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芭蕉仕女图》轴,清,沙馥绘,纸本,设色,纵92cm,横31cm。 沙馥(1831 -1906),字山春,江苏苏州人。出身绘画世家,又从马仙根学,善画人物、仕女、花卉,以此为业,为苏州阊门外山塘年画铺中最著名画家 。初慕陈老莲;咸丰间任熊至吴门,曾问业于任;任熊去世后,又与任薰关系甚密 。后因自愧画学不如任薰雄伟恣肆,遂弃老莲法,转学改琦、费丹旭,并专攻仕女、花卉,遂自成一家 。 此幅是作者仿...
《三友图》卷,明,文徵明作,纸本,设色,纵26.1cm,横475.5cm。 文徵明(1470——1559),明代书画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初名壁,字徵明,以字行。又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 文徵明擅山水、人物、花卉、兰竹,为吴门画派始祖。师从沈周,远学郭熙,兼融王蒙、黄公望。 此手卷画兰、菊、竹三段,各有文氏亲笔题咏。用笔写意,简率之中见生动秀逸之致,墨色清润淡雅,显示了诗、书、画结合的笔...
《簪花仕女图》之命名,得于美女头上一朵硕大盛艳的牡丹。娇娆旖旎的花瓣,有着花冠的气派,却不失妩媚,承着唐人的别情厚爱,连同那带着生命的绿枝,一起植于仕女高颀的秀发中,或许还合着露珠,配着仕女蓬松的高髻和精致、透明而坦荡的裙衫,达到了画家的要诣,“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正应了谢偃的《踏歌词》。花有枝,枝可有簪的用处。在传统的簪、笄未大加修饰的汉代,花便成了簪的补充样式。 簪花在南北朝时已成风气...
《贩蟹图》是一幅风俗画。市肆贩蟹者似与买家有争执,以致蟹篓踢翻,秤杆被夺,众蟹乘机纷纷出逃。买家脚踏竹篓,意欲强买;卖家操起扁担怒不可遏。旁边的劝解之人,或好言解释开脱,或强行拉开。只有一小儿很是超脱,津津有味地看着众蟹如何逃逸。画中共有大小六人,各自的身份和表现活灵活现,一场富有生活气息的井市争斗在尺幅的扇面之中展开。通幅背景完全空白,但足以使观赏者想到这是在市肆发生的场面。设色清新淡雅而简洁,...
李苦禅早期即以画风奔放,粗豪质朴而著名,晚年之作更加简率苍劲,独辟蹊径,《荷塘栖翠》即为其晚期作品之一。画家以大写意的手法信手勾勒出荷塘一角的景象,画面简括豪放,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枝上栖息之翠鸟,双足紧抓枝茎,回首翘望,一种苍凉冷峻之美扑面而来。可以说,画家在这里以苍劲遒放,简率括约的笔触道出了自然和生命那质朴的本象,别有一番意蕴。
昨天,“诺贝尔周”拉开帷幕。包括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内的10位诺奖得主已陆续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将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据了解,考虑到屠呦呦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并应屠呦呦本人请求,诺贝尔基金会“精简”了屠呦呦的部分行程。 昨天上午,屠呦呦随其他诺奖得主一同前往诺贝尔博物馆,接受诺贝尔官网的简短采访。其间,屠呦呦在诺贝尔博物馆咖啡...
潘天寿作画气势雄阔,常有破常规,创新格之举,《雨霁图》中可见一斑。《雨霁图》不采用常见的平远小景,而以近景表现,在布局上可谓构思奇巧,不拘一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株虬曲盘节的松树偃仰而起,松针繁茂清润。下方石间青草、苇叶生机勃发,清灵婉秀。偃石之旁流水潺潺,在狭口处汇为一泓飞瀑。远方树木葱葱,如沐新装,种种景象意会着雨过天晴,确是一幅传神之作。
吴昌硕擅长篆刻、诗文、书画,其画取法赵之谦,上追八大山人、石清、陈涛、徐渭,并以金石、书法的笔法入画,落笔豪放深厚,别具风格。《墨梅图》构图奇特,几条重墨线条,作为梅花主干,小枝旁出。右上侧又伸出数干梅枝,穿插于主干之间。梅花以浅墨勾勒,生机灵动。梅干梅枝的处理,粗看似不合常规,然而细细品味,枝干横坚交叉,杂而不乱,恰到好处,表现出梅花的风姿,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画家以书法入画。笔墨苍劲,透着几分...
