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5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进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名列其中。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是我国众多节日习俗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鼎城地处湖南西北部,原名常德县,古称朗州, “左包洞庭之险,右控武溪之要”,在历史上号称“五省通衢”。总面积24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万人。 文化底蕴深厚 鼎城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德花鼓戏的保护传承地。常德花鼓戏走进中南海,2006年5月常德花鼓戏成功申报为省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
白维国 【人物名片】 白维国,男,汉族,湖南华容人,196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2004年12月调汨罗工作,2005年1月当选为汨罗市人民政府市长 ,2008年3月任中共汨罗市委书记至今。 白维国同志2004年12月至2008年3月任汨罗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市长,2008年3月开始任中共汨罗市委书记。六年来,他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
2009年胡衡华为“故事”传人、领队詹儒珍授彩带 【人物名片】 詹儒珍同志出生于1945年,1960年在马迹塘镇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马迹塘镇印刷厂从事印刷工作,1970年任车间主任,1976年任资江印刷厂厂长,马迹塘镇二轻系统片主任至2005年退休,历任马迹塘镇街道主任、镇人大代表和三届桃江县人大代表。2005年组织领导成立了马迹塘故事演艺团,任故事演艺团团长。他特别爱...
< 【人物档案】 周本洪,职名周法和,47岁,湖南省溆浦县人。自幼聪明好学,受家族长辈的影响,10岁就跟随祖父学习傩戏,参与家族傩戏的活动,为周氏傩坛第十七代掌门人,溆浦县巫傩协会会员。 继承祖艺 10多岁就能独立演唱傩戏 周本洪的祖父周明清是溆浦傩坛前辈,享誉一方。他的傩戏表演是祖父亲授,他能吃苦耐劳,每天清晨四、五点就起床,开始学习傩戏技艺,10多岁能独立演唱傩戏,21岁抛牌过职...
湘西苗族民歌是我国东部苗族人民最喜爱的歌唱艺术形式。它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的秀山县、贵州省的松桃县和铜仁市的四省市边界。四省市边界地处云贵高原的余脉武陵山区,这里重峦叠嶂,森林密布。同时,这里苗族人民创造的原生态艺术品种极为鲜活。 走出大山,苗族民歌唱响世界 湘西苗歌历史悠久,清乾隆、永绥厅志“永苗风俗十条”记载:“...
苗医药之晾药 苗医药分布在湘西广大苗区,在凤凰主要分布在腊尔山、山江9个乡镇及三拱桥、吉信、都里、廖家桥、沱江镇、阿拉、落潮井等苗族聚居乡镇,在土家、汉族地区也深受欢迎。改革开放后,凭借现代信息,苗医药向全国甚至世界传播,著名苗医药传承人龙玉年借助旅游为平台,北京、上海、温州、杭州、广州等地病人,经常到他的苗医诊所就诊。 苗医药有悠久的历史 苗医药历史悠久,据西汉时期的刘向在《说苑辨物》记载...
张同禄的景泰蓝制作技艺、文乾刚的雕漆绝活儿、费宝龄的扎燕风筝绝技……今后,东城区内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传承谱系将有“典”可查。该区日前启动《东城区非遗代表传承人谱系大典》(暂名)编制,将为区内112位非遗传承人“立家谱”,内容包括个人技艺、从艺历程、传承收徒情况等。 目前,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已达115个,进入区级...
图为李忆湘,醴陵市非遗中心提供。 【人物介绍】 李忆湘,现任醴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曽在湖南省陶瓷轻工技校任教,2007年当选为醴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8年起分管醴陵市文化教育卫生工作。 透过全省14个地州市的非遗项目分布图就可以发现,株洲的非遗项目数量远远不如其他地区,并且仅有的几个省级以上的项目全部都在县市地区,而醴陵就是其中之一。项目少直接导致的就是非遗保护没得到足够重视,保护工作起...
冯术芳 【人物名片】 冯术芳,男,194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望城县铜官镇人民政府原党政办主任,2009年元月退休,退休后因工作需要,继续留用从事铜官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 文化人就要干文化事 现已六十多岁的他,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色,一脸笑容,一身使不完的劲,象一个年轻小伙子样奔波在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前哨阵地。用他的话说:“文化人就要...
【人物名片】 唐文泰是雕刻艺术家,1938年出生,湖南洞口县人。自1956年6月进厂学艺,从师名艺人雷桂云,学木雕、石雕从艺五十有四。从未间断艺术生涯,所创作雕刻的作品达千余件。现为湖南省民艺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捏泥巴的农民 成了人民大会堂屏风的雕刻者 洞口县是著名的雕刻工艺之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拥有一批身手不凡的老艺人,唐文泰就是上世纪50年代涌现出来的工艺新...
刘祖清 【人物名片】 刘祖清,巫傩文化艺人。他6岁进入当地私塾念书,10岁随师父开始学习傩戏(巫傩),25岁得师父真传,并开始独立主持各项傩戏仪式活动。 他是目前唯一傩戏法事传人,收集有各类法器和书籍,其中傩戏面具13个,表情生动栩栩如生,且具有100多年的历史,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均高。 传承并恢复一度消亡的巫傩文化 傩戏傩文化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其中傩戏...
湘潭县文化馆喜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县文化馆馆长莫柏槐(左三)与参加会议的相关领导合影留念 【人物名片】 莫柏槐同志,男,1964年6月生,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现任湘潭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版权)局党组书记、局长。系“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民族管乐研究会会员...
刘石林 【人物名片】 刘石林,男,1942年11月出生,湖南汨罗人,副研究馆员,中共党员。现任湖南省汨罗市屈原纪念馆馆长、中国屈原学会理事、湖南省屈原学会理事、岳阳屈原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贡献:自幼崇仰屈原,喜爱古典文学特别是《楚辞》,长年来在搞好各项行政工作的同时,尝试着屈原和《楚辞》的研究;采集民间传说,为汨罗龙舟制造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住茅草房采集民间传说 汨罗江流域上古为三苗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竹工艺大师何福礼的竹编精品日前亮相北京中外首工美术馆。据介绍,他曾为故宫博物院乾隆御书房修复乾隆宝座。作为何福礼大师从艺50余年的成就汇展,此次展览涉及题材广泛,跨越年度较长,共展出《大象》《咏鹅图》《渔家乐》《竹丝白鹤鼎》《九狮图》《吉祥平安》等45件曾荣获各项大奖的竹编精品,再现了珍贵的竹丝镶嵌、竹簧雕刻、翻簧等多种御用工艺,全面代表了竹编工艺的顶端标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