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14日,海昏侯墓的考古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为一匹提取的偶车马做清理和记录。郭 晶 摄 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1号墓主棺柩已套取完毕。“一切准备就绪,1月15日上午9点,我们将吊运主棺柩,将主棺柩转运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考古。”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透露,主棺将会在16日开启。 徐长青所说的实验室即文物保护用房,距离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不到1公里。这不到1公里的转运道路,部分为乡间土路,加之...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目前考古人员完成了对1号主墓棺柩的整体套箱工作,接下来将要通过航吊设备将棺柩转移到运输车上,再运送至文保用房的考古实验室。除了主墓棺柩之外,主墓中的部分五铢钱和5号墓的棺柩也将同步打包送至文保用房。昨日,考古人员对遗留在主墓内2吨多重的五铢钱进行打包清运。 2吨多重的五铢钱打包清运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初期,出土了近10吨的五铢钱。现场还遗留了四分之...
1月10日,记者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考古人员正在加紧进行吊装棺柩的各项准备。专家组初步决定,主棺柩和现场遗留的五铢钱都将于14日前后吊运至文保房。 主棺吊运延迟至14日前后进行 10日上午,记者从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目前针对主棺柩的吊装工作已在做最后的准备。 据专家介绍,在各项棺柩吊装运输指标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本次吊运将有多个环节,首先是将整体打包好的棺柩航吊至运输轨道上,...
1月3日上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柩套箱工作正式开始,5日,主棺(含棺床在内)初步完成套箱打包。目前,主棺柩正在进行加固处理,为下一步进入实验室考古做准备。 据专家介绍,主棺并非大家想象中的长方体,而是一个不规则的立方体。棺体的北边比较高,南边比较低,差距大概30厘米,所以要打造的套箱也要切合这个棺体。由于套箱和内棺之间存在缝隙,需要使用填充物填充。“这次我们一改以往用土填充的做法,使用聚氨酯泡...
随着主棺柩进入清理发掘阶段,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工作进入最关键阶段。近日,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在南昌举行“秦汉考古视野下的汉代海昏侯墓地考古及其意义学术研讨会”,40余位秦汉考古专家就考古发掘的重大成果及意义进行研讨。 据了解,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出土青铜器、漆木器、金器、铁器、玉器、纺织品、陶瓷器、...
海昏侯墓也称南昌西汉海昏候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该墓葬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整个墓园由两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等建筑构成,反映了西汉列侯的墓园制度。在海昏侯墓中,考古人员发掘了大量极具价值的文物。下面,我们就来细数其中发掘的各种“宝贝”。图为在海昏侯墓东室发掘出土一枚韘形佩。韘形佩,俗称鸡心佩,起于秦,盛行于汉代,多作椭圆...
1月3日,记者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针对主棺内棺的套取工作已经启动,套箱时间需要4天左右,届时将整体打包运至1000平方米大的考古实验室进行提取。 内棺昨起套箱打包 目的:安全运至实验室 1月1日至3日是元旦假期,但是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工作人员并没有进入休假状态,考古专家仍在现场工作。记者从考古现场了解到,目前主棺套取材料已陆续到位,现场专家对主棺进行三维扫描后,昨日...
1月5日,江西南昌西汉大墓考古现场,考古人员正在对主棺进行最后的打包。 当日11时,备受瞩目的南昌西汉大墓主棺(含棺床在内)完成装箱打包。据了解,整个箱体以钢板为底,以从东北特意调过来的松木为面,组成一个异形箱体,体积近4立方米,重达4吨左右。2015年12月30日,专家组在发掘现场经过讨论决定,由于内棺文物堆积情况复杂,且有大量玉器随葬,为确保文物安全,专家组协商决定套箱整体提取,进行实验室考...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目前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昨日,记者从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针对内棺的套箱工作已经着手进行,此项工作预计还需要3天时间,本月7日后,内棺将整体打包运往附近的文保房进行提取工作。 工作人员正紧张准备套箱工作 昨日,记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墓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钢条进行切割,用于加固内棺吊运钢架。在现场,还堆积了一些木板和泡沫材料,这些木板是为内棺做套箱而准备的,而泡沫材料是内棺和...
伴随着内棺提取方案的出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内棺和棺床的套箱提取工作于昨日正式启动。预计套箱过程需要三至五天,整体运输时间还需要半天。届时,考古专家将在文保用房内对内棺和棺床进行实验室考古。 套箱所需材料陆续到位 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进入了最为核心的内棺和棺床的套箱工作。主椁室内,专家们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套箱提取所需要的材料已经陆陆续续搬进现场。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工人搬运着钢筋...
2015年12月27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临时文保用房里,文保人员正在清理前25日在主棺南侧发现的金板、马蹄金等金器。记者在现在看到,马蹄金分大小两种,大马蹄金分别刻有“上”、“中”、“下”三种文字,对此专家还未得出完整结论。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自11月14日开始1号主墓主椁室清理以来,犹如打开了一个充满魔幻的盒子,尤其发现金器的数量不断刷新我国汉墓考古的纪录。专家称,金光灿灿的海昏侯墓,为解...
海昏侯墓刻“上”字马蹄金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该墓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 、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成套出土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3000多枚竹简、木牍、大 量有文字的漆笥、耳杯;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镶嵌玛瑙和绿松石的青铜镜;罕见的麟趾金、马蹄金、金 饼等285枚金器;长江以南地区...
12月27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围绕主椁室西侧回廊位置余下的文物进行提取。随着这些文物的提取,整个主椁室的文物清理提取工作也进入尾声。同时,考古人员还在加紧进行内棺清理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制定3种预案。 27日上午,在主椁室西侧回廊位置,大约有6根杆状漆器整齐排列于淤泥之中,由于文物出现断裂,考古人员非常小心地进行提取。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告诉记者,这是一批长柄仪仗器...
12月23日,数十位秦汉考古专家汇聚江西南昌,共论南昌西汉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及其深远意义。出席的专家来自于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都是国内秦汉考古领域的“大咖”。 研讨会上气氛热烈,专家们纷纷就南昌西汉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及其深远意义发表见解。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国内知名秦汉考古专家在致辞中提到,在南昌西汉大墓的发掘过程中,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
记者昨获悉,宝应县新出土了一批汉代文物,其中10件(套)文物已经被宝应博物馆收藏。 12月21日下午,宝应沿河镇当地农民在耕田时,发现了“宝贝”。在沿河镇派出所的全力配合下,宝应博物馆对沿河镇潘桥村王坝组王家墩古墓葬进行了现场勘查、测量,发现古墓葬遗存范围不大,部分已经耕为农田,另外一部分被新坟覆盖。目前,沿河镇派出所已经将古墓葬就地保护。 宝应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接收文物共计10件(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