《游春图》传为隋代画家展子虔作。是我国发现的存世的山水卷轴画中最古的一幅。画上有宋徽宗赵佶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字。它生动地描绘出我国大地上的明媚春光和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各种花树点满山野,桃红柳绿,相映成正职。山上有骑马的游人,水中有乘船的妇女,瀑布前有桥,远山近坡,层次显明。在色彩上,运用了浓重的青绿填色,作为全画的主调,有勾无皴。这种浓重的青绿色调,正是春天自然景色的特征。这种画法的...
《庐山高图》是沈周四十一岁时为祝贺老师陈宽七十寿辰的精心之作。此画仿王蒙笔法,图中山峦层叠,草木繁茂,气势恢弘。画面右下角山坡,两棵劲松虬曲盘缠,形成近景;中景以著名的庐山瀑布为中心,水帘高悬,飞流直下,两崖间木桥斜跨,打破了流水飞白的呆板,两侧巉岩峭壁,呈内敛之势。瀑布上方庐山主峰耸立,云雾浮动,山势渐入高远。构图由近景的山坡虬松,中景的瀑布、巉岩、峭壁,远景的庐山主峰,自下而上,由近及远,近、...
《真赏斋图》明代画家文征明作。为好友华夏(字中甫)而作。华夏在无锡隐居时,曾在在太湖边修建了别墅——真赏斋。他收藏金石书画凡四十余年,鉴赏水平很高,时称“江东巨眼”。此图是画家八十八岁时(公元1557年)所作。构图简洁别致,主题突出,用笔苍润,秀挺,富有表现力。图右画太湖石一组,展现出一个幽静秀美的天地,古松、高梧中修竹丛生,掩映着一幢草堂书屋。室中主宾隔案对坐,似展卷交谈,传神的几笔把人物写得生...
藤本植物是吴昌硕最为擅长的题材。此图写葫芦大藤,尽显以草隶之笔入画的气势。他以泼墨写叶,浓墨勾叶筋,淡墨写葫芦。而盘旋往复、贯通全画的则是以书入画的大藤,它是此画的血脉,画因它的流动而生意盎然。在疏密虚实的处理上,画家尤具苦心,实处密不透风,虚处中疏通透,如此才使疏密得当、虚实相生。此画设色古朴,用笔豪放,充分表现了吴昌硕古拙、浑重、豪迈的画风。精彩的题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幅画就是如此。在左...
什么是天才?表现在绘画上是一笔不废,增之嫌多,减之嫌少,移之便死。在本画中, 白石老人以其惊人的天赋,善于削去繁冗的气魄,几笔钩出一个旷达请正、弘通济世,汗青永驻的高风亮节之士的形象,这是几千年中国儒道文化浸淫下士人们矢志追求不渝的理想人格的象征。读此画,心小自会浮想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贫贱不能移”等铸造中华民族宏大精神的基本理念。是的,“宁肯为盗, 不肯...
《富春山居图》元代画家黄公望作。分前后两段。原画主要是描写浙江富春江带的山水景色。所画富春江两岸峰峦树木,似初秋景色,几十个峰,一峰一状;几十棵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多端。茂林村舍,渔舟小桥,亭台飞泉,令人目不暇接,丰富而自然。画法有董(源)、巨(然)的温笔披麻皴,也有干笔皴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大作用。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一...
南宋的夏圭曾画过《长江万里图》长卷,原作已失落,有不少摹本流传。自古以来,长江就是令绘画家们激动不已的题材,张大千多年旅居海外,愈到晚年,思乡愈切。祖国的山山水水因此经常在他的画中出现,他就通过自己的画“卧游”祖国山河,聊解乡愁。 《长江万里图》就是产生于这样的心情下、该画作于一九六八年,张大千时年七十岁,当时正移居巴西。长江是亚洲的第一大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长江连绵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