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殷墟的范围与布局 殷墟遗址位于太行山林虑山系以东安阳盆地与华北平原接汇带的洹河二级台地上,地处东经114°18′,北纬36°7′。行政区划属河南省安阳市。 殷墟范围: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6公里,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 洹北商城时期,洹北商城及其附近地带是殷墟的核心。 殷墟文化第一期时,洹北商城一带已被放弃(原因不明)。小屯成为都邑的中...
1899年,安阳小屯甲骨文的发现,使世人对洹水河畔的殷商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借助考古学家之手,盛极一时的殷商文明在一片片龟甲、牛骨上被再现,并由此诞生了一种世界性的显学??甲骨学。 时隔一个多世纪,我们追寻着历史的脚步,来到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探寻殷商文明的遗迹,并力求借助手中的笔和镜头,再现3000多年前盛极一时的殷商文明。 小屯村:承载着千年辉煌 说到甲骨文,不能不提起小屯。也正是鉴...
安阳殷墟至少符合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评审标准中的第一条、第三条和第五条,尤其符合第三条,这是申报的基础。 其次殷墟在中华文明发样史和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是申报的前提。(1)殷墟是3300年前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2)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文明的时代;(3)殷墟甲骨文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其它三种(古埃及的纸草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均已灭...
2005年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殷墟被列为2006年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惟一的审议项目。今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评估专家正式抵达河南省安阳市,对殷墟进行最后的实地考察评估。至此,殷墟的申遗已进行了5年时间,5年来,安阳做了哪些工作?殷墟发生了哪些变化?殷墟申遗成功能给安阳带来什么?本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进行了调查。 一位安阳市民眼中的殷墟变化 张秋生是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
记者今日从河南省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世界文化遗产河南殷墟范围内洹北商城的中轴线南段发现距今约三千多年的商王朝宫城,并首次发现了高于当时地面的城墙墙体。 被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的洹北商城,弥补了早商和晚商之间的时间缺环和重要考古遗存的缺环,从考古学上完善了商文化的编年框架。最新的考古工作证实,数年前发现的洹北商城是商王朝中期都邑的外城,城内其实还有一座宫城,宫城面积应不小于四十一...
考古工作者日前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内,首次发现了重要的商代制陶作坊区,为研究我国窑炉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今年8月至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一个基建工程经过的殷墟一般保护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商代墓葬80座、灰坑100个、房基22座、陶窑10座、道路3条、生活用灶3个、水井2口以及5座唐宋明清时期的土洞墓或砖室墓。 据主持发掘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副队...
经河南省发展研究奖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安阳市文化局、安阳市文物局报送的《关于殷墟价值、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管理的补充材料》获得首届河南省发展研究奖。这是我市文物保护项目继文化部第二届文化创新奖之后再次获得的省部级奖项。 河南省发展研究奖是河南省政府在2006年设立的政府奖,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加快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发展壮大...
7月28日,奥运圣火传递在河南省安阳市举行。为进一步展示安阳的文化底蕴,7月26日,外交部工会、安阳市政府共同主办了《文明圣火从雅典到殷墟》邮票首发式暨中国第五届“外交官看世界”集邮、钱币展。 《文明圣火从雅典到殷墟》邮票共8版64枚,以奥运火炬接力标志为主票,以希腊、殷商文明为题材,分别从“好运”、“文明”、“...
拍卖场上的甲骨片 殷墟甲骨文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它被证实是世界上一种古老的文字,中国现在使用的汉字就是由它发展而来的。然而,还有几种更古老、更奇特的甲骨文却鲜为人知。 一种是比殷墟甲骨文还要早一千二百多年的甲骨文。这种甲骨文是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西郊斗门乡花园村原始社会遗址中发现的。这批甲骨文分别刻在一个骨竿、一颗兽牙和若干块兽骨上。从已经清理出的十多个单体字来看,这种甲骨文字体细...
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 城市布局严谨合理。 目前,在殷墟共发掘甲骨16万余片。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的碎块。据统计,所有这些甲骨上的各种文...
良渚古城南城墙遗址 良渚古城西城墙遗址 良渚古城北城墙遗址正在挖掘中 在余杭民间流传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良渚遗址有着惊人发现的传言,终于得到官方证实。昨天,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对外公布,在良渚遗址莫角山四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完整的古城墙基址,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古城址,堪称“中华第一城”。专家称,这一重...
“浙江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良渚遗址莫角山四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完整的古城墙基址。”11月29日上午,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用“石破天惊”来形容良渚古城遗址这一考古新发现。 对于在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的这片相当于约400个足球场大小,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