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首部文化类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昨日,上海市文广局邀请专家就贯彻实施该法案进行座谈。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靠人传承,其传承工作的成效可能要在很长时间以后才能显现。因此,非遗保护的从事者应保持心平气和,不要先想产业回报,而是踏踏实实先做好传承工作,之后才是传播工作,最终才是对其进行合理经济开发。”上海市文广局负责人在昨天的《非...
3月17日,成都市文化局就贯彻落实今年6月即将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召开座谈会。来自成都的20余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展开热烈讨论。 《非遗法》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这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首次明确...
源远流长的西江水,载去了广东肇庆水上人家摇艇接新娘沙滩宴客的习俗。广东称水上渔民为“疍家人”。“疍家人”已上岸转型了,原汁原味的水上婚礼已远去。 有专家日前表示,水上婚礼传承比较难,作为一种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建议文化部门将其搬上舞台传承下去。 年近八旬的林四妹是西江老渔民。她说,自己是广州人,后随父母移居肇庆封开县。1950年,通过媒人介绍认识...
全面集中展示新疆古籍保护成果的“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正在国家图书馆展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观众已超过3万人次,平均每天吸引近千人进馆观看。独特的展览布局、珍贵的古籍珍宝、千姿百态的少数民族古籍由此进入公众视野。那么,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现状如何?当前,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动向?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相关人士—— 新疆...
沈阳是全省拥有国字号“非遗”最多的城市,然而传承却存在难点。备受瞩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于2月25日通过,“非遗”立法将为沈阳的“非遗”保护带来哪些新保障?哪些方面应依法加强?就此,记者采访了沈阳民俗学家—— 3月15日,记者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前不久,沈阳市为第一批50名市级“非遗”...
沈阳是全省拥有国字号“非遗”最多的城市,然而传承却存在难点。备受瞩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于2月25日通过,“非遗”立法将为沈阳的“非遗”保护带来哪些新保障?哪些方面应依法加强?就此,记者采访了沈阳民俗学家 3月15日,记者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前不久,沈阳市为第一批50名市级“非遗”项目...
马文辉司接受国际在线《先锋世界观》采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瑰宝,正在被社会各界关注,它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发掘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其的保护意识却明显不足。 向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靠薪火相传,《非遗法》的建立可以使这个灿烂的文化有更多的保障,人们对此产生高度的认识。关于这部法律总结出四个关键词,即保护、开发、传承人、调查。 日前,中国文化部非...
全国人大代表、“高空王子”阿迪力欲圆“海峡行走”梦。 “达瓦孜”在维吾尔语中是“钢丝走绳”的意思,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域,被誉为“高空王子”的阿迪力•吾休尔是达瓦孜表演世家的第6代传人,曾创造过多项吉尼斯之最,其走钢丝最长的记录是1530米。 日前,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
■ 达人档案 苏英敏 人称苏仔,70后生,天程铜艺负责人。他称自己是铜艺传承人,但他的传承不在于技术,而是让传统重生的经营眼光。2010年,他带着街边小店的铜器进入了广州国际奢侈品展。他坚信,LV可以几千几万元,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手工铜器也可以。 ■ 达人语录 我开始拿起锤子丁当的时候,就是我有一定身家的时候。那时就是为精品而做。 想去日本、西藏、云南看看人家的手工艺。 恩宁路梁伯做老布...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社会各界翘首期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获高票通过,并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在此次“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也有许多关于《非遗法》的声音。3月4日,本报记者就《非遗法》与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话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
据3月6日在南京召开的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常务理事会透露: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江苏省甲骨文学会承办的江苏传承甲骨文回顾展,将于5月中下旬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隆重举行。这是江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甲骨文回顾展览,也是江苏省甲骨文学会成立15年来的总结性展览,被专家学者们誉为“体现江苏文化大省的标志性展览”,与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在联合国首次举办的甲骨文学术活动&mdas...
2011年1月30日,“官渡饵块传习馆”在官渡古镇授牌成立,成为继“乌铜走银传习馆”之后,古镇的第二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基地。身为“乌铜走银传习馆”与“官渡饵块传习馆”两馆馆长的金永才说:“开办传习馆完全是凭个人的兴趣,在目前的情况下传习馆用通俗的话说还是一个‘赔钱的买卖&...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共同形成了世界三大古文字体系。其中,只有中国的甲骨文穿越时空,将“生命”延续到了今天。 甲骨竹简,承载历史大剧;篆隶楷行,见证沧海桑田。 3300年前,殷商先民在龟甲兽骨上留下了占卜记事的符号。自此以后,从龟甲兽骨、青铜器皿,到竹简纸张;从印刷术到电脑时代……中国文字...
昨天,在市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有11位聋哑人拿到了千元以上的工资。这是他们免费学习了匏器技艺后挣得的第一份工资,几个人兴奋地围着一位中年男子,不断用手语说着谢谢。这位中年男子叫庄庆成,是中国女真火烩传人,黑龙江匏器传承人。 据了解,俗称葫芦器的匏器是将天然葫芦在种植过程中用模具控制其生长成形后,去皮晾干,再用特有的火绘技法烧烙上各种彩色吉祥图案。庄庆成13岁时便学成了这项祖传技艺,到现在已将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