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6日上午,由市博物馆、随州博物馆和随州华夏博物馆联合推出的《诸侯的礼乐——来自周王朝的青铜瑰宝》展览在市博物馆开展。 此次文物展集中展示了大批来自两周时期随地噩、曾两国的代表文物,展出的青铜器共有礼器、乐器和兵器等在内的129件珍贵作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8件、二级文物43件。而擂鼓墩2号墓出土的36件编钟、噩中方盖鼎等绝大部分珍贵文物均为首次在浙江省展出。享有“青铜器王国”...
隘口村出土文物——战国绹纹乳钉青铜扁钟 20日,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农民张智林获得了一本《荣誉证书》和2万元奖金,以此表彰他主动上交国家二级文物——战国绹纹乳钉青铜扁钟。 今年6月下旬,连降大雨,6月22日,马颈坳镇隘口村村民张智林在垮塌的田坎中发现一青铜器物,上面有点状突出的花纹。将其带回家后,引起村民的围观并议论纷纷,说他捡到了宝。因该地点在上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曾先后发现过青铜器...
宁乡炭河里遗址,是湘江流域一处重要的商周遗址,曾出土四羊方尊等青铜重器。2015年10月,宁乡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设施项目启动。文物部门随即启动工程红线范围内的考古调勘工作,新发现钟家湾与新屋湾两处西周时期遗址。7月13日,记者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了最新动态,考古专家在钟家湾遗址发现与炭河里古城同时期的烧制陶器遗迹。 钟家湾遗址位于炭河里城址东北,距炭河里遗址约1.5公里。实...
日前,新区社发局从市博物馆考古队获悉,新区丁岗镇孙家村遗址考古工程发掘出疑似青铜器冶铸遗址。 该考古工程于去年11月启动,截至日前出土了较多小铜器及陶范、铜渣,还发现了窑炉遗迹,底层中有大量红烧土、木灰,并见有炉壁、抹泥烧结墙面。 南京博物院李民昌研究员、林留根研究员、盛之翰副研究员在现场指导时指出,该遗址可能是一青铜器冶铸遗址。周边沿江的王家山、粮山、青龙山、北山顶、烟墩山上...
12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与洛阳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洛阳三彩文物展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 本次展览以“最是橙黄橘绿时——从洛阳三彩看中国颜色”为主题,展期预计三个月,以洛阳博物馆馆藏的80件精美的三彩文物为主体,辅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相关文物图版资料,以三彩臻品为媒介,融合全球史观,用中国色彩系统的理念将展览分为《天地玄黄》、《翠袖红裙》、《绿蓑青笠》、和《流光溢彩》四个部分,以独特的视角展现...
近日,由广东省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问鼎——楚式青铜器特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旨在让观众领略楚国辉煌灿烂的文明,感知数百年霸业背后的故事。据悉,本次展览会上,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共83件(套),以湖北省博物馆的馆藏青铜器为主,共有采矿铸铜、钟鸣鼎食、祀前净手、犀甲金戈、生活杂器、华美纹饰六个板块,每一板块都展示了别具一格的楚式青铜杰作。 就中国的青铜文化而言,距今为止已有超...
“青铜化玉汲古融今”特展本周末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一号临展厅拉开帷幕,展出的古代青铜器文物都是颐和园馆藏的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10件。 此次展览以颐和园珍藏的古代青铜器、仿古玉器为主,配以当代玉雕大师马洪伟的仿古玉雕力作等近百件展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10件、马洪伟玉雕作品80余件。 展览中的一级文物是西周青铜重器鸟纹方鼎(粣方鼎),为清代宫廷传世青...
汉莱子侯《刻石初拓本》 清乾隆至晚清年间,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收藏高潮时期,其时,经济富裕,文教旺盛,文物购藏活动十分活跃。 清代广东收藏大家众多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广州成为全国独一的对外互市港口,“十三行”掌控了全国的对外买卖后,由此带来了巨额的财产。经济富裕,文教旺盛,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一带被全国各地的古玩商视为一个新兴的艺术市场,文物购藏活动在乾隆以后便十分活跃...
近日,宝鸡市公安局渭滨分局经过近一年的缜密侦查和深度研判,成功打掉了一个盗掘古墓葬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九名,破案四起,查获各类青铜器近三十套(组)一百多件。 2015年7月24日,宝鸡市公安局渭滨分局接到渭滨区石鼓镇石咀头村五组村民报案,称在位于省级文物保护区范围内的自家桃园地面上发现盗洞。渭滨分局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进行勘察。由于案发地地势较偏远、人烟稀少、技防设施不完善,外围调查工...
近日,由广东省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问鼎——楚式青铜器特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该展通过采矿铸铜、钟鸣鼎食、祀前净手、犀甲金戈、生活杂器、华美纹饰6个板块,以湖北省博物馆藏青铜器为主,融合广东省博物馆藏文物共83件(套),为观众呈现别具一格的楚式青铜杰作。
刘雨,字忠诚,1938年生于吉林省集安市,1950年到北京,1958年毕业于北京101中学,当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至1963年毕业,同年考入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师从容庚、商承祚两位先生读研究生。文革后,進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从事研究工作,1997年奉调故宫博物院,任古器物部主任。2001年退休。 刘雨的学术活动始终围绕我国殷周青铜器及其铭文为主要研究内容展开,他特别注重资料的科学整理,...
由北京市海淀博物馆与北京市园林局颐和园管理处联合举办的“皇室遗珍——颐和园清宫青铜器展”日前在北京海淀博物馆拉开帷幕。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50余件(套)颐和园青铜器皆为原清宫遗物,时代上起商周,下至明清,既有青铜时代的顶尖之作,也有后续历代的仿古鼎彝,种类涵盖尊、卣、觥、觚、壶等酒器,鼎、鬲、豆、簋等食器,盘、罍、瓿等水器,以及乐器、摆件等,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礼器体系。展出文物中有国家一级...
5月下旬,宝鸡市文物交流中心将近年来征集到的30件社会流散文物移交给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据宝鸡市文物交流中心主任张荣军介绍,这些文物包括战国时期青铜盘、青铜匜(yí)、铜镜各一件,汉代铜镜14件,唐代铜镜2件,宋金时代铜镜2件,汉代陶器9件。 张荣军说:“宝鸡历史悠久是周秦文化发祥地,征集这一批文物,资金国家给一部分,大部分自筹,主要是市场价格收购流散文物,好的交给博物馆保存。” ...
13日下午,由海淀博物馆与颐和园管理处联合举办的“皇室遗珍——颐和园清宫青铜器展”在北京拉开帷幕。50余件(套)造型精美的清宫旧藏青铜器亮相,将展出至8月28日。 青铜器的出现、繁荣在中华文明中占有中有地位。它以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以及铭文,向后人展示了古代先民高超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并因此被史学家成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自2014年以来,海淀博物馆与颐和园管理处多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