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现代青铜修复技术源自宫廷,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引入上海博物馆之后,便在上海生根、发展,50多年来形成了一支师承有序的人才团队。日前,美银美林宣布资助上博修复“交龙纹鑑”,今年10月,这件在修复部门“驻扎”了15年之久的青铜器有望在展厅与公众见面 孙行之 “这件青铜器是对我在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事业的最大考验。每个步骤都达到了我所经历的最高难度。”上博青铜器修复组组长、副研究员张光敏在接受《第...
本报讯 首席记者 肖宇辉 报道 昆明余家悬挂高堂之“辟邪宝剑”,近日通过疑似文物科学检测,确认为保存完好之战汉时期青铜剑。 近日,市民余先生携带家中“辟邪宝剑”,到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作科学鉴定。余家几代居于昆明,据余先生所说,该剑是七十年代末期,一位邻居为谢家父一饭之恩而相送的。多年来余家一直把该剑悬挂于家中重要位置,余父更时时将宝剑擦拭。有一次,朋友看过剑后称其是近...
长江商报消息 今年2月,一套拍出2.2亿元天价的“汉代玉凳”被人质疑产自江苏邳州的作坊。在此之前,一件被称作宋徽宗《千字文》的书法作品拍出1.4亿元的高价,但很快遭到藏有唯一真迹的上海博物馆质疑。 近年来,中国文物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日前,一家专业艺术品网站深入调查,公布了一份《中国文物造假地图》,其结果可供参考。 记者近日走访武汉市古玩市场了解到,湖北青铜器造假多集中于荆州、石首、监利等地...
本报记者 张向阳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近年来,伴随国人收藏热的兴起,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产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村”“仿古村”,村子里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制作青铜器。成千上万件披着红斑绿锈的仿古青铜器,从这里制造出来,流向各地。伊川县烟云涧村是中原地区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这里被称为洛阳著名的“仿古第一村”,这个本该是中原地区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
记者 张向阳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近年来,伴随国人收藏热的兴起,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产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村”“仿古村”,村子里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制作青铜器。成千上万件披着红斑绿锈的仿古青铜器,从这里制造出来,流向各地。伊川县烟云涧村是中原地区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这里被称为洛阳著名的“仿古第一村”,这个本该是中原地区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却因...
本溪博物馆展厅内藏有一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锈迹斑斑貌不惊人。这把普通青铜剑本身的文物价值并不高,但求解其来源的前因后果,梳理其背后的历史谜团,竟会得出与司马迁 《史记》记载截然不同的历史信息!司马迁也会写错吗?不错,这把本溪青铜剑隐藏的历史信息足可为《史记》纠偏。 越国宝剑离奇现身本溪 本溪博物馆馆长靳军介绍说:“这把青铜剑产自越国。 ”越国在今天的浙江省,而此剑却是在辽宁本溪的火连寨...
湖北日报讯 本报视界网龚波摄19日,在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鏖战岗,考古人员展示春秋时期青铜器作坊遗址中出土的文物。 考古专家称,青铜器作坊遗址的发现,可证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中晚期我们祖先曾在这里生产制造过铜器。同时,还发现一个大型贵族居落遗址,说明当时的闹市中心就在鏖战岗。
在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鏖战岗,考古人员展示春秋时期青铜器作坊遗址中出土的文物。考古专家称,青铜器作坊遗址的发现,可证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中晚期我们祖先曾在这里生产制造过铜器。同时,还发现一个大型贵族居落遗址,说明当时的闹市中心就在鏖战岗。
中新社上海3月20日电 (记者 姜煜)一尊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澡盆”——交龙纹鑑,20日在上海博物馆初露真容,这一持续近15年的文物修复项目有望在今年10月完成。 青铜鑑流行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当时使用的一种容器,多用来储水、储冰或洗澡。此尊高45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39厘米、表面装饰着复杂龙形图案的交龙纹鑑,由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十几年前从香港...
近年来,山西宇达集团坚持创意为先、文化为魂,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截至2011年,宇达产值已超亿元,领跑山西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走进山西宇达集团,记者看到大院两旁花草带中矗立着造型各异的青铜工艺品,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厂院内,工人师傅正在制作由法国雕塑家设计的《马与龙》青铜雕塑,这尊巨型雕塑将于今年年底安装在奥地利维也纳,项目出口额高达5000万元。“这尊雕塑,高33米,长约50米...
曹操墓出土的石碑。 恐龙蛋化石随处可见。 青铜器的造假技术日臻完善。 古石碑 “要哪朝的都行” 有媒体记者深入坊间,了解到文物造假的许多“门道”,并由此认为曹操墓造假是有可能的。 记者在“否定派”所指的河南南阳城北20公里外的石桥镇发现这里尤其擅做仿古石碑,这会不会与部分学者认为的曹操墓造假...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微博)榆林讯 (记者 许森枷 实习生 李长江)榆林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全省闻名,但研究资料没有进行过全面整理。为此,《陕北出土青铜器》一书获陕西省第10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据了解,陕北地区属于中原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交汇之地,素以发现晚商时期的青铜器而闻名。从榆林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在全省很有分量,其中出土的很多青铜器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文化特征,业界称之为“鄂尔多斯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