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黄永玉先生设计的2016年丙申年(猴)票的手稿。 雕刻师正通过高倍放大镜,手持刀具在一块小小的钢版上,用手工雕刻出与邮票票面同样大小的部分图案。 雕刻师正在雕刻钢版。 从1980年庚申年(猴)邮票到2015年乙未年(羊)邮票,生肖邮票历经了三个轮回。据了解,中国邮政邀请到92岁高龄的黄永玉设计第四轮生 肖邮票的开篇之作——《丙申年》(猴)邮票,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与强烈期待。印制作...
人物画在唐代发展到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画家,周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周昉以描写仕女著称,所画女子容貌端庄,体态丰满,色彩柔丽,有着“周家样”的美誉。 这幅《纨扇仕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纨扇”亦称“团扇”“宫扇”,因形似圆月,且宫中多用之,故有此名。根据《石渠宝笈》的记载,这件作品是由乾隆皇帝命名。画上虽然没有周昉的题款,但是从画面风格与内容来看,和史书中记载周昉的画风一致,于是...
万青屴曾给高居翰(James Cahill)画过一幅小像,用古代绘画的概念来说,是一幅“行乐图”,图中的高居翰一身长袍,手拿线装书,俨然一位传统文人。我们所熟知的高居翰,正是在阐释中国文人画传统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撰写于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隔江山色》、《江岸送别》、《山外山》、《气势撼人》几部书,系统讨论了13世纪至18世纪的中国绘画,奠定的是一位对于文人精英绘画有精辟看法的学者形象。 ...
本书力求以新的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解开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内深藏着的层层历史密码。根据宋金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文献材料,解读金代张著在《清明上河图》后题写的跋文,考证画家的基本生平和儒家思想的文化特质。根据历史文献和相关文物考证,认为画作的创作时间为北宋徽宗朝崇宁年间中后期,该卷的出现应与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本书用模拟航拍制图的方式,“俯瞰” 画中的城市结 构,发现丝毫对应不了当时的开...
这是 10月30日博物馆刚刚收到华侨捐赠的“抗战名将张发奎”签名戎装照 郑迅 摄 10月31日,“碧血侨光——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展览在广东华侨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由广东华侨博物馆主办、海外11家华侨博物馆协办,来自美国、加拿大等10个国家的海外华侨博物馆领导和华侨文博专家专程回来参加开幕式,同时启动“海外华侨文博专家看广东”活动。据悉,这是首次由海内外华人博物馆联合举办的...
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清代《西域舆图卷》。 10月29日,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馆藏精品“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七十三——清代《西域舆图卷》特展开幕式。 《西域舆图卷》为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十大镇馆之宝候选藏品,是清代乾隆时期宫廷画家徐扬在乾隆征服西域时所创作的一部绘画作品。款署“臣徐扬”,下钤作者阴文篆书印章一方。这幅长卷原收藏于清宫内府,后流散在外,1958年由收藏者哈尔滨市民杨德轩捐赠黑龙江省博物馆珍...
黎雄才 在我国当代绘画史上有许多影响巨大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虽然历经岁月的流逝,却始终长盛不衰,充满生机和活力。黎雄才,这位岭南画派代表画家创作的《武汉防汛图》,堪称当代绘画史上的奇观,赢得了“抗洪史诗”的美誉。那么,巨幅画卷《武汉防汛图》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这背后又有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请看书画圈网小编依据史料整理出的如下文字。 画家抗洪抢险,不忘写生创作 黎雄才1910年生于广东省肇庆...
中国古典人物画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画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犹如璀灿的明珠放射着诱人的光茫。中国古代人物画到了唐代,由于政权已经稳定,经济富足,绘画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期间先后产生了不少重要的人物画家,他们的画作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这里,书画圈网小编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几幅闻名中外的中国古典人物画: 仕女赏花游园大特写:《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为周昉真迹,此图描写贵族妇女...
