内”,内体呈长方刀形,上下有刃。 据发掘报告记载,阳城令戈出土于河南省新郑白庙范村的一个兵器坑,随同出土的青铜质...
经过一年多的专业考察、专家鉴定和多方论证,苏州博物馆成功征集14件商周青铜器。日前,这批文物已经正式入藏,成为苏博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件青铜器从器型种类到纹饰铭文都各具特色,包括鼎、簋、爵、觚、卣、觯等典型青铜器皿,8件铸有铭文,其中口径22厘米、高16厘米的西周中期“公丰父”簋器形最大,铭文最多,24字内底铭文精彩优美,主要记录了这件器物的铸造经历。另外,“父甲”铭文和“贮”字铭文的各类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