9月的故宫,秋高气爽,游人如织,与往常不同的是,每天早晨8点半大门打开之际,人们便拔腿向武英殿狂奔而去,因为稍有耽搁,便要多付出四五个小时的等待。在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的“石渠宝笈书画特展”上,《清明上河图》异常火爆,成为唯一进入展厅仍需排队参观的作品。 1950年8月,时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处研究员杨仁恺,在东北博物馆(今辽宁博物馆)临时库房的几张画卷中,用颤抖的手指发现北宋画家张择...
石峁遗址新发现的壁画残块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石峁遗址的壁画都画在哪里,又有什么作用?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我省考古人员近期在石峁遗址发现了一块目前最大的史前壁画残块,这说明壁画作为一种装饰品,在石峁遗址一些重要和高等级的建筑物上是普遍存在的。 壁画面积近40平方厘米 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石峁遗址考古负责人孙周勇介绍,这块最大的壁画残块发现于石峁遗址外城东门遗址内,按照壁画发现的位置推测,...
10月29日,记者获悉,10月27日,武宁县博物馆接收了日前石渡乡柳山寺门前菜地里挖掘出来的明代寺庙文物,其中包括铁钟、香炉各一鼎,云板一块,大磬一个。 铁钟 云板 香炉 经过测量,大铁钟重600多斤,高1.4米,四周对应刻有“皇图永固 帝道遐昌 佛日增辉 法轮常转”16个大字,还有小字“柳尖夆禅寺 弘治元年六月 京山冶士王福(猜测)忠造”(弘治元年即公元1488年,弘治为明朝...
记者29日从省博物馆获悉,馆藏精品“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七十三——清代《西域舆图卷》特展将从即日起在省博物馆展出,展期持续一个月。罕见18米长的画卷一经展出,引来观众围观。 据了解,《西域舆图卷》为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十大镇馆之宝候选藏品,是清代乾隆时期宫廷画家徐扬在乾隆征服西域时所创作的一部绘画作品。款署“臣徐扬”,下钤作者阴文篆书印章一方。这幅长卷原收藏于清宫内府,后流散在外,1958年由收藏者...
根据惯例,使用最广泛的钱币往往采用币值较小的,牛顿作为英国最伟大的科学家用在最普遍使用的1英镑上理所当然。“道法自然,旧藏玄冥。天生牛顿,万物生明”——这是牛顿墓碑上的诗句。这位科学家在四十几岁结束了自己创造生涯,走上政坛,但他在政治上的造诣就差远了,他在做国会议员期间只有过一次发言,因为觉得大厅的窗帘没拉好,阳光有些刺眼,他提醒侍者去拉好窗帘,侍者迅速满足了他的要求,从此牛顿不再发言。 威灵顿...
活动现场嘉宾合影 中国文物网讯 2015年10月27日,北京文曲翰林阁书画院揭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宾馆举行。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文曲翰林阁书画院正式成立,这是文曲翰林阁书画院的一件喜事,也是书画艺术界的一大盛事。北京文曲翰林阁书画院将继承、发扬书画艺术优良传统,提倡艺术创新、注重理论研究,打造翰林阁文化品牌,团结广大书画艺术家,鼓励其创作优秀的作品,并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当日下午,有关部门...
嘉靖壬寅九月六日,风雨初歇,七十三岁的文徵明在其刚刚完成的一幅设色山水轴上写下“天风寂历雨初收,木叶萧条满径秋。诗在古松岩石畔,支筇欲去每回头”这样一首略带感伤的题画诗。不过,在这幅被后人命名为《秋山觅句图》的作品上,读者却很难产生悲伤凄凉的观感,如果不看题诗,反而会有一种平和、舒适、宁静、怡然的感觉。 这种舒适宁和的格调正是文徵明细笔小青绿山水的典型风格。一小块峰峦合抱的山间平地,在高大苍翠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